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高校的专业也要与时俱进?
向洋仔细琢磨着张恪清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
一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无人问津,那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也耽误那些学生的未来,同样也会被学生家长咒骂。
“这件事只靠我肯定不行,你得去说服那些高校的校长,让他们跟我一起打报告,才有可能成功。”
“就算是上头批了,多半也不会都批下来,但肯定会有一些新专业设立。”
向洋也觉得这是他的责任,那就去做。
反正即使上头不同意,对他也没多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上头同意了,将来又能真的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也算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了。
张恪清听到向洋同意了,顿时松了口气:“向书记,我会再去找那些高校的校长谈谈,不求所有的都同意,只要一些省里的重点大学校长同意就行了。”
“等到这一次他们看到了变化,未来不需要我们说,他们就会主动这么做的。”
只要新增的专业被批下来,张恪清敢肯定,会有许多高校跟进招生。
但取消一些专业就没那么容易了,可他还是要努力做到。
第二天上午,张恪清在省委会议室,再次给一些高校的校长们开会。
他还没到的时候,那些高校的校长就已经在热闹的聊着天了。
虽然之前他们对张恪清的一些改革不太满意,但这个蓝领技能大赛举办的是真好,多少毕业生都提前被一些企业预定了。
虽然还不能马上签合同,但寒假开始就可以去那些大企业实习了,等到毕业证拿到,就可以正式上班。
许多大企业都会对一些毕业生提前发出实习的邀请,也算是提前对那些学生的试用,毕竟不是每个学校里的优秀毕业生,都完全能适应企业的工作。
从校园到企业,也是非常大的变化。
“这次比赛,看来我们学校又要拔得头筹了,已经有十九位学生被那些大企业开出了高薪签约承诺,他们中最少有一半能拿到比赛的金牌,各位校长,承让了。”李校长笑呵呵的说道。
王校长没好气的说道:“提供场地的好几家企业本来就跟你们学校关系不错,当然会给签约承诺,可要说拿到金牌的数量,可未必是你们学校最多。”
李校长的郑城大学是全南河唯一的211,这点他们其他学校都没法比,可这次蓝领技能赛的相关专业,他们南河科技大学才是最多的,参赛的人数也是最多的,最终谁得到的金牌多可不一定。
旁边马上有人打圆场:“不管哪个学校的金牌人数多,反正对咱们明年的招生都有很大帮助。”
“倒是各位该好好想一想,今年我们各自学校的论文发表数量怎么保持得住吧。”
李校长不动声色,他们学校可是有不少能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学校的专家、博导也是最多的,还有合作的博士后工作站,上级的科研经费拨款也是最多的。
这个要担心,也是其他学校更担心。
果然,其他人脸上都带着愁容。
不过那些人也都想到了办法,张恪清只是说评职称什么的更重视重要刊物的论文发表,更重视技术的实际应用,没说不让在省级刊物继续发表论文。
就是以后那些关系户,不太好提拔了,不过要怪也怪张恪清,怪不到他们头上。
不一会儿,张恪清走进了会议室,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各位校长,我们的蓝领技能大赛的赛程已经过半,目前有很多项目已经到了决赛阶段,网络上的反馈大家也都看到了,相信各位学校也没少被提及,对明年的招生工作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高校的责任是传授知识,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我想请问各位校长,你们各大高校的就业率是多少?有多少专业的就业率低于百分之五十,有多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
所有校长都黑脸了,怎么张恪清今天叫他们来,又开始戳他们肺管子?
就业率确实是所有校长都十分关注的工作重点,可确实有许多专业不那么热门了,提供不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还要跟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竞争,跟一些有经验的社会人才竞争,这是他们能左右的吗?
张恪清看着他们:“我知道很多人心里肯定会想,学生就业率不高,不是因为学校教的不好,是社会没有提供那么多相关的就业岗位。”
“我不反对这一点,因为这是事实。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在下降的,因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甚至很多研究生都没那么好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那么各位校长同志就没有想过做出一些改变,适应现在的社会情况吗?”
王校长直接问道:“张书记,我们怎么改变?我们不是知名大学,来我们这儿招聘的大企业少,小企业薪酬低,学生不愿意去,我们已经很努力的联系那些用人单位,每年也都组织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还跟一些企业主动推荐,但很多企业不愿意要,有些学生还不愿意去那些企业工作,我们能怎么办?”
强压着那些学生去上班?还是强压着一些企业给高薪?
张恪清听到王校长的反驳,却没有任何生气的样子。
“王校长的话,也代表了很多同志的心声吧?那你们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
“七八年前,基建作为支柱产业,很多学校的土木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一个班一个班的被签走,而今年是不是很多土木的毕业生都难找满意的工作了?”
“一个是相关项目减少,另外也是土木的应届毕业生增多,而那些单位给出的薪酬却没有上涨多少,又苦又累,还不挣钱,当然那些学生不愿意,而在那些企业看来,你不愿意有的是其他人。”
“所以我们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应该做出一些调整,考虑的不是今年的相关专业就业形势,而应该考虑他们四年毕业时的就业形势。”
“我们可以跟上头申请,新增一些专业,请部里认证,还要自主调整一些专业的招生规模,该缩减的就缩减,甚至是一些就业极差的专业,直接取消。”
这句话说出来,会场内一片哗然。
张恪清之前让他们发论文、评职称变难了,现在又要对专业招生做出调整。
张恪清负责全省的人才队伍建设,就盯着他们高校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