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真是,”余少建颔首,从上次两人联手收拾了徐州府下辖的双桥县县令,可还真是好久,说了句,“一别年余。”

想起当初情境不由轻笑一声——夜半门突然被推开,门口立两黑衣人,其中一个黑衣人还扬手抛来一块墨玉麒麟牌,并说道:“在下是御前从四品侍卫,姜遥岑。”

再难想到当初的黑衣人现在与自己并肩出宫门,同去办圣上的差事,同去解灾民的困境。

还真是一段因缘际会。

谢锦战看看两个年轻人,实在不知道这两人能有什么交集,再老成持重,还是好奇问了一句:“两位这是相熟?”

姜遥岑笑,“这事实在是说来话长,烦余大人有空说予谢大人吧!现在还烦请谢大人先找一处坐下教教下官如何能压住流民,不起民变。”

谢锦战想想,“那请两位到寒舍一叙。”

今天不是姜遥岑休沐的日子,宫门外并没有定国公府的马车等他。

再看宫门外等着的那架马车,姜遥岑认得是谢府等谢锦战的。

而另一处立的那个小厮就应该是余少建的,看来这位是腿儿着来的。

谢府的马车看着实在逼仄,应该平时就是给谢锦战上朝或者上衙门用的,恐坐不下三人。

姜遥岑想想到户部尚书谢府的路程,于是说:“两位大人先行一步,下官随后就到。”

两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姜遥岑已经消失在宫门对面六部衙门的胡同中。

余少建是第一次见就见识过这位翻墙上房的本事,只挑了下眉,全当是不知道这人要干什么。

谢锦战算着姜遥岑跑去这个方向,应该是要抄近路回定国公府。方向是对,可这条路下去不是有好几处死胡同吗?这人到底要怎么走?却是想不出来的。

余少建与谢锦战在马车上便开始聊起旱情,又商量着如何疏散流民诸事。

再说姜遥岑,一路避着人翻墙过屋,没多一会儿就回到定国公府,到正门时吩咐门房小厮,“去找侍卫李海、赵湖,让他二人收拾东西,随我出趟远门。一个时辰后去我院里带上东西去户部尚书谢府找我。”

他本想去告诉祖母和母亲一声,又怕两人叮嘱起来自己脱不开身,只好不去了。

回到自己院中,吩咐人准备几件换洗武服,准备好送给李海。

再去书房拿了几件东西。

脚下一转,又跑去找府里医女胡百草。

姜遥岑问:“听说周苩周御医教你制了一些丸子,补气血的,现在手里可有?”

胡百草不太明白二公子要干什么,“有,是给妇人补气血的,二公子需要?”

姜遥岑尴尬的咳了一声,“咳,不是给妇人用的。才领了差事要去赈灾,怕是吃喝都不足,可有那种没吃没喝也能顶上几天的?”

百草一听,惊讶了,“啊?!二公子……”没吃没喝的差事?这差事怕不会有性命之忧吧?

姜遥岑伸出右手食指摆了摆,“千万不能告诉老夫人和夫人啊,我也就是为备不时之需,不一定就能用的上。”

可别等自己前脚一走,后头府里女眷知道自己没吃没喝先在后宅哭上了。还不一定的事,平白让人担心。

百草表示明白了,问:“可否让百草先请一下脉?”

百草把了姜遥岑的脉之后,发现自家这二公子,真是什么事都没有,完全不适合进补。

她犹豫了一下,能给二公子准备些药,只是怕需要些时间,于是问道:“二公子能给百草多长时间?”

姜遥岑想想自己给了李海一个时辰,那这边也“一个时辰怎样?”如果有必要时间还是能再宽裕些。

一个时辰的时间还是太紧了,百草果断道:“一个半时辰。百草还能准备出一些防治中暑的药和伤药。”

这个好,姜遥岑马上同意,“好,一个半时辰后备好药,注明用法,送到前院给李海就行。”

“公子放心,一定送到。”百草马上起身去准备。

百草的师父最拿手便是外伤,她准备了不少常用伤药。

又给二公子备了红参,并切成可以口含的薄片。

红参是“清凉”参,性凉、味甘、微苦,不只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更有提神补气、消除疲劳、镇定安神的功效,很适合去又旱又热的地方。

再说姜遥岑叮嘱了人告诉李海一个半时辰后,拿到府中医女给的东西之后才去找谢府找自己。

又匆匆回院子脱下上朝的官袍,换上一身便装,骑马去了谢府。

余少建才到谢府,姜遥岑就到了,速度倒是真快。

三人进到书房,门口让人守了,不见任何人,直到申时才出来。

余少建一拱手道:“姜大人先行一步,本官明天也出发回徐州。”

姜遥岑也拱手为礼,“多谢两位大人指教,就此别过,也许徐州能再见。”

谢锦战:“户部能动的粮草都已经送到西峰营了。”

三人正在告别,谢锦战的长随来禀报:“定国公府来人候着有一会儿了。”

姜遥岑只以为是李海、赵湖,看到人时才发现还有流年和别酒。

于是问两人:“你俩怎么也来了?”

流年回道:“听说主子要出远门,小的是来跟着侍候的,还带了马车。”

姜遥岑接过谢府下人递过来的马缰,“你俩把车也带回去吧,是有差事要出门办,李海、赵湖跟着就行了。也回去告诉一声,出门办差,归期不定,不用惦记,办好差事自然就回来了。”

姜遥岑出门办差是常有的事,但是这次赈灾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想想也就没提是什么事。他是天子近臣,办些不能与家人说的差事也是有的。

流年听说是要办差,知道许是不能问的,说:“老国公爷、世子、驸马那边小的自会回去禀报,不知主子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姜遥岑想起上次吩咐给苏家婶子买下人的事,问:“苏府的事办了吗?”

流年点头,也没详说,只道:“办好了,老国公爷从庄子上挑了一家人。”

姜遥岑眉毛一挑,“我倒是没想到,那就好。三公子、四公子还有柏家的两位公子出门,都一定派人跟着。”

流年答:“是。”

姜遥岑翻身上马:“李海、赵湖,走。”

这边姜遥岑统军带着粮草出发,西边陵域关的苏如画也收到边报,说已经有万数流民涌向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