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125章 “何为天命?这就是我的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何为天命?这就是我的天命!

“星象晦涩不明,预兆非吉。\"诸葛亮惋惜,痛惜自己报效国家无门。

倘若有机会,定会施展抱负,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念及此,他不禁轻轻叹气。

以诸葛亮之才,自信有能力自荐而不被人轻易轻视。

然而,在世,竟寻不出一个他认可的英主。

无论是董卓、张角这等乱世枭雄,还是军阀或农民 首领,皆无法匹配他的理念与志向。

就连当下的曹操,诸葛亮也颇为鄙夷,他视为野心勃勃之人,非正道。

江东的孙吴看似人才济济,但诸葛亮早已洞察其不足,不仅实力单薄,后继乏人。

正是因此,他对投靠孙吴始终有所保留,因为他认为对方本质上与曹操相似,缺乏承担大义的格局。

至于这个世界的合适人选,或许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候选人,但他仍在思考:何时才是出山的时候?

今夜观测天象,星象诡异,可能预示着一场天下动荡。

诸葛亮决定,若再无机会,只好打破常规地自荐了。\"不能再拖延了!”他对自己宣告。

诸葛亮忽然急收手中的羽毛扇,显示出他已然有了离开隐居的姿态。

今晚发现此异常天文现象的人并不只诸葛亮,只要是通晓星象预测的人,或多或少都察觉到了其不同寻常。

像郭嘉、鲁肃、贾诩、荀彧这样的人物,无人不对天地之异变感到敏感。

有的人流露出隐约的不安神色。

然而同时,也有一些人无视常规,狂妄至极,坚持对抗天命,试图颠覆命运安排。

像曹操、孙权这样的枭雄则曲解此现象,视作自我崛起的象征,大肆张扬其言。

“天意加身,这就是天意庇佑!”曹操大笑出声。

掌控皇帝,令诸侯臣服的他,既具备道义上的优势,又是实际势力最强的一方!

之前他迎奉流浪的汉献帝到许昌,以朝廷之名征讨各方势力。

多年征战南北方,相继击溃袁术、 吕布、使张绣归降,追讨刘备。

短短数载,曹操的力量就扩展至兖、豫、徐三州以及一部分司隶和雍州的中原地区。

人们常说,谁得中原,便是夺得半个天下,而此刻曹操离真正的中原掌握已是触手可及。

此后在许攸提议下,他亲率大军焚烧了袁绍的粮草,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大败河北雄强割据者袁绍。

接着几年间,曹操连续荡平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进一步稳固根基。

白狼山之战,曹操派遣张辽领军先锋部队痛击乌桓,斩首蹋顿,从此辽东已近在咫尺。

他未曾放过这一良机,很快将辽东完全平定,北方一统指日可待。

这时,曹操自以为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的一半进程。

理由再简单不过,从古至今,不论哪个时期,南伐总比北进简单太多了。

这其中的因素繁复,实质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供应。

对比南北差异,明显南方富裕得多,无论在粮食生产还是经贸方面都占有显着优势。

按理,南边财力雄厚应使北伐显得更为容易才是。

但实际上不然,古代交通受限使得北伐面临截然不同的难题。

运输路线远,粮草补给难以及时,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相比之下,南征则轻松许多,拿下一座座富有城市,即可迅速补充军队的消耗。

占据一时,这些繁华之地就能成为下一个征伐的新起点。

而北伐则很难实现这样的持续收获。

攻打北方,守方通常实行坚壁清野,使得敌人供给困难,成本飙升。

双方在物资供应上差距远非一点半点,加上诸多方面要素,如军队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譬如说,北方丰富丰富的畜牧业,养殖出健康马匹的开支相比南方要低廉得多。

而在古代时期,优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

诸如气候、人口数量等因素,北方始终占据上风。

如果占据了北方并且根基稳固,那么天下几乎就唾手可得。

战场上的局部败绩绝对无法改变全局局势的好坏,除非汉朝上上下下全都无能至极,否则曹操作战绝不可能落败!

是的,即便至今天下近在咫尺,曹操依然没有登基为帝,他依旧是大汉的丞相!

