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218章 第四个古代世界(2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8章 第四个古代世界(28)

“这就看陛下是否得天所佑,匈奴人世代游牧,只顾今朝,不思温饱,想让他们翻下马背,拿上锄头,只怕是看陛下。”

要想压制匈奴人,一时之间好压制,长久来看,还要说是否有办法让匈奴归化。

“总归是有办法,只要叫他们打服了、打怕了,压着他们去做,两代之后可见成效。”

昭明帝与燕飒茗两人稳坐边塞城,被燕家和二皇女两人默契的用来打窝。

匈奴长着腿,会跑,但是陛下和皇后两人不会,有听到消息的匈奴拼死跑来,要拿下狗皇帝和狗皇后性命。

帝后两人在边塞城掉一根毛发,都没人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凡是来犯匈奴,也不过是丢兵弃甲,成为阶下奴。

这是小皇后说的,与其杀了他们,不如留下性命,留作他用,以后无论建城还是修路,都可作为人手。

从理出草匈匈奴草原分布,燕家与二皇女合力杀穿了整个草原,径直杀到匈奴王庭,将匈奴王室尽数掳走。

“杀!”

匈奴百姓可以留下性命,百姓愚昧,还有办法教化。

匈奴王室骨子里留着掠夺的血,还是杀之百了,省得哪日又来了什么刘氏之患,王氏之患,匈奴之患。

匈奴王室集体处死,燕飒茗和昭明帝两人观刑,亲眼见证人头落地瞬间。

到这时,西北边关算是安定,那些犯在昭明帝手里的大臣,都被送来这边关之处,给他们逃过宫刑的机会。

燕家久居西北边关,解决了匈奴之患后也不愿离去,自请留下为陛下耳目,监视西北。

昭明帝顾念小皇后,三请之后,封燕家公爵之位,世袭罔替,将与小皇后商议的匈奴后续处理,全都交与燕家一并负责。

此次,二皇女终于是与父皇母后两人一并回京,沿路百姓听到匈奴已灭消息,都夹道欢迎,到了京城,有百姓自发出城十里相迎。

南平南蛮,北平匈奴,二皇女现如今是民间的百胜将军,还有陛下皇后,如今也是如日中天,世家之威根本挡不住。

“官家如今如了心愿,准备拿谁开刀,本宫的凤翊卫早就备好。”

“梓潼知我心意,不如各拟一道旨意,看是否心意相通。”

杀多了就杀多了,不是大事,小皇后看不惯的,一定有它的问题所在,杀便杀了。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起吧,二皇女如今得胜归来,本宫想着,让你出宫去住两日,陪二皇女,你可愿意。”

容贵妃一大早就收拾了,紧赶慢赶,到了皇后凤仪殿中,刚行大礼,就被这个惊喜砸昏了头。

皇上尚在,后宫嫔妃何时能被允许出宫住上两日,怕是回来之后名节不保。

容贵妃原来只想着,等陛下殡天之后,跟着二皇女出宫住去,至于皇后所说,不敢奢想。

“臣妾愿意!皇后娘娘,臣妾愿意!!!”

二皇女在外杀敌,刀剑不长眼,容贵妃无时无刻不在为孩子担忧。

二皇女凯旋而归,她也只能混在后宫嫔妃中 ,匆匆看上一眼,母女二人甚至不能说上一句。

“既然愿意,本宫下旨二皇女,让她迎贵妃,此次出宫,会有凤翊卫常伴左右,容贵妃万不可离了凤翊卫。”

官家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见二皇女功高如此,怕她功高震主,说让小皇后想办法安抚住二皇女母女,公爵之位,暂时给不了二皇女。

燕飒茗问了昭明帝,给出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成本最小,效果最佳,两人只会心怀感恩。

送容贵妃与二皇女团聚,燕飒茗买一送一,又让慎嫔也出宫陪二皇女一日。

慎嫔这边,尚有夫君在世,燕飒茗不敢让她多出宫多待两日,怕死灰复燃,那整个皇宫都要血流成河。

“慎嫔此次出宫,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必本宫提点。”

“臣妾明白,出宫之后,一定谨言慎行,只去大皇女府上。”

入宫二十载,终于能出宫一趟,慎嫔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陛下是小性子的人,强行拆散她与夫君,纳她入宫,一晃二十载,从未宠幸过她,每天守着宫里的四方天地过日子。

在小时候未入宫前,慎嫔的日子几十年如一日,有时还在想着,她又能活多少年?

