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有官方部队竭尽所能的帮扶大众,救助群众,但是人力还是胜不过天意。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渺小了。

现在幸存的人们,也似乎是因为经历了太多次离别,已经对身边人的逝去变得麻木,每天脑海里只有努力活下去的想法,没有了悲伤的时间。

水位在向迟他们出空间的第三天彻底退去。留下了满地的污泥和枯枝烂叶。

许格他们选的那间毛坯房果然没有房主。在观察到洋房已经露出水面,大家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他们到院子外面的时候,水位还有小腿深,一行人一路淌着水走过来,回家的激动盖过了疲惫。

等进了院子,发现他们做的防水措施没有明显的破坏缺口后,更是兴奋开心。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房子没遭到大的破坏更值得人高兴的事儿了。

拿出工具,男人们开始撬钉木板的钉子,当初钉的时候,为了保险,都是用的质量最好的钉子,钉的数量也多。

现在到了拆除的时候,自然也得费一番功夫。

徐涛大致转了一圈他们的房子,见没什么问题后回到向迟家帮着他们先把房子清理出来。

忙活了半天,才终于是把一楼外面所有的木板拆了下来。

封的时候是里外各封一层总共两层木板,拆了外面那层,还有一层厚塑料布,塑料布大多已经破损,在塑料布和玻璃之间,存下了许多淤泥。

向迟和韩冬冬就负责把塑料布撕下来,再把淤泥从外窗台清理干净。

房间密封了这么长时间,一打开门,就有一股淡淡的霉味儿。

地上落了薄薄一层灰尘,走上去就留下了一长串儿清晰的脚印。

把所有窗子都打开通风了好一会儿,向妈和许妈才抱着徐小宝走进屋子。

一楼空荡荡的什么家具都没有,当初走的时候都被向迟收进空间里了。

就是想着万一房子进水,这些家具被水一泡都白瞎了。

把沙发和柜子之类的家具从空间里转移出来,向迟还拿出了一台电风扇。

放在客厅插上电之后开始吹,加速空气的流通。

二楼三楼也是如此。

自他们从洋房撤离去防空洞避难所避难,到单独行动上山,再到遭遇刀疤等人后和大部队汇合,到现在回来,总共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向迟看着洋房里熟悉的格局和房间却感觉恍如隔世一般。

实在是这短短的两个月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尽管后来和徐涛他们坦白空间的存在后,他们的日子过得舒坦了一些,但是所有的事情还是让向迟心力憔瘁。

强打起精神,向迟上了三楼打开了阁楼的门,走进露台,同样是满地的污泥,在墙角,向迟还发现了两条死鱼。

已经腐烂了,上面招满了蚊蝇。

向迟忍着恶心把这一堆装进垃圾袋,把袋口系的紧紧的。伸直了胳膊生怕碰到身上,拎到楼下扔进了垃圾堆。

向迟刚要回院子,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了喧闹的动静。

“难道是有邻居回来了?”

向迟好奇的想着。

停顿了一会儿见路两旁没人出现,向迟疑惑的回了院里。

许格和徐涛正搬着一摞木板出来,这些木板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大部分没有腐烂,也不愧当初买的时候花了那么多钱。

扔掉就太可惜了,所以许格和徐涛把好的能用的都挑了出来,等把所有的木板都拆下来,把好的这部分清洗消毒,留存下来,说不定之后还有别的用处。

“怎么了?怎么这个表情?”

徐涛见向迟皱着眉,好奇的询问。

向迟回答道:

“喔,没事,就是刚在外面听到动静,还以为是有邻居回来了,结果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到人,有些奇怪。”

许格和徐涛一听,放下木板后也出了院子,站在院门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到人。

徐涛不放心,出门左拐走出了他们这两家的岔路口,又观察了一会儿。

十多分钟后,徐涛回来了。

现在这种时候,知道自己家周围住了什么人非常重要,如果是陌生人,那就要提高警惕,谁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这么警惕也是很有必要的。

见徐涛回来了,许格问了一嘴。

“怎么样?哪一家?”

徐涛一脸八卦的回道:

“你们猜是谁家回来了?!你想都想不到!”

向迟瞬间就被勾起了兴趣,

“怎么说?是原来的邻居不?我们认识么?”

徐涛啧了一下。

“肯定是认识的,要不然我让你猜什么,你快猜猜!”

向迟琢磨了一会儿。

“唔,这一排就四家,一个你家一个我家,刚才我出去看的时候,东边两户没动静,这么说肯定是前排或者咱们后边了。那能是谁呢……”

向迟试探着说了一个答案。

“后院儿徐老师他们家?”

徐涛摇头。

“啊……那是前面那几个大老板其中一家?”

徐涛继续摇头。

向迟惊讶了一下。

“都不是?那还能是谁家啊?”

向迟猜测的这两户人家都是家庭成员比较年轻,而且都身强体壮,男性成员比较多的人家。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在末世,就是这样的人家幸存下来的概率大一些。

向迟挠了挠头,还要再猜,后出来的韩冬冬不耐烦了,瞪了徐涛一眼。

“赶紧说得了,别吊我胃口。那边儿还一堆活儿等着呢!赶紧的……”

徐涛这才慢条斯理的揭晓答案。

“是后排的杨阿姨家,但是也不全是,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

“哇,竟然是杨阿姨家,他们一家三口都回来了?那可真是不容易……”

徐涛所说的这个杨阿姨,住在他们两家的后面一排别墅里。

主家姓杨,四十多岁,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是一家三口,向迟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当初高温的时候杨阿姨家经历过一次抢劫。

最不幸的是杨叔叔在反抗过程中被打中了头部,受伤很严重。所以向迟还特意问了一句是不是一家三口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