不论他如何行动,只要活着,曹操都将维持大汉王朝的延续,仅以丞相之位统治,未曾真正的篡夺皇位。

这场失利并不足以断定他的最终命运,最多只是延缓他统一全国的步伐罢了。

今日奇异的现象使得曹操深感自己离一统天下已是时不我待!

“何为天命?这就是我的天命!”

身为天命附体者,曹操未曾失控,反而是这个发现加快了他的统一大计。

北方早已统一,民生复苏,他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到那时,他将以雷霆之势,挥师南下征讨!届时天下一统,唾手可得!

想到这些,曹操忍不住大笑开来,连早饭都不自觉多吃了一大碗。

并非只有他才有这样的心思,许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那些知名的军阀,全都在跃跃欲试。

曹操作为天命的持有者你可能这么说,其他人难道不能认为这是他们的天命降临?于是,一时之间,群雄逐鹿。

清晨,阳光耀眼地唤醒诸葛亮,他伸展了慵懒的四肢,心中感叹那个发明这种既能躺又能坐椅子的人真是奇才。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舒适的座椅上躺着睡觉,还能确保早上不会腰酸背痛呢?换了别的,他怕是要饱受困扰。

而这张躺椅加上薄毯与小被,即使在秋夜寒意微袭,也能保证他安适度眠而不会着凉。

洗漱完毕,诸葛亮听到了敲门声。

开门见到一位身披白衣的年轻道士,面带微笑站在那里。

在他的身后,有一个梳着双丸发髻的白衣女孩,女孩怀中抱有一只黄白相间的花狸。

只是,这道人身上的服装有些古怪,仔细审视,竟带有一种汉武大帝的遗风。

诸葛亮躬身问:“阁下前来有何贵干?”此人正是秦天。

在闭关修炼之后,秦天与天地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

尽管他对天象知识不甚精通,但通过推算之术,也能推测现今所处的时代。

当然,秦天只能大概估算年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致阶段,并不能确知具体年限或详细的进展。

“其实呢,带徒儿游历时未曾想在此山迷失,无意中发现了此秘境,顿觉欣喜无比。\"秦天气喘吁吁地道,接着恳求,“还望能指点下山路径,秦某感激不尽。\"

诸葛亮听到这话,感到更增添了几份奇特感。

对方的口音似乎来自远方,言行间透露着古老的味道,似乎不是一个当地人。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因此懈怠,谨慎回答:“山中路径错综复杂,辨识的确不易。\"

诸葛亮邀请道:“如果您不介意,不妨来我府上共享一顿家常便饭,吃过早膳,我自当领你下山。\"

秦天气奋地赞同道:“那真是感激不尽。\"

“我名叫诸葛,一名孔明,还未请教尊上如何称呼?”秦天回道,并伸手示意,“在下秦天,那两个是 ,一个叫沐春,另一个叫灵夏。\"

他认真地给诸葛亮介绍了自己的徒弟们,补充说,“我和徒弟们都还未立字号,请不要见怪。\"

诸葛亮心中那份奇特感愈发浓重,但还是露出了微笑。\"真乃奇人,还有这样的 ,收猫为徒。\"

诸葛亮轻笑一声,并不多问详情,既然对方不愿说,他也不会勉强。

如今世道,隐居山林之人行为奇异者众多,不过为了求得名声。

就像他自己,卧龙之号何尝不是公开的身份标志。

诸葛亮明白,他们都没有字号仅仅是一个吸引眼球的话题。

至于是谁会被这种标签打动,他还不得而知。

不过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竟把一只猫咪当作 ,无字道长、少女,加上狸奴,这组合确实别具一格。

“简单的饭菜,希望能满足。\"不久后,诸葛亮准备了三人的食物,粗茶淡饭虽名副其实,只是一碟咸菜配每个馒头和一大碗略显浓厚的粥。

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这样已经算是丰盛晚餐了。

秦天毫不迟疑,坐下用餐,诚心说道:“叨扰了。\"