陛下去了,她这个皇宫中的异类,会不会被一纸圣旨要求陪葬。

哪怕到现在,从做了十几年的慎贵人位份上挪窝,成了慎嫔,也从未想过自己还有生还的可能。

“也出去看看吧,不用拘束,替本宫看看大皇女办的女校。”

慎嫔自入宫后,太过拘谨,心里压着事,才四十出头的年岁,鬓发已经白了,放在后宫之中,这是不常见的。

“臣妾谨遵皇后之命!”

大皇女有为天下女子开女学的想法,也是自小受母妃影响,未入宫前,慎嫔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去吧,去吧,早些收拾,落锁之前要是回不来,就在大皇女府上歇上一晚。”

一回京城,后宫之中有一堆事等着燕飒茗定夺,打发了两位嫔妃出宫,接下来还要抽出时间等管事回话。

燕飒茗不管事,皇宫中的事,她还是要知道的,不能哪天被人蒙骗过去。

帝后两人回宫之后一直没有动静,等半天的世家之人,夜里在惶恐中睡个好觉。

一觉醒来,就有两家人头落地,燕飒茗白天忙完,夜里还不忘让女官写一道圣旨。

跟昭明帝做了几年夫妻,两人真是一点默契都无,听到消息,燕飒茗和昭明帝两人同时都被气笑了。

“陛下这是为何!上次还与本宫说了,凌家阳奉阴违,鱼肉百姓,草菅人命,怎么如今又忘了!”

“梓潼莫气,此事怪朕,是朕忘了凌家。”

凌家就这么全家抄家灭门,还有一个被昭明帝放在心上的罗家,两家齐齐完蛋。

至于罗家,本质上并不无辜,燕飒茗抢了先机,又夸陛下杀的好,罗家就该满门抄斩。

“这些小打小闹也该结束,王氏女那边,月底就要入三皇子后院。”

“就是月底,三皇子妃昨日还向本宫过来请安,这是个好孩子,许给三皇子,真是委屈她了。”

“这是她的选择,三皇子没有生育能力,她也不能生,两人正好一对。若是有朝一日三皇子谋逆,朕会留下三皇子妃一命。”

三皇子妃,听说三皇子与她相敬如宾,两人除去初一十五并不见面。

昨日三皇子妃过来拜见燕飒茗,特意赏下一顶凤冠,看在这顶凤冠面上,三皇子对三皇子妃做不出过分的事,会有该有多体面。

昭明帝与三皇子妃父亲有旧,而三皇子妃年幼时她父亲就撒手人寰,昭明帝才对三皇子妃多些照顾。

三位皇子妃中,三皇子妃出身最低,家世最不显眼,也最不受宠。

燕飒茗有时也看不懂昭明帝的行为逻辑,若是觉得对三皇子妃有愧,为何不封她一个爵位,让她此生自由。

“梓潼又在想些什么?不可多想,女子势弱,皇女们是天子王孙,才有的特殊,天下女子个个如皇女们这般,怕是四处暴乱,还未到时机。”

小皇后此人很好看懂,昭明帝只稍抬眼眸,就知道她又想到何处。

三皇子妃身份尴尬,幼时丧父,成年丧母,不如皇女这般身份贵重,也比不上其余皇子妃,只能徐徐图之。

昭明帝刻意将心思放在三皇子处,就知道他不是这样忍得一时风平浪静之人,怕是徐徐图之以待后手。

真有那一日,三皇子即刻拿下,三皇子妃中年丧夫,昭明帝就允了她上朝参政。

“陛下深谋远虑,本宫不如。”

