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庆的背影佝偻,全然失去了当年那种遮风挡雨的力量感。

郑万年心里不好受。这位老领导是他的师父,也是他的伯乐。在他接手纺织厂一把手的时候,为他顶住过很多压力,一路上扶持着他。

也因此在张涛的问题上,郑万年始终不忍心让老领导伤心,轻拿轻放,不了了之。过低的惩罚成本让张涛越来越没有顾忌,大概他认为只要张庆还在,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吧。

管欣是上班后才听说了张涛的事,他窜到抽屉那里,锁被撬开了半边,而笔试试卷就在抽屉里。

看来张涛还没有得手,不过为了避嫌,试卷最好作废,免得事后有人拿这个意外来掰扯,那真是长满了嘴都说不清。

“明天就要笔试了,”管欣烦躁地说,“偏偏这个时候。”

改时间来不及了。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的通讯软件,往群里面发一个通知就能告知。再说考试的人住在四面八方,安排所有人分别通知不太现实。

多大点事啊。

对江年来说,无非就是重新出一套试题。

她向郑万年报告了,直接把试题改成模拟题,就一道大题,考核应聘人员对销售的理解,比起纯考理论基础贴切得多。

管欣拿了笔试题去印制。

笔试顺利进行。比起有参考的基础题,模拟题让不少考生心里哀嚎,感觉无从下手。

少数考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把卷面填满。从小到大的考试经验告诉他们,就算冲着这么多字,得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批改试卷由彭志牵头负责,管欣也参与进去。

江年负责第二道打分。

两天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要看花了。卷面整洁字体大小适中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遇到字体潦草或者字体细小的,阅卷人很想直接打不及格。

江年早就做好准备,拿了一个放大镜看。

不过高分几乎都是卷面整洁的那些考生,能够在同样时间里写出同样的字数,还能保证卷面整洁,起码说明考生心里是有数的。

至于字迹潦草又高分的那几个,纯粹是以想法取胜。

她在纺织厂勤勤恳恳打工,杜广明的新公司正式挂牌开业。

他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租下了一间店面,雇人重新装修后,将纺织厂运过来的第一批成衣摆上了橱窗。

售货员是两个本地女性,作为店面现成的模特,她们身上穿着的套装就是这批成衣里杜广明最看好的款式。

这条街的人流量非常大,很多都是悠闲的贵妇阔太,她们往往会逛一逛,时间到了就去下午茶。

杜广明的审美品味不错,店面装修风格雅致,店员赏心悦目。

开业第一天就成交了几单,数量不多,金额不少。

他在店里镇守了一个多月,确定店内生意趋于稳定,他多了许多闲暇,专门去同行店里闲逛,偶尔有喜欢的物件也会买下来,免得店员们的白眼翻上天。

这天他路过一家店铺,看见店面只打开半扇门,门口排起一条长龙,按照那个长度,估计得有上百人。

他抬头看店铺的名字,露维亚。

原来是一个着名奢侈品牌,旗下有专门的杂志,会定期预告新款。

杂志印刷得很精致,杜广明每期都会买,翻开里面的图片,研究图片里的商品。

这时候他就希望江年赶快过来,那个年轻人对审美的嗅觉比他强得多。

说不定将来能在他们手上诞生一个比肩露维亚的品牌。

杜广明研究过露维亚,这个国外的老牌奢侈品集团,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不过真正能够算进它的辉煌期的,不过三十年。

这个品牌因为家族内斗一度陷入过破产危机,最后家族的长女击败了竞争对手成功上位,大胆启用了一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一年后,设计师的系列作品引起极大关注,带动销售量暴增。

露维亚的危机彻底解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和一众奢侈品集团明争暗斗,一次又一次将对手斩于马下,成为了行业里的巨舰。

杜广明来了兴趣,走到长龙的末端排队。

前面排队的人时不时讨论几句,有一个词引起了杜广明的注意。

黑匣子。

这是露维亚一款新包的名字,据说预告这款包的杂志印刷了数次仍旧售罄,所有露维亚的消费者都关注着这款包。

一个星期前,露维亚终于通知,黑匣子即将到货,暂时供应一只。

对于其他排队的人而言,这是他们近距离接触到黑匣子的一个机会。但对于杜广明来说,露维亚的销售模式更吸引他,毕竟这意味着很多很多很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