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定个时日,官家按时间去嫔妃那吧,一旬三十日,官家养精十日,来本宫这十日,给官家安排六日,剩余四日,陛下自己愿意找哪位妹妹就找吧。”
皇后要规劝官家多进后宫,恩泽嫔妃,诞下子嗣,给官家做个安排,此事合理。
“陛下莫要担忧,本宫与母亲学过家传的子嗣推算时间,按照时间与嫔妃同房,本宫也想孩儿寻常伴膝下。”
“依梓潼的!”
昭明帝咬咬牙,还是说出了这句惯用的话,说下来,也不过是安排他六日,去与不去,小皇后无权定夺,那便给她这个荣宠。
荒唐,什么时候轮到后宫嫔妃给陛下做主,哪怕那人是皇后,也是滑天下之大稽。
燕飒茗没瞒着,昭明帝应下第二天就派人传查了宫中嫔妃的癸水,给她们算最佳受孕日期。
原主癸水每月一次,正好是五至六日,这一段时间,每天都给昭明帝排上日子。
来了葵水,燕飒茗也不愿让人守在她身边,这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干脆给官家安排出去。
“万岁爷,皇后主子那的茯苓姑姑来了。”
“快请进来。”
茯苓姑姑是哪里给万岁爷送主子排的表,这是宫里实兴的东西,什么东西用表一写,看得清楚。
表上记得是六旬的日子,六旬还有十日,主子是月底来癸水,正好将月末几日都分了出去。
“回去告诉你皇后主子,朕依她的,下旬的表记得送来。”
真是稀奇,自古以来的帝王,哪位皇后会安排房中之事。
昭明帝一看表上写的,都是现在能生孩子的嫔妃,有两日还是两个嫔妃排班,小皇后在旁边记下一笔,让官家自行选择。
昭明帝唤来暗地里养在中庭会医术的太监,又翻出后宫嫔妃的癸水时日,与这表一并给他看了。
这太监祖传的医术,根据娘娘们的癸水,皇后主子安排的时间,确实宜妇人有孕。
小皇后真心实意想着多子多福,昭明帝按下心思,先按小皇后的表走上一年。
这是帝后两人之间的秘密,只有两宫信任的宫人知道。
旁人只知道,皇后大张旗鼓看了嫔妃侍寝和葵水的日子,却不知皇后又在做些什么,只在暗中防备。
离昭明帝下旨训斥才过了三天,德妃和贤妃就将三遍宫规全部抄完。
三遍宫规,抄了一旬多,本就抄完了两遍,最后一遍只差收尾。
现在沈家就德妃一人在外,整日抄宫规要守在宫殿里未表心诚,容不得不她不急。
皇后可以敷衍,行动上必须尊重,一个不敬之罪,就看皇后想怎么罚,陛下冷心冷肺,又不会为了她们特意下皇后面子。
现在情况不一样,不能窝在宫里,慢慢看皇后心性和动作。
沈家现在就德妃一人可以活动,必须要尽早恢复自由身,给沈家活动。
贤妃则是后一日得到消息,熬夜抄了宫规,赶着跟德妃同一日来了凤仪殿。
有人做了你不做,就会对比出来,陛下自己不重情感,又要求嫔妃们讲究。
做的这些,他虽不说,看在心里,会翻旧账。
贤妃在后宫积年经营,早就摸清了这一点,才会在三位先皇后家族的围堵之中,先后生下两位皇子。
“承蒙皇后娘娘提点,嫔妾日夜研习宫规,如今已抄写完毕呈上。往后定铭记于心,时刻警醒,绝不会有失仪之举,不负娘娘一番苦心 。”
“妾已将宫规牢记心中,日后,嫔妾定以宫规为准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守本分,绝不会有违逆之处,还望皇后娘娘放心,劳皇后娘娘费心。”
这就是皇后的地位,让嫔妃抄宫规,她们就要抄,不抄就是不敬,燕飒茗不在乎名声,就拿她没办法。
嫔妃们抄完宫规,还要感谢皇后给她们这个机会。
而且,宫规上写的嫔妃再犯,燕飒茗就是重罚,也无话可说。
燕飒茗装模作样的翻看几遍宫规,唰唰的纸簿翻动声,让贤妃和德妃都不由得捏紧帕子。
这两日抄的宫规墨迹未干,写的匆忙,皇后认为不妥,打下去重抄也是无错了。
“不错,沉香姑姑,宫规先赐给东宫管事,让她们学着。”
官家找她拿了一套又一套宫规,他不生产宫规,只做宫规的搬运工。
燕飒茗现在手里没有富裕的宫规可供宫中大小管事学,只能先让女官边学边抄。
“是,奴婢这就差人送去,让管事们抄写三遍以学宫规。”
侧身吩咐了沉香姑姑,燕飒茗才与贤妃德妃闲话。
“本宫知道你们两位心忧,越是这时越不能出了差错。”
光明正大的敲打,皇后有教导嫔妃之责,两人屁股没坐下多久,又站起来谢皇后教导。
燕飒茗一个眼神,一边等着的沉香姑姑就让宫女们鱼贯而入,手里都捧着账簿。
“既是如此,本宫就不多留尔等。”
“嫔妾告退。”
沉香姑姑这些日子除了教导宫人宫规,就是在整理账簿。
之前的燕飒茗一切不管,以后只任账簿,有任何出入,直接问话对应的负责人。
一出一进都有双份登记,还有取用的宫女太监按印戳章,东西去了哪,被谁用了,清楚明了。
燕飒茗特意与昭明帝说了,她看了这方法十分好用,要写信告知付父兄,让他们用在军中。
军中长枪战甲尤为关键,有这方法,就不怕丢了落了。
昭明帝不疑有他,小皇后没见过这样的方法,自然是惊奇。
看小皇后眼眸都亮了,低声允了,等宫中用的不错,他本来就会安排下去,燕家不过是提前拿去用。
“可全部盘清?”
