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寨。

杨元奇回到清寨,定安学府今日正式挂牌。这个名字是陈氏最后定的,定安专业学堂,她听着太拗口,夫人张口说定安学府那就这样。

定安学府山长潘易岭(兼),他是学司的主事人。

定安学府执事长安娘。

定安学府教授多为兼职,以课程结薪水。

在清寨的定义中,不仅有文武的四书五经兵书策略、也有数理和格物,还有诗词歌赋曲艺等。历史对这个学府评价极高,在于从它出生时候起,它打破了现有的学堂模式,这更适合知识的传授,而且它第一次开始拓宽学府的定义,不再只有儒生。

教授和执事为两条线,各级执事事实才是这个学府的主持人,统筹安排整个学府,教授除去一些基本课程的常驻教授,更多的是邀请其他人。比如,李格非、韩公廉、李大木、苏迨、苏过、杨兴武、朱武、姜唐佐、张小娘、丁都赛和潘金莲等都有课程。杨元奇还想从杭州调来一个通海事的人,不过这事暂时搁置,这里毕竟是大西北。李清照要不是被他老爹压住,她也想来挂几个诗词课。

……

编外话:

历史留下了定安学府最大的遗憾,它和杨家关系甚深,那个惊才绝艳的女词人竟然未在这个学府上过一堂课。野史说其实有过,不过那天这位女子竟然说的是麻将,她竟然在诗词课上教那些才子打麻将,这实在说不出口!

定安学府前面几期学生不算特别出色,但后来成就多有不凡,不是其他原因,因为学生比老师多不了几个。后来潘易岭对他这女婿给予极大赞誉,关于学府。因为前面几期杨家在贴钱,连他女儿潘金莲都多有抱怨,唯独杨元奇涉及学府的事宜,批银子不带皱眉。后来杨元奇还把孟家钱庄和潘家钱庄的几笔借贷免掉,据说那时候几家钱庄掌柜都往天波府寻人,杨元奇干脆躲去了其他地方,他摆明了坑别人的银子。

……

天波杨府。

杨元奇正在听潘金莲叨唠,第一期学生多为各司推荐,就没有多少花钱进来的,这么看那笔借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潘近柊这个堂兄都在她耳边嘀咕,潘家第一笔借贷竟然收不回,这就太不吉利。(潘家钱庄第一笔借贷,定安学府,永不回收,这是后世最出名的一句广告词。)

杨元奇说:“他不找你爹说去,他可是山长。”

潘金莲道:“我爹说他收学生从来就不要银子,换成学府这个规矩不能改,他都想把这个列为定例。要不是安娘阻着,他还就干成了。”

杨元奇说:“哦,你是让我这个做女婿的去和你爹唱反调啊。”

潘金莲怒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也是这么想的。”

杨元奇说不过了,他上手,反正他从来就是这么对付潘金莲,说不过就做!

潘金莲每每想再起个头就会气喘,他太了解她的身体。

潘金莲问:“你跑回来就为这个开府仪式?其他可没见你这么上心。”

杨元奇不认:“我这不是想你嘛,刚好找个由头。”

潘金莲美滋滋,管他是不是,人回来就行,全被李师师和张小娘霸了去。

……

第二天,餐厅。

杨元奇和潘金莲一起过来的时候,孟婵和白鹭正陪着陈氏吃早点。

陈氏说:“昨天怎么这么得闲,非得拉着我一起去看学府仪式?”

杨元奇道:“我们是现在,学府那些学子才是未来。哄着他们点。”(这真的成为定安学府最大的荣耀,那个男子唯一一次给一个学府站台。)

陈氏说:“你不会以后真把我孙子孙女全往那里送吧。四书五经,策论武学也就罢了,那些奇技淫巧可不行!”(原谅老人家对青衣学子的崇拜,她好歹还加了个武学啊。)

杨元奇答:“这……那……”

陈氏怒道:“我可是不准的。”

还是孟婵说了声:“课程安排好就是!”

陈氏一听才回过神:“这事你别多管,我会找安娘。”

杨元奇道:“这都哪和哪啊,怎么都是六七年后的事啊。”

陈氏哼了声,这事就这样!

……

一会,陈氏被儿子和媳妇哄得开心。

孟婵盈盈下拜:“婶子,我想要你现在头上的簪子给我的孩子。”

陈氏笑呵呵的把簪子摘下来说:“灵儿啊,给就给呗,你还……嗯?”

孟婵算是悟出来了,与其勾引杨元奇,不如找他娘!也不容陈氏反应,就把簪子拿了过来。

陈氏一叹不再言语。

孟婵看向杨元奇,上翘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她就是想要他的孩子,那天在烽火台该死的耶律南仙坏了她好事!

杨元奇内心嘀咕,谁想忽悠你?这不是担心你心神不宁啊,还以为他容易啊。

潘金莲撇嘴,今晚夫君又不在家了?!

……

孟婵陪着陈氏去学府转,那里实在是清寨最美的地方,匠司恨不得所有人都去那里摆弄一手,因为匠司的几个大匠都在那里有课。

陈氏说:“你不怕我就不怕,我那个儿子更不会怕。就是你身子多养养。”

孟婵点头:“婶子,我知道的,五禽戏我都从没断过呢,可不像师师妹妹。”

陈氏晕:“别提那妮子,躲在盐州就为了躲我吧。”

孟婵笑:“上次盐州碰到她,还说怎么婶子不在身边,她连起床都懒得,还是早点拉着元奇回清寨好。”

陈氏喜笑颜开:“有了就称病吧,总不至于有什么重要事让你带病出行。”

孟婵应了声嗯,这本就是她的想法,要是还不行,那她就“死”了,反正她不想离开清寨,这里是她的家。

陈氏说:“现在看你亲近很多,性子还是恬淡,嘴角却一直微微上翘,以前脸怎么看怎么冷。”

孟婵道:“那是!我是杨家的媳妇,大家嘴角不都是翘的。”

陈氏呵呵说:“是哩,她们都快翘天上去了,你这个耐看!”

这话孟婵可是高兴了,她最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