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些许灵液,对于步云凡都有大用,更何况曾迁和铁甲兵卒。

众人谢恩后,再看向嬴霄,眼中难免泛起别样的色彩。

个别几人,甚至由崇拜之情,直接上升为了信仰。

那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猛烈情感,是极致的忠诚。

这是嬴霄喜闻乐见的场面。

由于三大军团待遇极好,除了发放饷银,当兵达到一定年限,还可以获得良田,所以各军的将士训练极为刻苦。

在往日那些在部队中待过一段时间,熟悉规则的老油条都不敢放肆,生怕触犯军规,被赶出军营。

这些勋贵子弟也是一样,甚至为了获得陛下的青睐,重振世家,拼了命的修炼。

这些,嬴霄都看在眼里。

可修炼一事,单凭努力是没有用的,否则大荒绝代榜,也不会称作天骄榜了。

上榜之人,根骨、修行资源、气运、奇遇,样样不缺。

反观大秦修士,差的可不止一截。

好在现在不一样了。

有文渊阁和灵泉之眼在,落后长达数百年的大秦修士,待遇提升了一大截,直追东、西两大帝朝,真正体会到了火箭般的修行速度。

有些自知天赋一般的兵卒,服用了一杯灵液,明显感觉到丹田劲气勃发,功法运转也比往日顺畅许多。

眼中的笑意,几乎要弥漫出来。

“陛下……”曾迁面色尴尬的请示道:“末将麾下有不少兵卒有了突破的迹象,能否再让他们饮用一小杯,就当是提前预支,以后慢慢偿还。”

这话他原不敢说,灵液如此珍贵,陛下能免费提供给大家,已是优待,再刻薄的言官都挑不出毛病来。

可眼看着手底下这些兄弟就差临门一脚,便能突破桎梏,见到新的天地,他若是什么都不做,将来一定会后悔,所以想到了一个赊账的主意。

先服用接下来几天的分量,应该不过分吧!

好在陛下是个仁君,接下来一番话让他喜笑颜开。

“朕今日叫诸位来,作为第一批饮用灵泉之人,就是作为上次镇守外城城门,死战不退的奖励。”

嬴霄目光诚恳的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承诺道:“诸位不负大秦,大秦自不会亏待诸位,接下来一个月,这灵泉,在场众将士可以无限饮用,全力突破。”

“如若还有需要,可寻步老,按需分配灵药,以供修行。”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听到之人,心脏无不剧烈跳动,好似要跳出喉咙。

不光是灵液管够,竟还要多分灵药。

这般隆恩……

“陛下……”曾迁开口想说些什么,但激动到语塞,硬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众将士更是乌泱泱跪倒一片,山呼万岁。

若非拘泥于礼法,恐怕要将亲爱的皇帝陛下,抛到天上去。

嬴霄与民同乐,笑得很开怀。

随意丢了几个洞察术,面板之上几乎是清一色的死忠,心中更是无比满意。

遗迹诸多宝物,能够拿出来的暂时只有这么一件,还没有珍贵到需要他留下来盯着的程度。

事情已经办妥,他又说了几句话,见众将士不时流露出的渴望神色,知道不好打断他们的修行进程,便识趣的径直离开了。

至于步云凡,厚着脸皮请示了一番,成功留在了灵泉之眼,神色好不快活。

药田虽好,他只是看门的,一干药材,从不敢私自挪用,而这里的灵液,每日畅饮,才是真正能帮助修行的利器。

锻体修士又如何,还是俗人一个。

……

汉鼎殿。

来朝的百官喜气洋洋,满脸的开心。

知道陛下与夜游使大人会过面,并没有卷入到深渊血祭之事,前些时日闹的沸沸扬扬,连太宰大人都觉得棘手的西梁权贵也被解决,他们心头的一块大石,才算真正落下。

大秦如今的繁荣太平得之不易,能够守好,就已经不简单,安然度过风波,便是最大的喜事。

而且陛下出关了,看样子收获不小,更是喜上加喜。

“朕已和东盛公主顾倾城商议过,大秦将与东盛联盟,以抗西梁,不日将有国书递来,有此作为担保,众卿家不必担忧。”

金梯之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龙椅,高度大约半米,蟠着金光灿灿的真龙,神光四射,正是嬴霄在宝塔之前试炼时得来的异宝,名为太上龙座。

端坐其上,皇道意志迸发,即使不发动十方灵眸,也能威压群臣。

有臣子心中有些许忧虑,思虑再三,仍不敢表现出来。

不得不说,西梁残暴之名,大荒百族皆知,卷入其中,让他们多少有些担心。

即便远隔万里。

可陛下金口玉言,国书都决定签订,让他们怎么敢反对。

关键时候,还是贾诩和魏元出来给百官吃了颗定心丸。

两人走到御道中间,像是排练过一般,异口同声的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东盛帝朝在外作为强援,又有大将军攻伐铁门关,令狼王姒奉不敢侵犯,我大秦近忧已解,可以安然发展民生军力,以待天时。”

是啊!大夏被打趴了,西梁有东盛牵绊,可不就是近忧已解!

群臣反应过来,纷纷贺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做的不错。”嬴霄传音入耳,夸奖道。

不用说就知道,这两人的出面,是商量好的,甚至真的排练过。

在早朝之前,嬴霄就已经将结盟之事,告知了两位心腹,让他们有所准备。

毕竟涉及到两大帝朝之争,眼下的大秦就如同一叶扁舟,稍有不慎,就会被大浪掀翻,引起群臣争议,在所难免。

但他既然已经决定,就是国策,容不得更改。

再者,过上数年,西梁和大秦,孰胜孰弱还不一定,也就不想让百官争执拉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要就此事进行朝议,恐怕东盛帝君的国书到来之前的早朝,什么要事都要被丢在一边,就听一群大爷吵架了。

这个时候,还是强硬些比较好。

底下群臣也是聪明人,知道陛下和太宰太尉已经商量好,定下了基调,也就不敢唱反调。

没看到六部大佬都眼观鼻,鼻观心,当成一桩小事嘛!

而且嬴霄多日积攒的声望,已经足够到让百官愿意相信他的决策不存在失误的可能。

这就是帝王的威望。

“还有一桩喜事!”

嬴霄见风波悄然过去,再次开口道:“朕闭关后得到太祖恩赐,获得神物灵泉之眼和琉鱼石,可供三军将士修行,念在众爱卿辛苦政事,疏于修行,灵泉亦向尔等开放,下朝之后,自去饮用。”

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的道理,嬴霄还是懂的,百官既然识趣,他也不能当没看见。

该奖赏时不能吝啬。

而且灵泉之眼本来就是向这些人开放。

顺水推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