然后,秦天从怀里拿出一片青翠树叶,将其上的一些饭菜取了些放置于叶上,如同一种仪式。

那只狸奴轻声叫了两声,仿佛是在致谢,然后就趴在碗边舔食起来,不久就将白粥舔舐得一干二净。

小女孩看起来相当好奇,好像首次品味这些食物。

她慢慢地享用,尽管粥有些烫口,但她神色从容,毫无畏惧,一口一口抿着喝下去。

在这三人和一猫之间,唯有秦天看起来较为理智,他的白粥已凉,他小口小口慢慢饮尽,还不时咬几口馒头,品尝些许咸菜。

女孩看见秦天的举动,恍然大悟,开始模仿他进食的样子。

总之,三人一畜都透出一种奇特的气息。

秦天看到沐春的表情也觉得挺有趣。

假如他打算游览四海八荒,就不会这样随意找山村农户问路,多年的浮世炼心使他深知言出必有意在人间。

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天道难题,并无需沉溺于修炼之中过多。

然而 们一个顽皮好动,一个懵懂无知,需多多历练才行。

所以他带他们在人间走上一遭也是让他们快速成长的方法。

这正是人与妖修本质区别所在:人类修真者天生具有七情六欲,在炼心修行过程中,要学会淡出尘世。

但兽类则不同,它们首先要学习人的七情六欲,而非出世入世。

没有情感基础何来红尘修炼?

灵夏相对更不用急,因为她修为进度原本缓慢,还未抵达心性的修炼阶段。

身为哺乳动物的她情感更为丰富,自然而然。

此次秦天下山的目标是带傻徒弟沐春见识人类的世界、感受七情六欲,以此磨炼心智,为她在未来的修炼之路铺平道路。

谁知他竟意外地来到诸葛亮的隐居之所,更没想到这家竟是一代名臣诸葛亮之家。

然而既然已经身处此地,秦天也就无处可躲,接受了诸葛亮的邀请,踏步进入屋中。

对于沐春而言,首次真正品味热腾腾的人类菜肴,感觉截然不同。

先前作为冷酷的蛇,她的味觉其实贫乏,或许可以说几乎感知不到食物的味道。

直到修为有成,她才稍微能尝味到外面世界的食品。

不过之后她的饮食需求减至最低,除偶尔心血来潮食用些鱼虾,大多数时候都不再进食。

当她尝到了味觉,才意识到鱼类海鲜其实味道一般。

加之厨艺不佳,她索性不再碰触这类食物。

她在隐居之处周边确实有很多个小村落,村民们有时会特意设坛建祭台,向她礼拜祈祷。

祭台上自然放着许多人间的食物。

对于那些蕴含信仰之力的祭品,她并未心动,只是偶尔会品尝祭台上的人类菜肴,聊以消遣。

为此,她也会保佑贡献者的丰收安宁。

化为蛟龙后,她拥有无需额外力量庇佑村民的天赋,这简直是理所应当。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她闭关周期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偶尔才会出现与人间交际。

所以并不是每次闭关结束都能立刻享用到人世美食。

最主要原因是她不屑于私拿他人物资。

而眼前的米粥,沐春不仅是头一尝,且是第一次以其本尊享用人的烹饪。

不论是粥的温润、浓郁甘香还是清脆中微辣咸口的滋味,这一切都如同一道门户,开启了她全新的感知体验。

模仿师尊缓慢享受餐点的样子,令沐春内心充满满足感。

有种莫名的情愫悄悄涌上心头,尽管沐春无法名言确切的感觉,但这种心情并不排斥,反而是她非常喜爱的情感。

或许,就像师尊常提过的“七情六欲”?

沐春默默思考着。

“做个普通人真的不错。\"

她在心中暗暗感叹。

秦天对她的内心感受无从得知,只觉得沐春小心翼翼品尝食物的样子非常迷人。

俗语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秦天心中,他已经像是拥有了两个幼童般的 ,实质上承担起父亲般的责任。

他曾历经数百年光阴,两世为人,既无婚育之福,也未能结道侣,竟在不经意间提前享受到了养育后代的乐趣!

很快,众人结束了这次别开生面的早饭。

诸葛亮回到房内整理器具,没多久又捧出两个热气腾腾的鸡蛋。\"差点忘了锅里还有蛋,给孩子们分了吧。\"他说着笑眯眯地递到他们面前。

看到诸葛亮手中的鸡蛋和未擦干的手掌上的水痕,秦天的嘴角微微上扬。

比起历史记载的那个运筹帷幄的大师孔明,眼前这位会做饭、会洗锅,还会煮蛋的人物,明显更具烟火气息,更为鲜活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