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吉斯讲故事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安尼斯。老姨妈被我呵斥后变得耐心多了,虽然她皱起的眉头明确表现出不满,但也确实没有再开口打断小女猫的冗长叙述。

我倒不太担心她继续闹事,而是因为从瑞驰人起义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蛇崖岭部落的影子。

无论是佐尔坦和丝黛拉,还是莫伊拉,他们和迈德纳奇一样,都是在机缘巧合之际侥幸成事。因此既没有对长远战略的规划,又对眼前的困难缺乏心理准备;既不肯纡尊降贵去了解诺德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又没有能力提出符合瑞驰人风俗的新制度。

平心而论,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毕竟泱泱我华夏,悠悠五千年,能同时玩懂中原和草原的,也不过天可汗和野猪皮区区两朝而已,何况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瑞驰土包子了。

游牧、渔猎和农耕是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对三者的区别,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用“先进”、“原始”、“文明”、“野蛮”这类词汇加以概括,因为生产方式的区别往往取决于客观的自然条件,而非主观的因素。

就天际省的实际情况来说,诺德人刚刚迁徙过来的时候,肯定是以游牧为生的,这应该也是他们祖先在阿特莫拉大陆的生存方式。游牧的特点即“逐水草而居”,人群常常随季节进行大规模迁徙。这就要求部落具备一定的组织度,甚至形成军民一体的制度。诺德人也因此铸就了勇猛好战、重视荣誉的性格。

此外,游牧民族通过蓄养牲畜获取食物和资源,故而十分依赖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古诺德人对于动物神灵的崇拜,便是基于这种朴素信仰。同时,由于应对灾害的能力较差,他们对自然力量充满敬畏,灭世龙神奥杜因就是这种情绪的具象化。

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再加上流动性极强的定期迁徙,使得游牧部落经常在面临困境时对外劫掠。往往是几个部落联合起来,推选出一位盟主,然后便开始扩张肆虐。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临时性的,一旦进攻受挫或者气候转好,联盟就会自动瓦解。

我严重怀疑,伊斯格拉默的故事其实是古诺德人游牧时代的史诗。

很可能是在拜龙教时期,诺德人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农耕。但他们对于历史的态度极其草率敷衍,不仅没有系统的记录,还多次出现篡改隐瞒的情况。所以,我现在无从得知拜龙教的具体情况。

一种可能是,拜龙教与伊斯格拉默属于同一时期。即一部分诺德人信奉巨龙为神灵,而另一部分则仍保持着阿特莫拉大陆的动物神信仰。抑或二者为前后关系,即伊斯格拉默带领诺德人登陆天际,在若干年后,他们才逐步皈依拜龙教。

无论如何,现存遗迹和传说均证明,诺德人在拜龙教统治下开始定居生活,并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宗教场所。这是很明显的农耕文化特点。

农业提供稳定的食物供给,这会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人类从迁徙转向定居,形成村落和城市。二是人口增长,直至出现脱离粮食生产的人群,如工人、商人、演员、祭司等。三是出现私有制,资源不再由部落共同拥有,而是被个体或家庭占据。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在文化上造成影响。农业最发达的民族所看重的品质,你都能从土地中找到答案。

土地是诚实的,它以丰收奖励精耕细作,以饥荒惩罚四体不勤,用逢凶化吉反馈未雨绸缪,用身死名灭回应暴虎冯河。土地是稳重的,它赞赏踏实本分,鄙视投机取巧。土地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最温和的农夫也能化身最坚韧的战士。

虽然诺德人的农业水平极其落后,远不足以让他们比肩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但还是勉强催生出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他们不畏强权,英勇反抗,最终驱逐巨龙,推翻龙祭司的残暴统治。拜龙教信仰也逐步被圣灵信仰取代。

相较于侵掠如火的游牧和不动如山的农耕,渔猎则别具风格。

不同于依赖单一牲畜种类的游牧部落,渔猎部落获取资源的渠道多样,因此极少出现因天灾而大幅迁徙的情况。但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效率低下,导致其社会规模有限,结构松散,既不像农耕文明那样强调合作,又不像游牧文明那样啸聚成群。

