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851章 奥迪的真正价值,最终谈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1章 奥迪的真正价值,最终谈判

随着邵维鼎的一记记筹码砸下,就算是再硬的堡垒,也会有所松动。

又何况是人心!

以穆勒为首的元老派,已经不再坚持奥迪不可出售这条内心底线。

堡垒已破,剩下的,便是如何划分战利品。

二者谈判的焦点,已经不在于是否出售奥迪,而是建立在出售奥迪的基础上,双方谁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之上。

卡尔·哈恩博士作为掌舵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示意双方团队的核心成员就座。

查克菲尼立刻带领鼎峰的财务、法律专家占据了谈判桌一侧。

大众一方,则由首席财务官和几位资深董事代表落座。

皮耶希也坐了下来,他此刻更像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顾问和未来可能的利益相关者,而非纯粹的卖方代表。

小鲁伯特则悠然坐在邵维鼎身侧,一副“我押注成功”的轻松姿态。

“我们原则上同意出售奥迪。”

大众的首席财务官开门见山,但语气仍然有着坚持,“然而,奥迪是大众集团宝贵的资产,承载着深厚的德国工业底蕴和技术积累。”

“我们要求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以确保奥迪的战略方向与德国工业的整体利益保持一致,并为未来双方在技术、供应链甚至市场开拓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查克菲尼立刻反击,语气同样坚定:“博士,鼎峰收购奥迪,是为了对其进行彻底的革新和赋能,将其潜力完全释放。”

“这需要一个清晰、高效的决策机制和绝对的战略主导权。”

“因此,鼎峰要求持有奥迪 73% 的股份,实现绝对控股。大众集团可以保留 27% 的股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享受奥迪未来成长的红利,但没有决策投票权,仅保留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分红权。”

查克菲尼说出了早就与邵维鼎商量好的措辞。

但这一句话,立刻遭到了大众一位董事的高声反对。

“27%?没有决策权?这不可能!”

他尖着嗓子道:“奥迪的技术、人才、品牌价值是德国工业的一部分!”

“大众集团必须保留足够的影响力,确保其德国根基不被削弱,并能在未来分享其在亚洲市场成功带来的巨大收益!”

“我们要求至少持有 49% 的股份,并拥有董事会席位和关键决策的否决权!”

查克菲尼摇头,寸步不让:“49%?这几乎等同于共同控制。将严重拖累决策效率,阻碍奥迪急需的转型和战略执行!”

“鼎峰投入巨资和资源,不是为了与另一个大股东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27%是一个合理的比例,既承认大众的历史贡献,又保证了新奥迪的独立运营能力。”

他很冷静地执行着邵维鼎在谈判前给予他的底线,冷声说着:“另外,你口中所说的否决权更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谈判刚开始,就这么难推进下去。

皮耶希作为旁观者,反倒是更为清晰的看到了双方的焦点所在。

鼎峰或者说邵维鼎的底线,是 必须获得绝对控股权,确保对奥迪战略、运营、人事的完全掌控。

目标是 73%。

这在皮耶希看来,其实是相当正常的收购策略。

一家大型集团,是不应该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的。

而大众呢?

皮耶希很清楚,大众的管理层也很清楚。

奥迪要是被邵维鼎给收购了,再加上迈凯伦的技术加持,鼎峰的资金援助,以及内地可能开拓的市场,都会极大的助力这个品牌。

奥迪,将会在港岛,内地,甚至是整个亚洲立足。

公司 肯定是能活下来,甚至是活得相当的精彩。

所以大众自然是想着拿到更多的股份,以争取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无可辩驳,于是双方团队唇枪舌剑,拿出各种财务模型、行业惯例来说服对方,但双方丝毫都没有相让。

会议室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

邵维鼎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轻敲桌面。

当争论陷入胶着时,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卡尔博士,各位董事。”

“鼎峰坚持绝对控股,并非为了独断专行,而是为了确保奥迪能够迅速、高效地执行我们共同认可的战略。”

邵维鼎淡淡道:“拖沓的决策和内耗,只会让奥迪错失战机,最终损害所有股东的利益,包括大众保留的那部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皮耶希:“皮耶希博士,您作为奥迪的技术灵魂,想必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高效、专注、资源充沛的独立环境,对于实现您心中对奥迪性能与技术巅峰的构想,有多么重要。”

“在大众的体系内,这种构想受到多少制约?”

皮耶希身体微微一震,没有直接回答,但紧抿的嘴唇和闪烁的眼神,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邵维鼎捕捉到这一细微变化,继续道:“股份的事情,还可以继续谈下去,关乎着这么大一家集团,肯定得需要慎重。”

“但我的底线不变,鼎峰必须拥有控股权,在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会充分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但最终拍板权,必须归于鼎峰。”

“如果,这件事,还争执不下,那倒不如先谈一谈,奥迪的估值!”

奥迪值多少钱,股份才能值多少钱,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邵维鼎的打算很清晰,既然口头上说服不了对方让出更多的股份,那就用钱砸。

砸到对方承认!

过去一年,鼎峰花了不少钱,比如在日本收购夏普,在美国收购环球。

以及整合港岛能源集团。

这是1982年,鼎峰最重要的三笔开支。

但......除此之外,是各个产业的丰厚盈利。

屈臣氏零售、斯沃琪钟表、和记黄埔掌控的港口码头,还有新组建的熊猫物流......

光是屈臣氏医药中的维生素和西地那非,就给鼎峰带来了十几亿美元的利润。

更别提,浑水证券,以及正在逐步复苏的奢侈品市场。

还有可供鼎峰作为资金中转的鼎峰银行,以及港岛能源集团对港岛五百万市民的坐地生钱,这两个巨大的现金奶牛在这。

邵维鼎根本不用担心收购资金的问题。

而邵维鼎也看出了,大众始终不肯退让的点在哪。

出售奥迪,它们不光是可以获得激活大众的重要资金,而且可以将奥迪作为它们前往中国市场的前哨。

所以,大众必然是想尽可能多的握有奥迪股份,并且想要一定的控制权,而不是仅仅分红权而已。

前哨站嘛,给予大众一个无法拒绝的估值,一个可以拿到手的承诺就行了。

他的话音刚落,查克菲尼手下一名财务,就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拿到了桌子上。

“根据我们对奥迪有形资产(工厂、设备、库存)、无形资产(品牌价值、专利技术、经销商网络)以及当前经营状况的评估,结合行业可比交易,我们认为奥迪的合理估值应该在 4 亿至 6亿美元。”

(还有,求求催更和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