昭明帝还是像之前那样,将小皇后不解的每一件事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她听。

昭明帝形式作风,真不如小皇后干脆利落,暴君之名,如今有三分是给小皇后背的,六分是世家幕后推手,只有一分真是他所做。

“梓潼是将心思放在这些上面,不用朕多说,梓潼也会知道,如此也好,与这些蠢人待多了,总会觉得自己也跟着变蠢。”

三皇子与太子相争,昭明帝觉得他们功利性太强,小皇后几年如一日都对朝事不感兴趣,也让昭明帝头疼,总是没有两全其美。

“这事啊,还是官家头疼去吧,本宫见到那些听不懂人话的大臣,就觉得他们这官位是花银两买来的,只想让他们将捐官的银两千倍吐出来,不想与他们多言赘述。”

燕飒茗也算是半个皇帝,做皇帝几年,发现有些大臣真听不懂人,看不懂脸色,与他们待久了,总是心肝脾肺肾俱疼。

“那些大臣,一直是这样的,若不是梓潼相助,这朝堂之上看不懂脸色、听不懂人话大臣还要更多,哪有如今这一般。”

普天之下,只有小皇后一人最能体会他为皇艰辛,也只有小皇后说他这皇上做的难,为他心疼。

“往前几十年,官家是怎么过来的,过些日子又是大朝会,官家还要本宫陪着,何时才能让本宫逢十的日子睡上好觉。”

“只要朕还在一日,恐怕梓潼就得辛苦,大朝会之上,朕离不得梓潼。”

又是这般,又是这般,小皇后又开始说不想陪他上朝的事,都这么久了,小皇后居然还不曾适应。

昭明帝见小皇后在凤仪殿中过得太舒服,有时还动了歪心,想小朝会和平常朝会小皇后都去陪他。

如今朝堂之上,皇子之中只有太子一人,皇女之中,则是大皇女和二皇女两人次次参朝。

偌大的宣政殿,所有人在有自己的小心思,独有小皇后只站在他身后,除了燕家,不偏向任何一家。

而燕家,久居边关不回京城,小皇后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又偏偏偏心于他,昭明帝知道到如今小皇后都不曾爱上他,也不舍得说出一句重话。

皇室之中,追求爱情,那是蠢人才会做的,有小皇后一人,强强联手,比得十位可上人更让昭明帝欣喜。

“官家如今年岁,也该长大了,该杀的大臣都杀了,余下世家,个个都是千年狐狸万年龟,本宫陪着陛下大朝,会怕是无甚作用。”

燕飒茗托腮,状似无奈。

昭明帝不语,也不去否认,小皇后如此这般,他心里高兴呢,说起另一件事。

“梓潼可还记得,朕曾经与你说过,南海之上有仙山,仙山上有三宝,玉米、土豆和红薯,德这三宝,可让天下百姓再无饥饿之苦。”

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作物何时混上了仙山三宝,南海的小岛上能种有这三样?燕飒茗有些狐疑的看向昭明帝。

“朕也知道这是民间传言,无风不起浪,能有此传言,定有其事,水师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形如土豆的植物。”

真能在南海岛上发现,燕飒茗已经开始扶额,这个小世界的世界屏障是有多弱啊,有多少来访者?

“长得什么模样?产量如何?怎么吃的?可有带回植株?”

燕飒茗一连串的话问下来,昭明帝又在那偷笑,缓了一小会才回答。

“植株伏地而生,茎蔓蜿蜒舒展,翠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花开之时,素白、粉紫之色,花谢之后,土下孕果,圆润坚实,或黄或白或紫,与书中所说一分不差。”

土豆啊,一个万能的食物,既可做主食、又可做菜时、还能作为零食,官家运气真是不错。

“长在地下的,如花生那般?”

“朕也未曾见过,想来应当如此,书中说的 土豆果子藏在地下,一定也如花生那般,有坚硬外壳作为保护。”

燕飒茗短暂抛弃脑子,与官家一同猜测,这土豆长得是何模样,又要怎么用来吃?

土豆是个好东西,有了它,再遇上旱灾,也能救下百姓性命。

“等土豆送来,就先送去庄子,来年有了更多土豆,朕与皇后一同品尝。”

从听到消息,昭明帝已经计划了往后十年,如果这土豆正好可以种在西北之处,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