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系统幻境。

“可惜啊,可惜。”

“前辈,你在可惜什么?”

陆晨有些懵逼,自从自己进了幻境之后,几位前辈一直都在唉声叹气。

“哎,多好的机会啊,你小子竟然没有把握住。”

陆晨:(ˉ▽ˉ;)...

这。。。

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什么?

就想要问问,神农前辈这一脸坏笑是怎么回事?

“小子,你注定单身。”

果然,神农前辈的思维非常清奇。

好吧,用神农前辈的话来讲,多好的机会,如果换做是自己的话,早就把程潇潇给拿下了。

“恋爱会影响手术刀的锋利。”

“放屁,你小子就会胡说八道,有句老话怎么讲来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陆晨:呵呵,你确定这是老话?

“咳咳,小友,你别听神农前辈的,他只是在开玩笑罢了。”

听着神农前辈一脸严肃地胡说八道,其他几位前辈是真的坐不住了。

自己说的可惜,是男女感情的事情吗?

神农前辈这一打岔,让其他几位前辈愣是哭笑不得。

好吧,几位前辈嘴里的可惜,还是因为这一次的异体头颅移植术。

对于医生来说,最无奈的就是这个了。

明明是一台有着巨大吸引力的手术,可惜,自己却做不了。

可以说,这是任何一名外科医生,都梦寐以求的手术。

在未来的二十年里,都没有再次手术的可能。

这还真是一辈子只能遇到一次的机会。

可惜,在自己的那个年代,是没有可能的。

而几位前辈此时的心理状态,就已经能够很好回答之前程潇潇的问题了。

程潇潇在天台的时候问过陆晨,明明已经不需要这样一台手术来证明自己了。

可陆晨为什么明知其中的巨大风险,还偏要接下这台手术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碍于面子?

可是现在的话,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

身为外科医生,又有谁拒绝的了这台手术的”诱惑“。

如果陆晨没有答应下来的话,陆晨恐怕会后悔一辈子。

“小友,要不咱们再尝试一下?”

之前是因为没有患者的各项数据。

而现在的话,患者的数据已经有了。

对于这些大佬来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也不是不可以。”

“那还在等什么?”

呃。。。

好吧,最积极的就要属华佗前辈了。

反正在幻境之中,所有人的精力都是无限的。

“算我一个。”

“老夫也要试试。”

“me too。”

这。。。

陆晨:白先生,你这突然开口,实在是有些突兀啊。

陆晨将患者的各项数据输入系统之后,很快,系统就模拟出了患者。

“小友,我们几个老家伙平时也研究了一番,这手术最关键的,还是切口的整齐。”

“的确,毕竟是要进行神经和血管的缝合。”

“切口越是整齐,后续的吻合越是简单。”

而对于手术来说,人体头颈必需的脑血管吻合基础上建立脑血液循环。

所以,在患者的脊髓横断后,头与身体能不能建立神经联系,才是其中的关键。

要换做以前的话,这是压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毕竟脊髓中的神经有百万之多。

这种程度的连接,别说是陆晨了,估计谁来了都没用。

血管的吻合,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极限。

至于神经的话,压根没有这个可能性。

所以,一直以来,异体头部移植手术都被看做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也就是在去年,聚乙二醇粘合剂真正投入临床之后,这台手术才真正有了希望。

聚乙二醇粘合剂在医学上,被称为pEG介导。

pEG介导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正是由梅奥医疗国际做主导的实验室,最新的研发成果。

这也是为什么,格里森夫人有这样的信心,可以完成异体头部移植术的关键。

在医学技术中,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是指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

医学技术想要实现的,是将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说实话,这个项目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相关人员提出来了。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一直都无法完成这个目标。

近十年,医学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飞快的一个阶段。

在十年前,终于做到了同种类细胞间可以融合。

只不过,这对于异体头颅移植来说,还是有所欠缺的。

而梅奥医疗国际,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医学,拥有最好的实验室,有最好的合作机构。

投入了庞大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研究。

终于在去年的时候,做到了中间远缘细胞融合的目标。

对于医学来说,人体的细胞与组织是不同的。

细胞与组织之间,并不排斥异类。

而这种情况,也可以用于异种细胞和动物细胞上。

只要是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

之前格里森夫人特地向陆晨提到过研究的成果。

并且,把一部分的实验数据交给了陆晨进行参考。

当然,这也是为了能够说动陆晨,最终接下这台手术。

对于格里森夫人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和记录,陆晨也详细地研究过。

在经过pEG的处理后。

可以清楚的观察到,之前未融合的单核细胞,经过融合后,发展成了双核细胞和融合后的多核细胞。

说明pEG不单单是有着融合神经元的作用。

还能够支持人体神经的再生产。

这一点对于陆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也最终促使陆晨下定了决心。

在这个基础上,陆晨也开展过一系列的研究。

最终得出一个更为重要的结论,神经元的吻合程度,最终与pEG的分子量与浓度有着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细胞融合效果与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成正比。

只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pEG的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 对细胞的毒性也就越大。

这的确是一个矛盾点。

如何更好的掌握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

说实话,在系统幻境中的实验,就算是几位前辈不提出来,陆晨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