比如瑞驰人就以部落为单位,散居在高岩省东部和天际省西部的山间。部落间互不统属,也极少形成大规模的联盟。他们追求自由,从不屈服于任何人的奴役,无论是帝国人还是诺德人,都没能真正地征服他们。

与诺德人一样,瑞驰人也崇拜强者。二者的区别在于,诺德人倾向于追随强大的领袖,以和英雄并肩作战,成为史诗的一部分为荣。瑞驰人则在仰慕之余,更期待击败英雄,从而被称作更强大的人。

很多瑞驰人都相信,吃掉敌人的身体,就能继承他的意志和经验。海尔吉曾经说过,丝黛拉在囚禁她时,让她吃掉那些被献祭的倒霉蛋,就是希望海尔吉能够感受到这些人临终时的恐惧和绝望。

另一方面,渔猎的产出极不稳定,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猎手,也难免有一无所获的时候。部落常常在大快朵颐和忍饥挨饿之间剧烈摇摆。且相较于粮食而言,肉类更易腐败,不耐储存,大多数部落也都没有积攒物资以对抗饥荒的意识。

这导致很多瑞驰人抱持着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缺乏对长远目标的规划能力,也不愿意舍弃眼前的享乐安逸,换取未来的稳定发展,甚至会优先选择竭泽而渔的手段。

迈德纳奇占领了马卡斯城,却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这座城市正常运转,他对于其他酋长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恐怕他们还以为金银珠宝、醇酒佳肴都能像水中的鱼、林中的鹿一样,自己生殖繁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于是,他们昏招频出。先是因为争夺战利品,导致联军分崩离析。继而刳脂剔膏,搜刮太甚,逼迫已经投降的诺德人再次反抗。在内部矛盾重重,基本盘不稳的情况下,他们居然为了搞钱,宣布一部分瑞驰人的血统有问题。

我太祖武皇帝曾教诲说:“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

善哉斯言!诚不我欺。

迈德纳奇反其道而行之,岂有不败之理?

但是这厮没有在狱中好好反思自己的过失,却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盟友的背叛。既然老伙计们已经被证明是靠不住的,那么只有大力提拔新面孔,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喽。

身边的人是不能信任了,好在诺德人为了尽快重启希达纳矿场,源源不断地将囚犯送进来。迈德纳奇小心翼翼地接触他们,谨慎筛选新的追随者,同时又尽可能不让旧人感觉到刻意的疏离。

这些囚犯成分复杂,有的是小偷小摸的窃贼,有的是拦路剪径的强盗,还有的是遭人构陷的良民。其中当然不乏瑞驰土着,但其他各族也都不少,就连兽人卫队都有模有样地重新搞了起来。

家世相对清白的囚徒保持着和自己亲人的联络,通过这千丝万缕的关系,迈德纳奇终于得以将触角探出幽深的矿洞,窥伺外界的消息。他领导的那场轰轰烈烈、盛极一时的大起义,如今彻底失败了。战无不胜的联军已被击溃,更加可悲的是,有些曾经称他为国王的人,现在做了诺德人的走狗。

内波斯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对外宣称,自己仍然听命于被俘的国王。在这样的旗号下,很多不明真相的族人聚拢到他的麾下。他们冒用弃誓者的旗号,在城市和乡间制造血腥屠杀。而这一切罪孽,都被记录在他迈德纳奇的名下。

在狂怒之王统治的最后半年里,内波斯确实颇受宠信,因而他的招摇撞骗蒙蔽了不少人。有些支持迈德纳奇的部落,本已经藏匿在深山老林中,却又被顺藤摸瓜发现了。迈德纳奇认为,袭击辛迪和爱欧拉老家的那群人,肯定和银血家族脱不了干系。

至于他们的名头是什么风霜斗篷还是暴雪内裤之类的,狂怒之王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也没有兴趣去弄清楚。

