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3417章 懂的都懂,不懂的也就没必要懂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17章 懂的都懂,不懂的也就没必要懂了

唐伟东“哦”了一声,他还真没想到,这次空降到青山来的,竟然是一位女性干部。

能做到“当政”一把手的女性,要么就是能力出众,要么就是有大背景,否则,在一个男性为主导的圈子内,女性是很难出头的。

当然,那种凭借着“服务”上位的,另当别论哈!

做为河东村的现任老大,唐建军上前跟这位魏市长握了一下手,然后就向她介绍了一下李氏三姐弟。

魏市长的态度显得很“真诚”,一一跟李大刚三人握了握手,对他们表示了安慰。

在代表市政府随礼了一百块钱,又献上一个花圈之后,魏市长也代表青山市对逝者鞠了三鞠躬,进行了吊唁。

或许她也是第一次遇到,别人对着她磕头回礼的这种事,多多少少的吧,还是让她难免还是有点“别扭”。

虽说陪同她前来的两人,之前肯定都给她介绍过了,这边的一些风俗和传统,若是她不是以市长的身份前来的,可能她也不会在乎这点事。

但一个市长,让人家一堆人给他磕头,而且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万一要是传出去,有些事好说不好听啊,那啥,做为一级领导,一些明面上的影响,还是要注意的嘛。

魏市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吊唁完之后,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像那些公司的代表一样,跟李氏姐弟说了几句场面话,表达了一下青山官方对他们的慰问,然后就回去了。

至于她来的意思,该表达的也都表达了,懂的都懂,不懂得也没必要懂了!

上午十点左右,在吊唁还在进行当中的时候,火化场派来“接人”的灵车就到了。

做为家里顶门立杠的长孙,丧礼现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李大刚出面处理,所以去火化的时候,就由李大强、还有几个老李家的晚辈,做为家属代表,跟着一起送老太太去火化场进行火化。

中午时分,李大刚他们那些老李家的后辈,依然跪在灵棚中,接待着诸多前来吊唁、祭奠的宾客。

而前来吊唁、祭拜的宾客,则是被请上了席。

在大家吃饭的这期间,差不多下午一点左右的时候,逝者已经的骨灰装在盒中被带回了家来。

今天是丧礼进行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吃过午饭,就会出殡,出殡的最后一步,就是将骨灰送去墓地、入土为安。

至此,这场丧礼的所有流程,才算是全部结束了!

送去墓地,那是人家老李家自家人需要做的事,至于其他前来出席丧礼的亲朋好友等宾客们,就没有必要跟着去了。

所以,在出殡仪式结束、完成最后的祭拜后,他们一般就会离开,帮忙的人也会散去。

因此,趁着此时出殡仪式还没有进行,所有人都还在、没有“散场”之前,逝者的孝子贤孙们,要对前来出席丧礼、为丧礼帮忙出力的所有人,表示感谢,这也是最后的几道程序之一。

司仪带着李大刚,来到了宾客们吃席的地方,将手里的麻袋往地上一铺,口中大声“唱”道:“孝子谢客咯!”

李大刚跪在麻袋上,冲着席间的所有人磕了一个头。

正在吃席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坐如怡的。如果是李大刚的长辈,自然是可以稳坐不动,如果是平辈,一般出于谦让,会起身避让一下,如果是晚辈,则是需要赶紧跪下磕个头回礼,表示自己受不起这一礼。

谢完宾客,在司仪的带领下,李大刚又来到了前来帮尝的众人面前。

司仪再次将麻袋铺下,嘴里“唱”道:“孝子谢友邻的帮忙咯。”

李大刚再次向大家磕了一个头,这次被“感谢”的人,倒是不用磕头回礼啥的,只是包括唐伟东在内的平辈、晚辈们,都自觉的避开了李大刚磕头的方向,以示谦让。

之后,司仪又带着李大刚,来到了伙房旁边,向正在忙碌的厨师和帮厨的众人,进行了磕头致谢。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老李家的人向厨师送上了一个礼袋,礼袋里面包括一个红包、一些香烟等等之类的东西,至于红包里包多少钱,其他东西价值多少,这个全由主家自己定。

不管是给多还是给少,厨师都不会挑,因为这些东西算是另外的“打赏和小费”,不包括在原本的“工钱”之内!

最后要感谢的,当然就是帮忙操持这场丧礼的、河东新村红白理事会和治丧委员会的一众人员了。

司仪带着李大刚,来到门外的“外柜”前,李大刚冲着收账和记账的两位“先生”磕了一个头,感谢他们的工作。

两名负责“外柜”事务的“先生”,站起来受了李大刚的这一礼,然后,当着李大刚和所有人的面,将记录账目的“人情薄”,和收到的礼金,放在了一个长条形的传盘中。

这叫“封账”,当着主家和所有人的面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嫌”!

——封账之后,如果还有人想随礼,那就只能去“里柜”,或者直接给主家本人了。

之后,他们端着“人情薄”和礼金,带着李大刚,当着李大刚的面,将这两样东西,交给了“里柜”,这同样是为了避免瓜田李下。

一会儿出殡的时候,“里柜”会趁着这个时间进行对账,如果没有差错,在丧礼结束之后,他们会一分不差的将“人情簿”和礼金,如数交给主家。

在司仪的指挥下,李大刚再次向“里柜”,也就是理事会的这些人,磕了一个头,感谢他们尽心尽责工作。

进行完这一切后,看到时间也差不多了,就算是还有来吊唁的,也没必要等了,就让他们在出殡的时候,一起祭奠吧。

于是,在司仪的一声“大吼”之下,乐手班子鼓乐齐鸣,刚趁着吃饭歇了一会儿的大喇叭吹手们,使出最后的力气,再次将大喇叭吹的呜呜震天响。

老李家的后辈们,端着牌位、骨灰盒,挑着旗儿、打着幡儿,正式出殡为逝者送行。

唯一与其他人家不同的是,这次老李家的花圈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把墓地全部插满了,估计也插不开。

因此,在与主家商量过之后,理事会安排人,将这所有的花圈,全部付之一炬,提前给逝者“送”了过去。

在十字路口,所有的亲朋好友,最后一次祭奠了逝者之后,随着司仪大喝一声:“启程咯,......”

在身边搀扶之人的协助下,李大刚将一个瓦盆高高的举起,奋力的砸在地上,哗啦一声,青色的瓦盆,顿时被摔的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