“已盘过三次,就全如簿上所记,无一出入。”
“如此,本宫就不查了,抄上一套封存!”
这些事情,不用她一个皇后来操心,有的是宫女、太监、管事们。
宫中完成人员物品登记,管事宫人培训也如期完成,一切就按宫规走就是。
“沉香姑姑,宫里上下,你带着杜松、忘忧、决明、南星四人多费心。”
这个甩手掌柜,燕飒茗做定了,沉香姑姑是从战场上下来的,铁血手段,听到她要嫁与皇上,特意跟着燕父燕母来了京城。
皇后娘娘是沉香姑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闹着去上战场,都是沉香姑姑在哄。
沉香姑姑因为战场受伤,退下来跟在燕母身边,就帮着燕母带孩子,这次也是放心不下,才会跟着。
几人之中,沉香姑姑学的最快,燕飒茗问过沉香姑姑意见,将宫务交与她。
“皇后主子放心,有奴婢在一日,这宫里就乱不了。”
因为多年厮杀,骤然离开战场,沉香姑姑已存死意,是孩童的天真唤醒了她。
“宫中之事,都是小事,姑姑不可太过操心,你若是累病了,本宫也心疼。
你们四人,在宫中找些有天分的宫女、太监,带在身边学着,让他们帮衬。
本宫只有一点,若是让我见到你们因此累着犯病,可别怪我赐了女户,送你们出宫。”
宫里是会吃人的,一共带来十名女子,燕飒茗不想她们就此凋谢在空中。
“谨遵皇后懿旨!”
“都起来吧,这些日子累了,去茯苓姑姑那领赏。”
这月的利钱,昭明帝已经差人送了过来,作为皇后,需要赏赐的地方不在少数,燕飒茗更愿意将这份钱赐给身边之人。
宫中本就孤寂,他们攒了银钱,日后想要出宫,也有一份底气。
从德妃和贤妃抄完宫规,剩下嫔妃,也在几日之内抄完,很快都在东西宫中走动起来。
只留下那位说自己不识汉字的容嫔,她还在跟着女官学文嚼字,没有一年半载,怕是出来不的。
二皇女近几日,一下学堂就往凤仪殿走,说是伺候母后,最初应当是为她母妃求情,后来不知怎么的,眼中总是带着感激。
站在一旁,端茶倒水,又或是念些话本,总是要待够半个时辰。
“二皇女若是得空,便去御花园走走,或者去后头打马,正是鲜活的年纪,别日日拘在我身边。”
“母后,儿臣只是想着,跟您在一起便满足了,求您别赶我走。”
燕飒茗并不是给容嫔下了禁令,二皇女得空,都是能去长春殿见母妃。
从小六岁起,就在崇文馆跟着皇子皇女一起启蒙,二皇女懂道理比母妃更多。
她知道母妃是异域进献女子,正好碰上后宫子嗣凋零,因生了她,直接封为柔嫔。
平素里,都是心直口快,父皇也不爱来母妃处,总是被其余母妃利用。
现在被母后拘在长春殿里学文识字,还懂了几分道理,也知道她是被人当了枪耍。
二皇女每次下了学堂,都来母后凤仪殿坐坐,再回长春殿跟母妃一起识字,是真心感激母后。
母妃被关在长春殿,宫中上下也不曾苛待了她,可见母后并不是苛责人的。
她想着,若是能多关一些日子,让母妃跟着女官学上一年半载,就不用她总是为母妃忧心。
“既然如此,二皇女日后来我这凤仪殿,便在一旁寻张桌子,将先生留的课业做了。”
三位皇女中,燕飒茗还挺稀罕二皇女的,就数她长得最好看。
虽然母妃是长春殿的容嫔,在几个皇女中,是对学业最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