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东从京城请来的不只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还有其他方面的专家。
既然打算加快速度,扩大生产规模了,那就得正儿八经的像点样了。
依靠赵振东一个人带领一个草台班子,搞大规模的生产开发肯定不行。
赵振东这个人懒还是不懒,先不说。
主要的是他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精通。
赵振东以前只搞过行政管理工作,对农业和工业上的事情能够粗通一些就很不错了。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处理。
赵振东有的是钱,这是他的优势,有优势而不利用起来,却要把自己累成一条狗,他才不干呢!
再说了,他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放在那里不用,怪可惜的。
赵振东和赵振有、赵振德他们几个人,坐在一起,扒毛豆粒,喝小啤酒。
“二哥,建立缫丝厂和丝绸纺织厂的事儿,你准备什么时候接管?”
赵振东的二哥赵振德同志,以前在丝绸厂上过班,约等于这方面的专家。
赵振德拿毛巾擦擦手,端起扎啤杯子喝了一大口,漱漱嘴。
“你说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我都行。”
“那就明天?”
赵振德点头:“行!”
“那明天我就带你去和迟延军、小老王见见面。
京城来的规划设计人员,现在在县城那里等着呢。你去见一见他们。
如果需要他们留下来一段时间,咱们就和他们谈谈条件,把他们留下来一段时间。
如果暂时不需要他们,咱们就把他们的账算一算,让他们回京城去。”
“没问题。我一会儿就给我师傅打电话,让他明天早上在家等我。”
赵振德的师傅是李正信,李正信还兼任赵振德的堂大舅哥。
这个家伙在县市政管理处工作,头一段时间带着市政工程公司的人在挖河沟,清理凤凰河河道里面的淤泥,修建凤凰河两岸的景观,也不知道干没干完。
“你师傅有时间?”
“有。你给他们赞助的那点钱都花完了。河道也清理完了。他现在闲着没事干,天天上班点完卯了,就骑着自行车四处检查工作。”
实际上就是四处溜达。
和安县一年的市政支出就那么多,需要维修、维护的工程都是有数的。带干不干的,一年能闲半年。
“你师傅来帮你,他市政那边的工作怎么办?”
李正信是和安县市政处在编的干部。在你下海、我下海、大家都下海的年代,不是太起眼。
但是再过几年就值钱了,而且退休工资高的很。晚年生活可以躺的很平。
赵振德笑了笑,“这就得看你的了。我师傅的事儿,还有我那个连襟的事儿,你都一块弄了得了。”
赵振德有一个连襟,名字叫于永亮,这两年就跟着李正信混,编制没混上,还是市政管理处的临时工。
“你连襟也要到缫丝厂上班?”
“嗯。我小姨子也要到缫丝厂上班。”
赵振德的小姨子,两口子都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在县城里面做点小买卖,挣点辛苦钱。
赵振德负责筹建缫丝厂和丝绸纺织厂,他愿意带谁就带谁,赵振东不管那个闲事儿。
赵振德给他师傅打了电话,第二天早上,李正信就穿的板正的,在家里等着赵振德。
“我也去!”
“你去干什么?”
“我去看看!不行啊!”
赵振东和赵振德要出发了,赵山杏也张罗着要跟着一起到县城去。
赵山杏要到纺织厂家属区,去看看她的那几个老姐妹。
和安县的纺织厂也黄了,赵山杏的那几个老姐妹,现在已经四、五十岁了,上哪找工作都没有人要。
估计现在已经在家里面待着,一个月领几十块钱的生活费,在维持生活了。
“我也去吧!”
刘卫军也要到县城去,他是不放心赵山杏。
纺织厂黄了有几年了,那里的人生活过得不怎么滴,据说有点乱。
那就走吧!
有刘卫军跟着赵山杏一起去,赵振东乐得不用自己操心。
赵振东和赵振德开一辆车,刘卫军两口子开一辆车,到了县城各自分头行动。
赵振东开车拉着赵振德去接李正信。
刘卫军开车拉着赵山杏去寻找赵山杏的几个老姐妹。
纺织厂还是那个纺织厂,大门紧闭,门岗里面有一个老头在里面坐着看大门,大门不丢就行了。
至于厂子里面的东西还剩多少,不知道。
纺织厂的家属区,在纺织厂西边的大门外。
这里曾经辉煌过一时。那个时候这里是一排一排的大瓦房,街道干净整齐,出出进进的人都穿着纺织厂的工作服,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光芒,许多人都羡慕她们。
现在,在城里的高楼大厦映衬下,昔日的大瓦房,已经变成了破旧的小瓦房。
街道两边的小院子里面,小煤棚子、小偏厦子,上面盖着石棉瓦,有的还啷当着破塑料布。
第一趟房第一个小院子,原来是小老王他爹,大老王家。现在不知道是谁家了。
爱是谁家就是谁家,赵山杏不关心这个,她也不是来找小老王他们家的。
第三趟房,从北头数第四个小院子,赵山杏来过。
“李大姐!李大姐!”
赵山杏站在院子门口喊。
这里是赵山杏的师傅的家。原来一米五高的院墙,怕有人跳进来,已经加高到了两米多。院墙上面还有玻璃碴子。
院子里面还多了两个小厦子,看不见正房的窗户了,只能看见正房的小门儿。
“谁呀?”
一个打扮的很利索的老太太从屋里出来了。
“李大姐!是我呀!”
赵山杏高兴的直招手。
老太太走过来,仔细打量了赵山杏一下,有点不太敢确定。
“山杏?”
“对呀!是我!”
“哎呀!赵山杏!你这些年跑哪去了?”
老太太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她家的小铁门给打开了。
“快进来!”
“师傅,我对象也来了。”
刘卫军在赵山杏的后面露出来,手里还拎着两个大包,包里面装的是赵山杏送给她师傅的礼物。
刘卫军弯腰点头打招呼:“李大姐!”
“哎!哎!”
老太太高兴的很,“快进来,快进来!”
这都多少年没见过面了。难为赵山杏还记得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