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世两界倒爷 > 第1230章 我为您而来,愿意倾听,亦愿尽我所能,为您解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0章 我为您而来,愿意倾听,亦愿尽我所能,为您解惑。

冯俊与伊琳娜并肩踏在这片不可思议的乳白色圣毯上,羊毛轻柔地承托着步伐,散发出淡淡的冰川冷香。毯面微微流光,如同行走在月光凝成的河面。

尽头处,一位身着纯白法袍的长者肃然而立。他正是现任教皇奥利奥十四世。七十岁的年纪在他身上沉淀为一种超越时光的从容。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衬着红润而慈祥的面庞,深刻的皱纹尤其是眼角的笑纹在见到他们走近时变得更为柔和,仿佛蕴藏着无数祝福。浅蓝色的眼眸温和睿智,在罗马炽热的阳光下依然清澈通透。他手中的黄金宝石牧杖稳稳地立在大理石地面上,杖顶微微倾斜,流泻出一道静谧却不容忽视的神圣感。

冯俊二人行至距离教皇三步远处停下。教皇张开双臂,神情庄重而慈爱,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在庭院中清晰地响起:

“冯先生,欢迎你来到圣伯多禄的居所。愿天父赐予你平安与前行的智慧,愿主的护佑之光驱散你途中的阴影。” 他的祝福简洁有力,是标准的、对所有非天主教重要访客的礼仪性祝词。

随即,他深情的目光转向了伊琳娜,那眼神中多了一份郑重与期许:

“亲爱的姐妹,伊琳娜·冯·霍亨索伦(这个名字是伊琳娜家族记载中的古名,来源于她最初的祖先姓氏,但是仅仅是会出现在家族的宗教仪式中,并不会被日常使用。),” 教皇呼唤着她“你出身于虔诚侍奉主的家族,承袭着古老的信仰血脉。作为德意志的引领者,肩负重任如荆棘环绕,愿吾主的恩典与力量时刻与你同在,坚固你的信念,守护你的人民,指引你肩负此荣耀使命的每一步。愿主使你成为和平的使徒、智慧的旗帜,在纷扰的世代中持守真善之光。”

教皇伸出带着渔人权戒(the Ring of the Fisherman)的右手,越过冯俊,为伊琳娜画了一个较大的圣号:

“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亚孟。”这份专门为她准备的祝福无疑隆重而充满深意。“荆棘环绕”与“引领者”等词,更仿佛是为伊琳娜量身而做的宗教注解。

“多谢圣父!感谢圣父的祝福!” 伊琳娜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轻微的颤抖。她瞬间松开了原本紧紧挽着冯俊臂弯的手,右手迅速在胸前虔诚地点画了一个十字圣号从额头到胸前,再到左右肩膀,随后深深屈膝行礼,白皙的脸颊因激动泛起红晕,碧蓝眼眸中闪烁着水光。

对她而言,这份来自梵蒂冈最高宗教领袖、提及她家族信仰的祝福,不仅是殊荣,更是对她政治道路某种意义上的宗教合法性加持。

冯俊只是微微颔首,嘴角带着一丝礼节性的浅淡微笑,从容地回应道:“亦祝圣父康泰平安。” 态度不卑不亢,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对于教皇给予伊琳娜那份明显的重视与差别待遇,他眼中波澜不惊,似乎心知肚明,也毫不在意。

教皇收回为伊琳娜降福的手,脸上的慈祥笑容更深了几分,仿佛为这位政坛女强人显露的真性情而感到欣慰。他转向冯俊,侧身做出邀请的姿势,指向庭院后方一扇由身着古甲胄的教廷暗卫把守的精美青铜大门:

“今日有幸迎候二位,若蒙不弃,愿邀请二位至内部相谈。此地虽炎热喧闹,内里却有些幽静之所,可暂避世俗烦嚣。请——” 他的语调平缓真诚,邀请显得格外自然,显然此行目的的核心就是进入教廷核心地带,而非在这迎宾庭院久留。

虽然意大利官方知道伊琳娜到访并安排了必要的保密措施,而冯俊的现身则被严密包裹,但教皇的话语“此地炎热喧闹”与“内里幽静”,则巧妙地暗示了此地非真正的密谈之所,以及对可能的窥伺(包括GJ会)心照不宣。

冯俊目光投向那扇仿佛隔绝了时空的大门;“多谢圣父盛情,能一探圣城奥秘,不胜荣幸。请。” 他彬彬有礼地回应,随即微微前倾身体示意伊琳娜先行。

伊琳娜也从激动中平复,对冯俊点点头,脸上恢复了作为德国总理的沉稳仪态,步履端庄地随着教皇及引路的枢机主教们,向着那扇连接着现世权谋与千年秘藏的青铜大门走去,身影在古老庭院拉长的影子中,融入了梵蒂冈最核心的建筑深处。

外面罗马的阳光依旧炽烈,但真正的暗流与核心密谈,此刻才要在这上帝与历史的共同注视下展开。

-------------------------------------

冯俊与伊琳娜跟随教皇步入圣彼得大教堂。巨大的青铜大门无声地合拢,将罗马的喧嚣热浪隔绝在外。

他们踏入的是贝尔尼尼设计的、由无数粗壮科林斯石柱支撑的华盖长廊。抬头望去,近四十米高的巨型穹顶仿佛悬浮在光尘之中,午后的阳光透过高侧窗雕花的玻璃,在地面投射下斑斓圣徒故事的色块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焚香、蜡烛蜂蜡与古老石头的混合气味,肃穆得令人窒息。每一步踏在光洁如镜、历经数百年打磨的大理石上,都带来轻微的回响。

