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亿到六亿美元的估值,是溢价了,甚至都出乎了大众等人的心理预期。
因为在1982年,大众汽车集团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全球销量暴跌,尤其是北美市场遭到了溃败。
当年净亏损达到创纪录的近10亿德国马克。
而大众的整体市值也不过在几十亿马克(20亿美元),亏损达到了市值的一半,这何其的夸张。
要不是大众是德国的基础工业,大众甚至有可能破产。!
而作为对比,同年丰田市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
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市值,正是因为丰田等日系车在北美对于大众的屠杀。
以及奔驰、宝马等集团,牢牢占据着高端豪华品牌市场。
至于奥迪,此时在大众集团内,其实并非最核心的品牌。
且定位模糊,介于普通品牌与顶级豪华品牌之间,这个时候更强调的概念是“技术领先的高级车”。
还没有确立顶级豪华品牌地位!
后世盛传的bbA,其中的A也就是奥迪,现在根本就没法与另外两个b,也就是奔驰与宝马进行比较。
而作为奥迪的母公司,大众管理层其实都很清楚,这两年奥迪车的年销量大概稳定在40-50万辆区间,是集团的重要组成,但远小于大众品牌的核心体量的两百万辆级别。
只有五分之一的体量。
值得一提的,似乎只有奥迪的技术存在着估值优势。
但技术这东西,是需要持续投入,才能一直保持优势,作为车的卖点来存在的。
现在这个财务状况的大众,能给奥迪持续输血?源源不断提供资金,让它发展自己的技术?
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估值,高了!
高到,都有点让大众的高层心虚的地步。
按照同等估值来算,奥迪的真正市值应该在4.5亿美元左右。
但他们也知道,邵维鼎之所以给出这样的报价。
原因也简单。
这是他的另一种让步方式,而大众也需要在股权上进行让步。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大众的财务官和董事们飞快地计算着,以最高六亿估值计算,73%股权,也就是4.38亿美元现金!
这对于水深火热的大众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且,他们还保留了27%的股份,可以分享未来可能的增值。
卡尔·哈恩博士深深地看着邵维鼎。这个年轻人,不仅眼光毒辣,魄力惊人,连在谈判桌上把握火候、一锤定音的时机都如此精准老辣!
6亿这个数字,正好击穿了大众内部最后可能的抵抗意志。
但他并不急于做出决定。
他要查清楚,迈凯伦那边的情况是否属实。
他还得查清楚,邵维鼎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鼎峰的资源,能否让奥迪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大众能否借着奥迪这个探路先锋,打进中国市场.......
这些都需要经过细致严密的考量。
北美市场的失利,让卡尔·哈恩十分珍惜,任何一个可以从日本车企身上找回场子的市场。
“在石油危机的当下,日本车凭借着省油的特点,实在是太过无解.......”
他叹了口气。
但又重新振奋,既然日本车企,能下重注在中国市场。
那他们大众,也未尝不能以奥迪作为跳板,进入这个蓝海与日系车再次进行竞争。
再战一次,这一次,大众绝不能输!
谈判就此告了一个段落。
但邵维鼎知道,大局已定。
虽然具体的法律文件、过渡期安排、员工保障细则等还需要专业团队夜以继日地打磨,但奥迪易主的大局已经确定了下来。
在会议结束,众人准备离场时,邵维鼎的目光在人群中锁定了费迪南德·皮耶希。
这位技术狂人,正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如同钢铁森林般的大众厂区,眉头微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邵维鼎无声地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同样望向窗外那片象征着德国工业力量的景象。
“皮耶希博士。”邵维鼎的声音不高,率先打破了沉默。
皮耶希侧过头,目光沉稳:“邵先生,我等你很久了。”
“你知道我会来找你?”邵维鼎明知故问。
皮耶希平静道:“邵先生要拿下奥迪之志如此之坚,但凡有所留意都能看的出来。”
“而且在刚刚的谈判桌上,您频频将目光放在我这个‘无关之人’身上,想必是有话想和我说吧?”
