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追梦人 > 第107章 江南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江南秦家的当家太太还没来得及跟自家老爷说一声。

自家老爷就先问了出来。江南秦家的当家太太一听,高中探花郎,当即转了口风,问起自家老爷的意思。

就香菱吧。老爷不含糊。

香菱?秦家当家太太身边,现在就这一个嫡亲的了。

她小姑姑,可卿,刚被老爷送走,送去京都秦家。也有的说,直接送去贾家宁国府。

内宅妇人的视角又不同。秦家太太吧,刚刚在看京都送来报平安的家书,提到宁国府的公公贾珍也年轻,身边养着亲儿贾蓉和隔房兄弟家的贾蔷。

好一对哥儿。大概是觉得不像话,从角门又迎进来一个二房尤氏呢。

更是年轻,跟她家大姐儿站一起,像了姐妹花似的。京都人说,蓉哥儿亲娘的娘家开的条件,厉害,没人家大姑娘能接受。

拖到现在,他自家都不受的。所以,儿子媳妇进了门,宁国府珍大爷才花银子从角门抬进来一个尤二娘。

有二娘。秦家当家太太这悬起的心,还没归位,老爷又来挖她心肝。

但古代女人,三从四德,老爷发了话,秦家当家太太无条件服从。虽然,香菱这时才几岁。

但嫡女么。她小姑姑也不大,一样送去了贾家宁国府,说得好听。

贾蓉的亲娘娘家厉害,公公贾珍续弦拖得久了,贾蓉的媳妇成亲就管家。头上那尤二娘,进门差元配可差了一房的距离。

生了儿子,跟蓉哥儿也没法争,不如安分守礼。她娘家也没人撑腰,做媳妇的,进门就压了婆婆一头。

走的宁国府正门。

婆婆尤氏这辈子都别想在媳妇面前挺直腰板。

江南秦家想得挺美,冷不丁,出了探花郎的林家却来人要把媳妇嫁妆退回来。

连着陪嫁过去的姨太太。说是已经在京都,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江南秦家闻讯正要去闹,告这陈世美,那还是状元!却听说林家陈世美,娶的是贾家荣国府嫡女贾敏。

这才把长女送去贾家宁国府的。江南世家也就这么几家,还世代联姻,沾亲带故的。

便都来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钦点探花郎了。有缘面见天子,造化鸿福齐天,既然这一辈的无缘,那就下一辈吧。

