而孤立无援的李某人,也只能且战且退,终于虽然丧师尽半,可你就说有没有人活着回来?
我的长子李芳雨,就是奉了我的军令,为全军断后,身中百箭,犹自死战不退,大呼杀贼。
直到战死之后,尸体仍旧屹立不倒,令那明军上下畏之如畏虎。
而且我还带回来了许许多多关于明军的情报,并且对于明军的作战能力有了相当的了解。
可以说,整个高丽王国,没有人比我更懂明国军队,没有人。
不得不说,李成桂的确挺能哔哔哔,再加上他那优秀的裙带关系网与他同进共退。
有了那帮子大臣也替他说好话,最终,高丽国主王禑思量再三之后,不得不将那被下狱待罪的李成桂放了出来。
让他统帅一支兵马,驻于慈悲岭南,防备明军南下。
而原本李成桂领着手底下那支由溃逃回高丽的溃兵所组成的军队,战战兢兢地来到了那慈悲岭南的一座城池里边。
李成桂当真是一日三惊,夜不能寐。最初的那一个月,足足砍了百多颗逃兵的脑袋,这才稳住军心。
毕竟之前与明军的交锋,已然让他还有麾下的兵马将校有些丧胆。
可令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明军居然没有动弹?
就连那些原本已经跨越了慈悲岭一线的明军,居然又后撤了回去。
这让李成桂半信半疑,战战兢兢地派出侦骑,前去那几个寨堡探察一圈,确定明军已然退走之后。
欣喜若狂的李成桂当即留下大部兵马守城,他自己则率领一支精锐,开始表演神迹一般的战斗。
一日破一寨,三天下一城,杀敌之数,每天都是人头滚滚,凑足了两千多颗脑袋,直接送往那王都所在报捷。
当然这些脑袋也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女的不要,太小的不要。
至于这些脑袋的主人,呵呵,当然就是那些城池中的边民,不砍他们的脑袋,怎么证明发生过战争?
自己的功劳不染点血沫子,岂不是显得太过虚假?
总而言之,随着那李成桂知耻而后勇,连战连捷,最终将阵地牢牢的掌控住。
消息传回到了高丽王都之后,那些看不惯李成桂的高丽文武,却仍旧持怀疑态度。
并且向国主建议,不许李成桂还京,只能驻军于前线当个兵头子。
这令李成桂愤恨欲狂,却又无可奈何。
再有就是,随着那些深受中原程朱儒学影响的高丽的读书人们,开始站出来反对在外交上鼠首两端,主张一心事明。
对内则批判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主张实行田制改革,废除私田、农庄。
面对着这些新兴的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与觉醒,这令那高丽王国的王公勋贵们十分的反感,甚至是恼羞成怒。
高丽王朝建立以来,实行的是田柴科土地制度,一旦青壮年去了军队,剩下的土地基本就做不到完全耕种了,粮食不足的问题由此产生。
百姓吃饭都成了问题,却还需要上交规定的调赋税,对于一般的封建家庭而言,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想要继续吃饭,没办法只能出售自己的口分田,这就给了有权有钱的封建地主可趁之机,他们开始大肆兼并土地,柴田科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这些大地主,自然就是高丽国的王公勋贵,诸多强大的氏族以及重臣们。
他们掌握了高丽王国超过一半的土地,他们力量的壮大,自然也会对王权造成威胁。
而之前元朝建立之后,高丽国主借着臣服于元朝,借元朝之手,解决了一批国内的反动势力,加强了王权。
可是随着那北元的衰败,那些势力自然也就开始了反扑,恭愍王王颛被弑身亡,而后的王禑登基之后,却一心想要继续借助北元余威巩固自己的统治。
可是随着北元余威渐渐的消失,王禑不得不与那些旧有势力握手言和,毕竟他也不想跟自己亲爹似的不明不白就被捅上两刀。
而被排挤在了王都核心圈的李成桂便开始心生恼意,干脆开始大肆的结交扶持那些新兴士大夫阶层。
毕竟敌人的敌人,那就是自己的朋友,被排挤在核心圈外,却也有苟发育的空间。
现如今的高丽王国,在没有了大明天军南下的威胁之后,旧有势力,与那些新兴士大夫阶层的斗争,又再一次变得激烈起来。
偏偏国主王禑觉得新兴士大夫阶层不错,毕竟新兴士大夫阶层所追求的东西,很符合王权的集中。
可是他却又无法摆脱那些旧有势力对他的控制,只能像是一个傀儡一般的待在王宫里边。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高丽王国的两方势力之间的斗争越发的尖锐。
而这一次,王禑派遣使节前往大明请罪,并且意欲请大明册封其为高丽国国主。
可偏偏这一回,大明则以高丽王国狂妄,侵占大明领土,并且还谋杀了大明使节为由,拒绝了对王禑的册封。
消息传回到了高丽之后,令高丽王国举国震动,却偏偏无可奈何。
不过好在,那大明的天军,退回到了那慈悲岭与铁岭一带之后,就再没有南下。
所以,没有了大明的威胁,哪怕是请求册封被拒,高丽王国朝野虽然心有惴惴,却也没有杞人忧天似的担惊受怕。
而且随着外敌暂时没有的情况下,高丽王国的旧有势力,开始想要清算新兴的士大夫阶级。
他们的内乱,对于大明而言,却是良久,毕竟如果高丽王国把目光投向西北方向,明里暗里的各种骚操作,着实不利于大明对于辽地治理策略的梳理以及实施。
听了常二郎的分析,蓝玉也只能认同朝廷的做法。
原本还寄望于自己能够有灭国之功,可是这么一来,这份功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插翅而飞。
不过这倒也无妨,毕竟接下来,陛下的意思就是,明年大约夏秋之时,自己就需要率领那本部的火枪骑兵精锐之师,移防山陕之地。
那边,更需要火枪骑兵这种远程机动兵种的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