爱欧拉的老师伊德内也在被骗之列。她出身于一个瑞驰地主家庭,也就是那种“诺德化”的,以耕种土地为生的瑞驰土着。换句话说,在迈德纳奇眼里,属于血统可疑的人。

作为家中第三个女儿的伊德内不需要像两个姐姐那样,协助母亲打理产业。由于家境殷实,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四处游学,师从过几位很有名气的导师。遗憾的是,她本人资质平平,没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迈德纳奇起兵之时,伊德内正在冬堡学院进修,待她返回瑞驰领时,乌弗瑞克已经兵临马卡斯城。可以说,她很不走运地完全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当然,考虑到她的个人能力,也可能是幸运地避开了死神的亲吻。

这样一个人原本不可能入国王陛下的法眼,但伊德内却拥有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

一来,她并未参加起义,也就没有和各方势力产生龃龉,更没有亲眼目睹迈德纳奇执政末期的混乱和龌龊。她的家庭本该在血统清查运动中受到冲击,但伊德内的母亲是个眼光毒辣的女人,危机尚未形成,便已在她的巧妙布局下化为无形。

狂怒之王风头正劲的时候,伊德内的哥哥在母亲的安排下,悄悄入赘苏查家族的德拉斯库拉。这是时任族长凯伦妮的长女,天赋极高的法师,也是家族未来的掌舵人。而苏查家族是南瑞驰的强大部族中,最靠近马卡斯城的一个,迈德纳奇一直在争取她们的支持。陛下的税吏们还没傻到去那里自讨没趣。

所以,狂怒之王和他所领导的大起义,对于伊德内而言,被蒙上了一层名为争取自由的,充满着彩色泡泡的浪漫外衣。这位年轻的女士仍然忠诚于瑞驰人的国王,以及国王陛下所领导的解放事业。这在当时那种令人沮丧的局面下,显得难能可贵。

其二,伊德内虽然能力有限,但毕竟游历经年,见多识广,善于交际。除了与苏查家族的姻亲之外,她还和瑞驰领的很多人相识,后来在马卡斯城中经营药店的波塞拉便是她的挚友。而这个波塞拉的侄子奥德凡,正是迈德纳奇在狱中招募的属下。

有了新班底之后,国王陛下的小女儿逃离夭折的厄运。这个被命名为凯伊的孩子被秘密送出监狱,由波塞拉在乡下的亲戚抚养。从五岁时起,凯伊便跟着伊德内学习,对她来说,这是亦师亦母的长辈,是孤独幼女最可信赖的人。

作为老师,伊德内无疑是成功的。她对各族的魔法都有涉猎,所学虽不算精深,但胜在广博。而她调教出的两位弟子,爱欧拉和凯伊,可谓青蓝冰水,造诣皆在老师之上。可惜她把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奉献给了秘密任务,否则一定能带出更多出色的后生。

伊德内的最后一个优势,就在于她是一个生面孔。虽然她曾被内波斯蛊惑,但二人却从未见过面。伊德内大部分时间都在瑞驰领的荒野里游荡,寻找可以拉拢的族人。而做贼心虚的大鼻子很少接见陌生人,都是由手下负责联络。

如今各方势力犬牙交错,银血家族也好,诺德领主也好,彼此都有间谍埋伏在身边,也都派了人来监视迈德纳奇。于是,国王陛下决定以牙还牙,也开始向外安插密探。他不敢再轻信任何人,缓慢而慎重地推进此事,严格审查潜伏者的身份和背景。

他派出的暗桩不止伊德内一个,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诺德人在监狱中的眼线被逐个清理掉。迈德纳奇认为时机已到,便尝试越狱。不料托纳尔·银血却提前得到消息,轻松地将他堵回矿场深处。迈德纳奇意识到,自己身边肯定还有来自第三方的探子。

这最后一窝老鼠藏了好几年的时间,直到几天前才暴露。而能够查出此人的身份,伊德内居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