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山杏和刘卫军跟着李大姐进了屋里,立刻就感觉了到一股子阴凉。

李大姐家的房子,被院子里面的小偏厦子挡了光,只有中午的时候,才有一小片阳光照在窗户跟前的炕上。屋子里面常年阴凉。

李大姐家的房子是过去标准的一间半。

外屋地三米宽,五米长,在靠近里屋门的位置,砌了一道一米高的半截墙,半截墙上面是一个到顶的大玻璃窗户。

这是一道隔断墙,把外屋地分成了两个部分。

外面的部分是厨房,里面的那个部分是一个房间。

“进屋,进屋!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确实是没有什么好看的,那个房间的门关着,大玻璃窗的里面挂着一个粉色的大窗帘子,把房间里面挡的严严实实的。

“山杏、小刘儿,上炕!”

李大姐很热情的招呼赵山杏和刘卫军进屋就上炕。

赵山杏脱了鞋,就上了炕,侧着两条腿坐着。

上炕盘腿儿坐着,那是老太太和大老婆子才能干的事儿。大开大合的不文明。

小姑娘儿和小媳妇儿都是侧着腿儿坐着。

至于老爷们儿,怎么坐着没有人管。

不过,刘卫军这个时候显然不适合上炕坐着。

刘卫军把手里拎着的东西放在炕上,坐在炕沿边的椅子上。

李大姐也上炕了,和赵山杏对面坐着,她就可以盘腿儿。

李大姐起头,拉开了话匣子:“山杏啊,你这些年上哪去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山杏眉飞色舞:“师傅,我这些年去的地方可多了。滨城、京城、南方,哪个地方都去过!”

“那你在哪个地方安的家呢?”

“京城!我们家一开始在滨城,后来在京城办了一个食品公司,就搬到京城去了。”

“你们家在京城办了食品公司?”

李大姐惊讶了一下。

“是你的那个小弟弟办的?”

李大姐见过赵振东,对他印象深刻,那个小孩儿一看就是有出息的。

而且赵山杏走的时候,李大姐是知道的。

那个时候,赵山杏的小弟弟带着赵山杏的哥哥、姐姐,还有爸妈到滨城去了,赵山杏家困难了好几年。

赵山杏笑嘻嘻的点了一下头,她也想起了那个时候,不过都过去了。

“师傅,我弟弟先是在滨城做生意,把我们给接去了。后来生意做大了,就带着我们家到京城去了。我现在是京城户口呢!”

李大姐笑了,赵山杏这个小丫头还是和当年一样淳朴。就是挺傻的,没有什么心眼儿。

“那你和小刘怎么回来了呢?回来看你公公婆婆?”

“不是。是我爸妈从京城搬回老家住了,我弟弟也回来了。”

“你弟弟也回来了?”

“嗯,我弟弟在我们老家办了一个水源地保护公司,还办了一个农场。”

哎呦!李大姐真的吃惊了。

那个水源地保护公司和农场,在和安县又是招工,又是福利分房,上了好几回电视了,在和安县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据说从县城到东风镇的公路,都是人家自己出钱修的。好几个亿呢!有钱!相当有钱!

李大姐的心动了动,有点小想法。

她的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当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都在纺织厂上班,现在可倒好集体下岗了。

这些年东一头西一头的到处找活干,四处打零工。日子过得、无不一言以蔽之,曰:不好过啊!

“山杏,那你和小刘这次回来,是回来看望父母的呢?还是也要回来安家了呢?”

赵山杏摇摇头:“师傅,我这次回来是回来看看爸妈的。我闺女放暑假了,正好可以回来住一段时间。”

“你闺女?”

李大姐想了一下:“那个小不点儿的那个小姑娘儿?”

“嗯!”

赵山杏美滋滋,她最喜欢她们家的小丽丽了,闺女是妈的贴心小棉袄。她家的小丽丽可懂事儿了。

李大姐有些感慨,岁月催人老啊!当年一点点大的小姑娘儿,都能放暑假了。

“山杏,你闺女上初中了吧?”

“嗯,上初一了。”

“那你家的小栋和二梁子呢?”

老大刘国栋的小名叫小栋,老二刘国梁的小名自动生成,二梁子。

“我们家国栋和国梁在上海呢。我们家在上海开了一个保健饮品有限公司。现在是国栋和国梁在那边管理。”

李大姐咋舌,赵山杏家现在是真牛逼。

虽然李大姐不知道那个上海什么公司能挣多少钱,但是,能在那里开的起公司的,肯定不简单。

李大姐的心思在肚子里面转来转去的,转了好几个圈。有点不好意思说,可是又不能说。

赵山杏两口子要是走了,她们再见面就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山杏,你弟弟那边,还招工吗?”

嗐!

赵山杏都想拍一下自己的大腿了。这个事儿应该是自己主动开口的!

她来是为了什么?看师傅是一个方面,主要的还不是想帮师傅一下嘛!

当年,赵山杏刚入厂的时候,还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姑娘儿,她师傅没少照顾她。

赵山杏有点不好意思,怪自己没主动开口。

“师傅,我来找你正是有一个事情想和你说呢!

我弟弟要在东风镇建一个缫丝厂和一个丝绸纺织厂。这个事情交给我二弟弟了。

我二弟弟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手里没有几个可用的人。

你要是有熟悉、顶用的人,我还想麻烦你帮着推荐几个呢!”

李大姐很开心,赵山杏这个小丫头长大了,有话知道拐弯抹角的说出来,维护自己这个老太太的面子。

“山杏,我们家老大、老二都下岗了,没有工作。

你和你弟弟说说,你弟弟要是不嫌弃,就让他们俩跟着你弟弟干点什么吧。”

“行!”

赵山杏拍胸脯。

李大姐家的两个儿子、一个闺女,还有两个儿媳妇儿,赵山杏都认识,她们原来是一个厂子的职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他们几个人的人品都不错,就到厂子里面当个工人,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李大姐家的事情有了着落,赵山杏就想看看别的人。

“师傅,我这回来还想看看李卫红和张琴、任敏她们几个。你知道她们现在在哪吗?”

李卫红和张琴、任敏是赵山杏刚入厂的时候,同住在一个宿舍的工友。

那个时候她们都是刚入厂当工人的小姑娘儿,大家在一起处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