亲上亲,最亲不如姑表亲,秦家女不是在林家还留了个三岁嫡子。就让他日后娶香菱。

女大三,抱金砖。正好是一辈人。

林探花已经再娶,又是那等人家的嫡女,争也争不了。所以,林如海一天蓦然发现,自己成了贾政的女婿。

也就是,那一日,还有一顶小轿将贾家大姑娘元春送进了王府。

元春贵妃娘娘待贾宝玉是不同么。但,这种还没进宫就有的,就算皇上认。

推断其实也是没法做皇子的。他是皇上和元春的亲儿子,但注定,与皇位无缘。

就算都知道,也没有用。所以,王熙凤大吃飞醋,贾琏也没法解释。那个贾敏是他堂妹。

说是他堂妹的,按辈分是他姑,进宫做娘娘去了。

推断,和贾琏青梅竹马的,其实是贾家族亲。也就是,真的姓贾,贾家就没有有钱又没了爹妈的大姑娘。

香饽饽。多少人家争着要养。但贾家宁国府是族长之家。

那时族长还是贾敬。

肥水不流外人田。

贾母养在身边,说是许给贾琏,谁叫贾琏也是后娘,又贪财的。而她怎么跟皇上好的。

那时皇上还是王爷么。

再说,没了爹娘又有钱,贾家祖传的心眼多呗。贾琏也知道,她担心嫁了他,嫁妆就让婆婆邢夫人给拿了。

虽然那时都养在贾母跟前,族里这样人家的少爷小姐也是,但她喜欢进庙里烧香,抄经书。

贾家这等人家族亲多,除了宁国府荣国府,就不许其它族人有权有钱么。

养着呢。姑娘日后好说亲,爷们也好改成嫡出这支。

都认得的。这就是天家的规矩吧。这等高寿的老太太身边,养的不只是自家的,还有族里的。

譬如贾家四春。养得亲了,就记到贾家正枝里来,好说亲。

京都里说亲看门楣的。贾琏不好说,这门楣,不都是越高越好。

天家传出来的。源远流长,京都他们这等人家说亲,不是一品大员家的。

好意思?后来,还有了超一品。

容后再说。

那时,皇上还是王爷么。太上皇甄太妃冷不丁就把她指婚给皇上。

指婚前,按惯例,问了贾家的。贾家矢口否认,没有定亲,还翻出族谱,原是怕养不大的姑表亲。

她,可是贾琏他姑,家里就她了,可怜见的。养在贾母跟前而已。

这个姑,给贾家指了条明路。

宁国府族长贾敬原犯了错,虽是正经进士出身,做官做到了头的。索性就不做官,去了道观。

把官给他儿子贾珍做了。消息传出,多少人家在悟了。

一时京城僧道满街走的。不做官,便服就是僧道袍的潮流。

至于穿僧衣,还是穿道袍,就看黄道黑道。

京都的僧与道呵。求之不得,神神叨叨。后面不是还有位得道的甄士隐么。

唐传奇继续。

至于贾琏的那一位,不就是,眼前这一位么。

王熙凤旁敲侧击的,始终没法从贾琏口里得到一丝准信,却把姑苏的林妹妹记在心上。

说是,生得就是她母亲那模样。你看贾琏把人接回来那乐呵的。

一声不吭,偷着乐。王熙凤其实也不懂,贾府男人喜欢这模样。

瞧着像是江南小桥流水的风致。隔天,又寻了她姑王夫人旁敲侧击的。

王夫人不是王熙凤她亲姑,但现在也是亲的了。谁叫她王家不一般,金窝窝里飞出来金凤凰。

王子腾,是她亲爹。所以,她是贾家荣国府上门求的亲,三书六礼,一样不少。

那时她爹还在金陵王家,和王家在谈。贾家荣国府的媒人,僧与道就上门了,非说她生来不一般。

金陵这地方还压不住。生生砸了她爹和王家原本在说的她的亲事。

像他们这种连宗,原是要结儿女亲家的。而这里都有了风声吧,她爹要调回京里做京官。

金陵王家第一个找上门来,开门见山,贾史王薛。

金陵要进京便先得寻了护官符,四大家族,王家进京大门正式向你敞开。

亲不亲,一家人么。

说什么两家话。她爹王子腾和王家族长相谈甚欢,正说到儿女亲事上,就来了僧与道。

最后,儿女亲家就改成拜把子了。八拜之交,回头王熙凤一看自家族谱。

她爹成了王夫人她亲哥,王夫人也就成了她嫡亲的姑。

下面,还有了个小姑,叫薛姨妈。而她爹替她说的亲事,就成了和贾家荣国府贾琏。

也是荣国府上门来求的。官媒说的好,上头婆婆邢夫人原是续弦,过去就管家。

