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站的谢德贵听到陛下这一会都出了两个主意,头疼,这皇后主子也不拦着。
他一个大字不识的阉人,跟着万岁爷,学的比朝廷大人还多,又管着万岁爷金库,每天连轴转。
偏偏万岁爷就信他一人,手底下的徒弟都由他安排,只能不负万岁爷。
“梓潼也存朕的钱庄!”
就是客气一句,能做皇帝的,果然都是都别具一格。
放别的钱庄,会丢,但钱庄不是吃素的,放官家钱庄,放进去钱就不知道去哪了。
“存!天底下再没有比陛下开的钱庄更安全的去处了,再说陛下丢了谁的银子也不会丢了本宫的。”
“自然,梓潼只管信我,必不让梓潼失望。”
必不会让你的钱留下,燕飒茗补了一句话。
钱丢不丢的,燕飒茗不担心,没有欠条她不会让官家把钱拿走。
拿了正好,也别想着自己手里这点钱了。
“官家说的,本宫自然放心,我燕家数代积累,都在这了,官家有用,就先拿去,放个十年二十年都没问题,每旬给点利钱打赏宫中上下就好。”
金子银子放库房只会蒙尘,放官家钱庄吃利息正好,燕飒茗可没有错过刚才官家身上闪过的一丝杀意。
这人疑心病重,只要是个活的会喘气的都会怀疑,就适合找个天煞孤星的宫女做避风港,他是她的全世界。
小皇后一次又一次交付信任,昭明帝的心不合时宜的出现一丝柔软。
小皇后背靠燕家,又是寒汤下肚,这辈子都不会有身生孩子,只要不做灭九族之事,无忧矣。
前朝后宫,小皇后都为他做了不少,背的骂名,一般女子都没有这样的胆气。
昭明帝内心的那点柔软,大概就是玄铁心脏被砸了一下,迸发一小个火花,实际上,半点印子都没有。
“茯苓姑姑,去,给本宫清理嫁妆,把金银全收拾出来,还有那些能换钱又占地方的,晚些时候一起给官家送到紫宸殿去。”
把昭明帝惦记的金银和一些不上档次的东西都清了,把凤仪殿清干净,别让这老登再因为这事烦人。
“梓潼!朕定不负你,这些东西,让茯苓姑姑理清楚,写个册子,尽快送到紫城殿去吧。”
这嘴脸,都不装了。
随意吧,利息给了就行,银两不银两的不重要,存一辈子都行。
“官家让谢得贵每旬给本宫送利银来。”
“这是自然!”
没钱,没孩子,后宫四面楚歌,前朝四处立敌,这下还被昭明帝针尖似的心眼记上,那也没招了。
做了现在这步,燕飒茗可以说是能在前朝后宫横着走,闯出滔天大祸,都有昭明帝替她在后边收拾烂摊子。
凤仪殿往紫宸殿搬银子的动静遮盖不住,有心人都能发现蛛丝马迹。
结合第二天万岁爷的圣旨,便是小皇后钱能通神,买通了陛下。
那沈家真不知怎么养的孩子,给了沈家女那样的底气,敢抗旨不尊。
那话一说出来就是九族掉脑袋的事,陛下圣旨下去,先打发了沈氏女。
如小皇后说的,送去大皇子那,给大皇子作为磨练。
大皇子脾气太倔,性格太冲,正好有这沈氏女作为磨刀石。
还赐了宫规一套,让这位大皇子侍妾跪抄三遍,作为唯一嫁妆带入大皇子处。
接下来,才是处置沈家,这么好的把柄落在手上,昭明帝不用,岂不是浪费小皇后给他创造的机会。
对外说小皇后被气得叫了御医,御医嫔妃不能用来装病,昭明帝和燕飒茗一用一个准。
大皇子和太子还在弘文馆求学,从母妃贴身宫女那得到消息,心急如焚,也只能熬过这一天。
在父皇那,不上学是严重的罪状,心里再怎么着急,也只能等到下了学堂,跑去母后的凤仪殿前跪下请罪。
德妃和贤妃一早听到圣旨,早就在门口跪着了,祈求皇后宽恕。
被茯苓姑姑端着一碗药渣,板着脸说皇后吃了药,歇下了,暂时不能见客。
又问,她们这样跪在凤仪殿,是不是不顾皇后凤体安康,燕飒茗站在天然的制高点,两人很快就被打发回去。
这才急急让宫女去跟两位皇子说情,让他们下学就去母后那求情,不能置母族于不顾,也不能连波及自身。
那周氏女一句话,倒是用小女失状掩过去了。
只有沈氏女,昭明帝和燕飒茗代表的都是皇权,她那样说,轻则是自己宫规没学好,重则是有谋逆之心。
皇后狡诈,用成箱的黄金白银买通了陛下,将这事闹大,大皇子和太子都有心帝位,不能成了不仁不义之人。
