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田园医农 > 第118章 紫溪稻子金蟾宝,含梅喜鹊肩头站(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紫溪稻子金蟾宝,含梅喜鹊肩头站(四)

二姑娘话儿说完毕,

拿起筷子夹菜去。

三姑娘一见生了气,

叫二姐你不要把咱大姐欺:

\"你自幼爱说刺耳的话,

你欺大姐我不依。

要没有木匠把活做,

你家的过木和门窗是谁做?

莫非你家桌椅板凳是从地下钻出来的?

要我说你不配说这过头儿话,

你看着吧,

我来吃上一口去。\"

说话间她拿起筷子就要夹。

四姑娘一见生了气,

叫三姐你不要把咱二姐欺:

\"你自幼爱说刺耳的话,

你欺二姐我不依。

叫我说,

没有什么也不要紧,

哪一行也不能把铁匠离。

我丈夫是个打铁的汉,

他把大锤拿在手,

打出刀来你们切菜,

打出铲子你们炝锅多便易。

你们烧盆的没有攫头刨不了土,

盖房的没有铁锨和不了泥,

你们木匠铸凿和斧锯哪一件不是铁打的?\"

四姑娘话儿说完毕,

拿起筷子夹菜去。

三姑娘说:

\"说什么也是木工好。\"

四姑娘说:

\"说什么也是铁匠数第一。\"

俩姑娘越说越恼要吵架,

老太太啰里啰唆把话提:

\"我叫你们讲生产,

谁叫你们夸女婿?

三丫头、四丫头,

你们见了面就吵架,

改不了从小养成的坏脾气。

快放手来快放手,

再要吵架娘不依。\"

俩姑娘闻听此言不言语,

五姑娘站起身来把话提:

\"我只说一句话,

姐妹不要发脾气。

我丈夫是个织布的汉,

成天地守着个织布机。

他织出布来密又密,

要是没有织布的,

不穿衣裳谁敢出去?

要说工作积极还是织布的,

我不吃菜来不喝酒,

我听六妹妹把话提。\"

六姑娘开言道:

\"我的丈夫是个放羊的,

也不知你们看起看不起。

依我看,

他的工作最积极。

把肥羊杀了吃羊肉,

冬天冷了熟羊皮。

羊毛落到他的手,

纺成绒线织毛衣。

穿在身上轻柔保暖,

不怕下雪北风起。

我也跟着学过艺,

袜子毛衣都会织。\"

六姑娘话儿说完毕,

拿起筷子夹菜去。

七姑娘看见生了气,

挺挺胸脯把话提:

\"六位姐姐都夸女婿好,

这件事叫我真生气。\"

她离开桌子一旁立,

\"你们的女婿可好了。\"

咔嚓嚓把筷子扔到风箱上。

\"要说我的女婿工作数第一。

他本是一个打油的汉,

他就会拿着大锤咣当咣当地动力气。

他打出油来大家用,

莫非说,

你们家用水点灯比油亮,

用油点灯黑咕隆咚?

莫非说,

你们家一吃油来就闹病?

他不但打油大家用,

还在村里为大家谋利益。

他要是工作不积极,

社员们哪天也不能把他离。

我不管你们如意不如意,

看着吧,我来吃上一口去。\"

说着风箱上拿起竹木筷。

八姑娘一看生了气说:

\"七姐呀,

你不要站在一旁说气话,

你听我把我的丈夫提一提。

依我看没有什么也不要紧,

就是全世界也不能把我的丈夫离。

他秋天种麦你们吃面,

春天种谷你们吃米。

你们烧盆的,盖房的,做木匠的,打铁的,织布的,放羊的,外带一个打油的,

要没有我的丈夫把地种,

生生饿死你们做活的,

还是我们种地的占第一。

我也跟丈夫学种地,

这就叫生产战斗两联系。\"

九姑娘一听生了气,

\"我丈夫专门造枪炮,

手枪、地雷都能造。我丈夫要是枪炮地雷造不好,你凭什么战斗生产两联系?\"

九姑娘手疾眼快吃了一块肥羊肉。

十姑娘站起身来笑眯眯:

\"咱姐妹十人数我小,

我也不会花言和巧语,

我丈夫在前线把国保,

杀敌立功数第一。\"

三姑娘说:

\"说什么也是木工好。\"

四姑娘说:

\"说什么也是铁匠占第一。\"

俩姑娘越说越恼又要吵架,

老太太啰里啰唆把话提:

\"你们见了面就吵架,

改不了自小养成的坏脾气。

快放手来,快放手!

再要吵架娘不依。\"

俩姑娘闻听不言语,

\"你们都来喝上三杯酒,

要是凉了热热去。\"

这就是十个姑娘夸女婿一小段,

看看谁的女婿占第一。】

……

这一路上吴冰一直在唱,没人注意到他比别人走的慢,浙渐的处于最后面。

“咦?你肩上的篮喜鹊呢?”

“可能飞回窝里去吧!”

“可惜了,要是能养就好了。”

“呵呵,鸟在笼中只能关羽不能张飞了,那就没乐趣了。”

“也是,就像咱们真窝在家里就憋屈了!”

“你们看,前边有稻田了!”

吴冰顺着一人所指望了过去,满眼的绿色,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泥土香。田间的水清澈的很,最主要的是吴冰感觉到木土水三种灵力的波动很大,暗道这紫溪难怪如此人杰地灵,极远处田间有人劳作。

“你们在这边拍照吧,我去那边看看!”

“好呀!”

时间不长,吴冰就来到劳作的老人面前。

“老伯,忙着呢?您这边的稻子长势不错啊!而且好象与周边的几家有些不同啊?”

“这是紫米,老品种,长的喜人,可惜种的太少,不好卖。”

“这是为何呀?”

“产量比较低,虽然价格高上一些,但不象其它普通种有人上门来收。”

“那老伯……”

“翻过两座山去卖,能多挣不少,现在农村的年轻人比较少,象我们这些留守老人则是选择最方便最省事的普通种,产量相对高些,难得有一些小贩来这边收,可惜价格低上了两三成。”

“可我我看这里的水质更好,就算普通的品质也应该比一般市场的高上许多呀?”

“看你背着包,和那几个人一起出来玩的吧!”

“嗯!”

“那你们看见周边可有大路?交通不方便,只有少量的商贩愿意来这边收,看似压价太多,实则也不低,只不过运输成本大了许多。”

“稻里的鱼很肥美,也一样?”

“嗯!太难运出了,这边又是贫困镇,不像县里其它地方交通便利,游玩的多,收益大。”

“镇里不去申请修路?”

“年年申请,可上面总说没钱,村长说过,镇里也在发愁,都懂县里的意思,这里不值得投资,一直就这样耗着。哎……”

吴冰看着水中的稻子若有所思,突然他在水里看到了真正金色的蟾蜍,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