包你称心如意。回头,贾琏还说,你们江南不都这风俗。王熙凤也注意两地可能的不同,就像是吧。这宁国府贾珍续弦尤氏,并非官家小姐。

听说还是嫡出。但在京都城里,是家住城南的体面人家,一顶小轿就能接回来。

而荣国府贾赦续弦却是邢夫人,能称夫人的,原就是官家小姐。正经姻亲,是原邢夫人她娘家庶妹,便也是能够管家的。

相比宁国府,没了老子便没了王法,没章程。续弦也是花银子买回来的,贾珍元配娘家也是他娘舅家,厉害是厉害。

正所谓娘亲舅大,走了贾敬,贾母出面也说不动他娘舅。只差没直说,宁国府就得是他外孙贾蓉的。

等到他自家姑娘相看,看了那条件也死活不应。知道的,说是续弦,不知道的只道是哪家姨太太。

得了这话,贾珍回头就花银子把尤氏抬了回来。王熙凤便也唏嘘,这京都城里,大户人家多是亲上做亲。

好,却也不好。贾家荣国府有老太太贾母看着,便也挑不出大毛病。

只一点,这邢夫人是贾赦续弦,到底晚进门些,弟妹王夫人已经管了家。事关自己婆婆,王熙凤没少留心。

王夫人是金陵王家的二小姐,邢夫人她姐原也压不住的。要不贾赦都说他娘偏心。

一开始,荣国府还是贾赦元配的邢夫人,跟着婆婆贾母学管家的。而王家送来的便是二小姐,配荣国府二少爷贾政。

也是不压妯娌邢家大姑娘一头。不过,元配邢夫人走得早,续弦邢夫人虽说也是官家小姐,到底是临时记在嫡母名下。

像了她亲娘姨太太,一头钻进钱眼里,出不来。但姨表亲的,贾琏可是她姐嫡亲的。

一开始,荣国府里贾琏的事儿,谁压得过她。王熙凤打听得一清二楚,说是贾琏原是有门极好的亲事,那,仙姝的陪嫁多得贾家族亲都眼红。

就她一个人的。

荣国府还是求了贾敬,说句公道话。原就是养在元配邢夫人跟前的,与荣国府长子贾琏那叫一个亲梅竹马,两小无猜。

便也养在续弦邢夫人跟前。后来,林探花骑马游街,城里的太太小姐都在看。不知怎的,就跟荣国府里的仙女儿看对了眼。

愣是嫁去了姑苏林家。此其一。

其二,则是她姑妈王夫人长儿媳妇李执闹出来的。邢夫人管家,往娘家偷着拿银子。

贾母便将嫡长孙贾琏养在跟前,又寻了道观里的贾敬吧,要他无论如何得替贾琏找个儿媳妇。

嫁妆不输前头的贾敏,不然,这母子乃至父子以后能见面么。王熙凤算是打听得真切,林姑父家的姑妈贾敏呵。

林探花是续弦,元配也是金陵人士,江南秦家。

故而贾敏的年纪也不大,当年铺出了十里红妆。王熙凤和她姑王夫人闲话家常。

续弦邢夫人管家不成,等她姑王夫人出了月子,荣国府原是还要王夫人管家的。

王熙凤知道,回头却又跟贾琏说了她这门亲事。邢夫人去信接来了她,贾母却只叫她也跟贾琏在跟前,跟着王夫人学管家。

到底不曾松口。邢夫人跟贾母的心结便也是那时结下的,连带着长子贾赦。

娶妻娶贤。这厢王夫人又在替小儿子宝玉相看,王熙凤见状便起身离开。

这里没听到,但回头管家,家里有积古的婆子说漏了嘴。说是姑丈贾政曾去江南主政,在那边有个姨太太来着。

另一个婆子看王熙凤一眼,纠正道,是跟着太上皇去江南。接驾的甄家连太上皇,皇上跟前都送了。

临到我们二老爷,能不笑纳么。姨太太还临摹了唐寅画的仕女图。

二老爷还带了回来,睹物思人。王熙凤一听,整个人一震。

那日王夫人院里晒书晒画,她正好过去,趁隙寻了那副唐寅的仕女图细看,原来是海棠春睡图。

真迹不是在宁国府秦氏的陪嫁里。王熙凤可打听清楚了,皇上身边还有太上皇给的甄家的大姑娘。

原是正妻,可到底受了太上皇太平无为的拖累,都尊为真人。跟贾家荣国府的大姑娘元春,便不分高低。

而这甄家大姑娘的娘家却是江南秦家。王熙凤低头默算,自家跟这甄家大姑娘的远近亲疏。

也是姻亲。她知道,贾家宁国府便将甄家大姑娘的娘家表妹,秦家大姑娘秦可卿,许给贾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