先皇后出自沈家,抚育太子的德妃同样出自沈家,前朝后宫断不了,两人必须过来向皇后请罪。
贤妃和大皇子则是没有办法,那沈氏女被赐给大皇子,他们也只能过来。
“我的儿啊,这沈侍妾你不可轻信。”
同样是被茯苓姑姑赶回来,大皇子去了母妃的钟粹殿。
一来,就见到了向来端庄的母妃掩面涕泣,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母亲流泪,大皇子招架不住。
他也认为这沈氏女是个祸端,圣旨不可违,凤旨同样如此,否则他早就找上父皇,将那沈氏女赐死。
“儿臣知道,这定是他们沈家的阴谋,将女儿教成这样,特意送到别的皇子府邸,让皇子被帝后双双厌弃,绝了大位。”
大皇子脑子活,一下就想到了这,贤妃接连生子,听了大皇子的话,也觉得皇后狡诈如斯。
“你母后忌惮我们周家,又知道沈氏女是这么个性子,这才赐婚,没成想,那赐婚凤旨他们沈家不认。”
这沈家真是好生没有规矩,他们武将之家,儿女规矩都是不错的。
家中小侄女同样是接到封侧妃圣旨,只是被轻轻训斥一句,照样是侧妃,还是太子侧妃。
“等那沈侍妾入了你那,找个小院一塞就行,别让他们沈家抓到把柄,让宫人看住,不许她出入,不能再犯不了忌讳,让皇后如意算盘得逞。”
两人都不在意这次入选的沈氏女和周氏女的想法,只是好大个热闹,无论沈家还是皇后,这次都丢了面子。
光是想到这点,大皇子就气的不行,母后这招,让他也连带着在朝中大臣那没了好名声。
“母后年岁小,竟然如此气盛,被沈家驳了面子居然找上父皇,又是圣旨赐侍妾,又是罚抄。”
“她也是出自武将之家,还是在西北边关长大,能又什么心机,那宫规都是抄的军规,自己想的才多少。”
同为武将之女,贤妃自认为看透了皇后,一个愿意花钱向陛下买圣旨的冤大头,既然不是德妃那样心机深沉之辈,就不用太过防备。
一点问题就让陛下降旨,她那嫁妆能买上几份圣旨,陛下不会一直由着她,这事长久不了。
贤妃和大皇子凑在一起,分析的有理有据,太子和德妃那边,也是这般想法。
此次虽然有些损失,但看清了皇后面目,可略作弥补。
周家罪请轻,也不是全然没有问题,昭明帝罚了一人,另一人不会落下,赐宫规一套,着抄写三遍,日日揣度。
又发了一道圣旨,勒令沈家上下全部罢朝反省,什么时候明白道理,什么时候再说做官的事。
也没忘从小皇后那要了三套宫规,让出仕的沈家人罢官归家,每人抄上五遍宫规。
抄完之后交给小皇后,若是合规,就官复原职。
这道圣旨,是第二日才发的,对沈家的致命一击,送旨的天使刚出皇宫,昭明帝就过来找到小皇后。
“那些沈家人,都是多年的老学究,梓潼可不能心软,没有传世之作,还是待在家中钻研书法为妙。”
言下之意,是让他们在家多待一些时日,省得天天在他面前碍眼。
抄五遍宫规,怎么样也要两旬,再磨上一磨,就是三四旬,等他们官复原职,早有人占了位置。
“自然是听官家的,本宫可要朱笔亲批,若有一个错字,便是心不诚,打回去重写。”
昭明帝批奏折用的是朱字,燕飒茗同样有此权力,并不违规,被朱批错字,那可是钉在耻辱柱上。
燕飒茗要的是杀人诛心,正好合了昭明帝的意愿。
前三位皇后,个个呆板无趣,动不动就是规矩挂在嘴边,让人听着就心生烦闷之气。
小皇后长于西北边关,真性情,果然是不一般。
从大婚起,陛下已经连续四十日待在凤仪殿,未踏足后宫一步。
燕飒茗做为皇后,自然有督促陛下恩泽后宫之职,这事,她是一点都没做。
腿长在陛下身上,他愿意来凤仪殿,虽然是后宫嫔妃失职,没能留住陛下,她不下旨训斥。众位嫔妃就是皇后仁慈。
“梓潼歪理,可是厌了朕。”
“本宫巴不得陛下日日来凤仪殿,就怕朝中大臣个个都是长舌妇,专盯着后宫不放。
上次陛下割爱高公公,本宫用的不错,朝中大臣,不是每一位都如高公公这样,本宫着实消受不起。”
“梓潼想让朕如何去做。”
小皇后的模样,分明是想到了主意,又是些使小性子的主意,昭明帝问便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