“哈哈,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用绕弯子。”邵维鼎淡然一笑,直入主题:
“十一月的港岛,海港城将举行盛大的开业典礼。”
“那是鼎峰在远东的心脏,也是未来面向整个亚洲的窗口。”
“我希望你能来。”
皮耶希的眉头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探究。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交邀请。
他转过身,正对着邵维鼎,那双锐利的眼睛直视着对方:“邵先生,您的邀请很突然。仅仅是为了参加一个购物中心的开业?”
“当然不是。”邵维鼎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避讳,“皮耶希博士,我是想邀请你,亲自去看看那座城市。”
“看看它如何在短短二十年间,从一个小渔港蜕变为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更重要的是,去看看它身后的那片大陆。”
“你指的是,中国?”
皮耶希的呼吸微微一滞。
这个词在当下的欧洲汽车界,还带着巨大的问号和遥远的距离感,但日系车企的动向,尤其是丰田,已经让敏锐如他嗅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潜力。
邵维鼎此刻点明,无疑是精准地戳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思考。
未来汽车行业的战场究竟在哪里?
是欧洲,还是北美,又或者......是中国?
“是的,中国。”
邵维鼎的语气斩钉截铁,“那里正在苏醒,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市场和蓬勃发展的渴望。“
“丰田、日产,他们已经在布局。而大众……恕我直言,哈恩博士虽然目光长远,但大众集团这艘巨轮,要真正转向并全力投入这个新世界,需要时间,更需要一个在内部拥有足够决断力、不受太多掣肘的先锋。”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皮耶希脸上,一字一句道:
“所以,皮耶希博士,我邀请你,在看过港岛之后,能成为奥迪的首席执行官。”
“什么?!”
饶是皮耶希见惯风浪,此刻也难掩惊愕。
这个提议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是当众挖人啊!
他虽然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的核心成员,在大众集团技术部门举足轻重,但从未执掌过一个独立品牌的全部权柄,尤其是一个即将脱离大众母体、前途未卜的品牌。
邵维鼎不容他喘息,继续抛出重磅炸弹,彻底激活皮耶希的野心。
“全新的奥迪,将拥有前所未有的独立性和资源。你将全权负责奥迪全球的战略布局,无论是德国总部的技术研发、生产体系,还是未来至关重要的亚太大区——尤其是中国的市场开拓与本土化。”
“你的所有决策,只需要对我负责。”
邵维鼎很清楚皮耶希的底细。
皮耶希全名,费迪南德·卡尔·皮耶希。
其中费迪南德是他外公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名字。
这是一个德国汽车工业,无论如何怎么都绕不开的名字。
因为他同时创立了保时捷集团,以及大众集团,两家足以代表德国汽车工业的汽车公司。
二战失败后,费迪南德沦为战犯,跟他一起坐牢的还有他的女婿,安东皮耶希。
但两人都在出狱后不久离开了人世。
于是,费迪罗德的儿子费利·保时捷,接管了保时捷集团,他的女儿露易丝·保时捷则接管了大众。
皮耶希作为安东皮耶希与露易丝保时捷的儿子,在成年后才能彰显,被舅舅费利看重,邀请加入保时捷担任设计工作。
但因为设计车型亏损,以及皮耶希勾搭表嫂,还娶了这个离婚的表嫂为妻,遭到了整个保时捷家族的敌视。
最后皮耶希出走,回到大众,在他老妈的指派下,来到了奥迪。
现如今,保时捷集团与大众集团,唯一的区别,保时捷由保时捷家族控股,但大众却是一家国企,最大股东是西德政府。
邵维鼎挖皮耶希当奥迪的cEo,一方面,自然是看重这个人的能力。
但另一方面,也是看重皮耶希在德国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当年保时捷与大众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可是看呆了全球一众吃瓜群众。
那可是几百亿美元的战争!
(抱歉,一直在查资料,我写着写着才发现皮耶希原来不只是靠自己才能,血统也是重要因素,然后还有一个保时捷家族,是姻亲,两家最后的收购和反收购大战,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