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准备间断缝合。”

“好。”

陆晨连续缝合22~24针。

间断缝合易于术后调整缝线减少散光,连续缝合刺激小,伤口封闭严,减少手术时间。

“咦,按照相关的行业规定,缝合要达角膜厚度的五分之四才对,可陆院士怎么?”

此时,有些眼科的专家已经发出了疑问。

“行业标准?哪里来的行业标准?”

此时的吴院士只是冷笑了一声。

行业标准?就想要问问,哪里有什么行业标准?

手术本来就是因人而异,患者不同,达到的目的不一样,手术过程自然也不同。

可笑,还都是国内的眼科专家呢,竟然就像是完成作业一样。

岂不是让老外看笑话?

都说国内的医生,“抄作业”的现象严重,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都已经做到了顶尖专家的级别了,竟然还这样。

吴院士还能说什么?

这些现象不改变,岂不是惹人耻笑。

“患者用的是牙眼,自然不能以平常的手术对待。”

“吴院士,这标准当年还是您老定下的,您的手术,不都是达角膜厚度的五分之四?”

“我?”

吴院士此刻也有些懵逼了。

所以,这些专家“抄作业”的对象,竟然是自己?

“老师,您好歹也是国内现代眼科的奠基人,不少眼科的相关手术,都是参照你的手术标准而设定的,所以久而久之。。。”

一旁的张教授也是有些无奈。

张教授作为目前国内眼科的第一人,自然知道,如今很多医学院都是应试教育。

所以,绝大部分都是以教科书手术为蓝本。

绝大部分用的,就是自己老师的手术视频作为手术的衡量标准。

所以教出来的学生,几乎都是一样的。

“这。。。”

吴院士哭笑不得,自己的手术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达角膜厚度的五分之四的程度啊。

只不过是对于普通的患者来说,五分之四最有利于愈合和后续的治疗而已。

谁告诉他们这是必须的?

因人而异,因人而异,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至于陆院士的手术,就是这样,牙眼如果缝合达到了五分之四,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恢复而言,并不是十分有利。

这一点,吴院士看的出来。

估计陆院士也是通盘考虑之后做出的抉择。

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有国内的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

看看一旁的老外吧,他们一个个都只是在记录着过程,丝毫没有意外。

外科手术,讲究的是天赋与努力,而不是一比一的还原。

老外的记录上,并不是数据,而是过程。

不像是国内的专家,把所有的数据都给记录了下来。

就好像记录了数据之后,就能完美地复刻手术一样。

简直是一个笑话。

“从牙眼缘注入生理盐水。”

“明白。”

“这里消毒空气不是更好?”

“闭嘴!”

就在这样情况下,竟然还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又是所谓的标准答案。

吴院士彻底生气了,用手中的拐杖,狠狠地敲击了一下地面。

这一刻,所有人都目光,都集中在了吴院士的身上。

“所有的手术,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果有,还怎么去创新?”

“这。。。”

“你们一个个,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这算是什么专家?”

在吴院士的目光下,这一个个的,都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抱歉,各位,老师年纪越大,脾气也。。。”

气氛实在太尴尬了一些。

张教授不得不出来打个圆场。

说实话,老师一发火,就连张教授都大感吃不消。

可关键老师说的在理。

身为一名医生,却受困于所谓的手术标准。

使得很多原本有机会手术,或者是有机会重见光明的患者失去了机会。

这些所谓的专家,不被骂才怪了。

“这。。。张教授,我们明白吴院士的意思,是我们浅显了。”

“是啊,李老,您消消气,是我们的不是。”

“李老,我们。。。”

这。。。看着这群人说着违心的话,事实上,想要这些所谓的专家创新,难上加难。

吴院士不再开口,这是国内医疗领域总体上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学科。

吴院士深知这一点。

看来自己该找老伙计们好好商量一下。

国内医疗领域必须要进行改革,依葫芦画瓢的时代必须要终结才行。

而此时,吴院士看向了手术室的方向。

看来还是老伙计们有眼光,有能力,有实力改变这一切的,或许真的只有陆院士了。

“未来的引领者,这担子不轻啊。”

吴院士小声咕哝了一句,这一次,就连张教授都没有听清老师在说什么。

对于陆晨来说,从牙眼边缘注入生理盐水,不过就是减少虹膜前粘、牙眼混浊,以达到水密效果为好。

估计陆晨自己都想不到,就因为自己一次改变,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也让某位院士下定了决心一般。

当然,陆晨要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的话,一定也会这么做。

改变国内医疗体系,不就是陆晨努力的方向嘛。

如果能够得到老一辈的支持,对于陆晨来说,自然可以更加的轻松一些。

“潘主任,给患者做一下散光检查。”

“好的。”

此时的潘主任,使用角膜散光盘在显微镜下,调整缝线松紧度。

“没有问题,一切都正常。”

“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

“好。”

二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陆副院长开口。

很快,在患者对的结膜下注射了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

这倒是常规的用量。

而对于陆晨来说,用药方面,陆晨也是精细地盘算过的。

药量刚好足够。

“遮眼。”

“好。”

所谓的遮眼,就是包双眼。

以免患者在突然的光照刺激下,对双眼产生刺激和影响。

“用时?”

“7小时11分钟。”

“知道了。”

比预计的快了1个小时。

对于患者来说虽然无关紧要,不过,对于之后的恢复来说,却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患者送EIcU一夜,明天转回普通病房。”

“明白。”

很快,患者就被送出了手术室,至于陆晨,则是和潘主任商量一下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