穿过宏伟的主祭坛区域,教皇引领他们拐入一条狭窄许多的、光线明显转暗的侧廊。廊道幽深,两侧石壁上布满了层层叠叠的古老壁画和浮雕,讲述着教会的悠久历史和无数神迹。光线仅来源于壁龛中点燃的长明灯,以及高处狭小的窗孔投下的光束。寂静中,只有众人低微的脚步声和法袍摩擦的窸窣声。

--------------------------

就在这时,兴奋的伊琳娜轻轻拉了拉冯俊的胳膊,踮起脚尖凑近他的耳边。她用几乎是气声的低语说:“你注意到了么!” “他刚才叫了我家族的古名。” 伊琳娜细声细语,但言语间带着难以掩饰的雀跃,“自 1939 年以来,还没有哪位教皇对霍亨索伦家族的后裔如此礼遇。”

她的碧蓝眼眸在幽暗中依然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泽,脸上因为之前的祝福依然带着兴奋的红晕。冯俊侧头,唇角勾起一丝微笑,轻轻拍了拍她挽着自己的手背,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意味。

这细微而亲昵的一幕并未逃过前方缓步而行的教皇奥利奥十四世的眼睛。他在一处描绘着基督升天的壁画前微微顿步,借着端详壁画的瞬间,深邃而慈祥的目光在镜片后扫过身后这一对权力伴侣。他眼角细微的笑纹似乎加深了一点点。

果然如最机密的报告所言——这位足以搅动欧洲乃至世界棋局的“钢铁玫瑰”,其锋芒与铁腕,在这个神秘的东方男人面前,竟化作了最柔软的信赖。

冯俊敏锐地捕捉到了教皇那一瞥。他面上毫无波澜,目光沉静如深潭,依旧保持着一份温和的尊重,脚步平稳地紧随教皇。

---------------------------------------------

这条侧廊似乎永无止境。最终,教皇在尽头一面看似普通、没有壁画的石墙前停下。他伸出手指,在一处浮雕的圣母像衣袍褶皱处轻轻叩击了某种节奏。

伴随着低沉的机关转动声,石墙向内滑开,露出一条更加狭窄低矮、仅供两人并行的通道。通道由粗糙的原始石块砌成,壁上插着燃烧油脂的古老灯盏(而非现代电灯),橘黄色的火焰在微风中摇曳不定,在石壁上投下晃动的人影,如同踏入了中世纪的时光隧道。

教皇率先侧身进入。冯俊握紧伊琳娜的手紧随其后。德国特勤队长微一点头,其中两名最为精锐的成员无声地跟入通道,眼神锐利地扫视四周。其余人以及教皇的侍从们则安静地停留在门外,那扇暗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合拢。

穿过大约十几米的低矮通道,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不大的圆形石室,风格与教堂的宏伟华丽截然不同,充满了古老而朴素的庄重感。圆形的墙壁上绘制的壁画斑驳暗淡,隐约能辨认出是早期基督教时期数位最着名的教宗和圣徒形象,笔触简练有力。

房间的拱顶低垂,靠墙点着一圈粗大的白色油脂蜡烛,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蜡油和古老尘土的味道。房间中央放着一张历经岁月侵蚀、木质黝黑的巨大圆桌。除此外,别无他物。

在教皇奥利奥十四世身边,只有那名红衣枢机主教团长(他始终保持沉默,神情严肃)和一个几乎完全隐没在墙角阴影里、身披深色修士兜帽斗篷的仆人(他毫无存在感,如同凝固的石雕)。伊琳娜身边则是那两名目光如鹰隼般警惕的德国特勤人员。

与外面华美的教堂相比,这个石室简陋得令人意外,却也因此透着一种直达信仰核心的、近乎原始的神圣感与压迫感。

教皇走到圆桌前,将那柄象征着至高牧职的宝石权杖轻轻竖立在桌边,双手覆在杖头镶嵌的十字架上。他温和但清澈的目光,透过镜片直直落在冯俊的脸上。那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

“冯先生,欢迎来到‘忏悔者的静室’。” 教皇的声音在这密闭的石室中显得格外清晰而深沉,带着一种奇特的共鸣,“许多人认为圣殿金碧辉煌之处最为接近主。但历任教皇们深知,最接近主的光辉,往往不在众目睽睽的荣光里,而是在这褪尽铅华的静默之中。”

他的目光在房间墙壁古朴的圣人画像上掠过,最后再次聚焦于冯俊。

“现在,此地无声,隔绝外扰,唯余我们与主的注视。” 奥利奥十四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无需客套与试探,您跨越大陆而来,所寻所求为何?您心中的困惑,或许正是主引您至此的目的。我为您而来,愿意倾听,亦愿尽我所能,为您解惑。”

石室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油脂燃烧时的细微噼啪声,以及烛光在古老石壁上静静摇曳。气氛凝重得如同凝滞的琥珀,等待着冯俊揭开此行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