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赢了。”
烟尘散去,铁木真的身影缓缓浮现。
铁木真则缓缓抹去嘴角的鲜血,抬头再度看向朱胜。
而朱胜虽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却也瞬间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货?”
“为什么恢复的这么快?”
“明明先后已经被我重创两次了。”
“可是观其气息,依旧变化不大。”
朱胜微微皱眉。
虽然朱胜知道眼前的铁木真十分难对付。
但是铁木真难对付的程度还是有些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说不得,要对付这个顽强无比的对手,自己还真的非要动用诛仙剑阵不可了。
“大明皇帝。”
正当朱胜思索着是否要动用诛仙剑阵的时候。
铁木真的声音再度响起。
而听到铁木真叫自己。
朱胜也微微低头,看向铁木真。
朱胜也很好奇。
又是血神力,又是天魔功。
难不成,铁木真还有底牌?
只见那铁木真缓缓站直身躯,胸膛剧烈起伏。
但他那双狼一般锐利的眼睛却异常明亮。
朱胜又一次感叹,铁木真的恢复力未免太过恐怖了一些。
“大明皇帝,这一战……是你胜了。”
铁木真承认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扭捏不甘。
“今日,便到此为止吧。”
“此战,不打了。”
此言一出,双方军阵中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
朱胜闻言,并未直接说什么。
随着朱胜的目光扫过下方尸横遍野的战场,又掠过气息萎靡的戚继光、萨天师等人。
朱胜方才缓缓开口。
“可。朕……允了。”
朱胜说罢,顿了顿,声音又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警告:
“这一次罢了。”
“但下一次,大汗便不会再有这般退去的机会了。”
“这片土地,非是尔等可以肆意驰骋之所。”
铁木真深深看了朱胜一眼,那目光似要将这位强大得超乎想象的对手彻底刻印在灵魂深处。
他并未放什么狠话,只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短促笑声,随即猛地挥手。
“撤!”
号角声呜咽响起,不同于之前的激昂冲锋,带着退却的苍凉。
蒙古铁骑虽败不乱,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如同退潮的黑色海水,开始有序地向后移动,他们的阵型依旧保持着相当的严谨。
木华黎、哲别、蒙赤行等武神护在铁木真身侧,警惕地注视着大明一方,缓缓后撤。
眼看着蒙古大军如乌云般退去,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战场上紧绷的气氛终于为之一松。
残存的明军将士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但更多的则是脱力地瘫坐在地。
戚继光强撑着伤势,来到已落回地面的朱胜面前,单膝跪地,脸上带着愧疚与不解:
“陛下,臣等无能,累陛下亲临险境。”
“只是……臣斗胆请陛下解惑,为何要放那铁木真离去?”
朱胜伸手虚扶,一股柔和的力量将戚继光托起。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目光深邃地望向铁木真大军消失的方向,仿佛能穿透虚空,看到那远去的枭雄背影。
“元敬,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朱胜轻轻摇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朕确实尚有底牌未出,有把握能将铁木真彻底留下。但是……”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伤痕累累的戚继光、道袍染血的萨天师、面色苍白的郭靖、气息微喘的云飞扬。
以及身后那些虽然欢呼却难掩疲惫与伤亡惨重的明军将士。
“但是,铁木真难道就真的山穷水尽,没有最后的搏命手段了吗?”
朱胜反问道。
“朕固然可以留下他。”
“但除了朕之外,这片战场上的其他人,包括元敬你,萨天师,郭大侠,云道长,以及我大明这些百战余生的精锐将士……能有几人幸存?”
“这,仅仅是一片战场。”
朱胜继续道。
“为了斩杀一个铁木真,赌上我大明如此多的栋梁之材、北疆精锐……值得吗?”
朱胜说罢,拍了拍戚继光的肩膀,语气恢复了平时的从容与自信:
“朕能胜他一次,便能胜他第二次、第三次。”
“我大明如今国势日隆,稳步发展,国力、军力、人才皆在蒸蒸日上。”
“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假以时日,覆灭蒙古,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何必在此时,为了一个手下败将,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戚继光闻言,脸上的不解与急切渐渐化为恍然与感佩,他再次躬身:
“陛下深谋远虑,是臣目光短浅,只顾一时之胜败了。”
“陛下爱惜将士,保全国力,臣……拜服。”
朱胜微微一笑,换了个话题,语气轻松了些:
“此战,非你之过。”
“铁木真用兵,已入化境,环环相扣,阳谋阴计并用,堪称当世顶尖。”
说到这里。
朱胜目光中带着考校,看向戚继光:
“那么,元敬你以为,若下次再与铁木真沙场对决,朕需给你配备何等帮手,方能在排兵布阵、沙场智计上,稳胜此獠?”
戚继光闻言,神色立刻变得无比严肃和专注。
他沉思了许久,脑海中掠过一个个名字。
最终,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一字一顿地报出了四个名字:
“陛下,若欲在兵法谋略上彻底压制铁木真,臣需要……岳飞,谢玄,以及诸葛亮与司马懿。”
“我们四人联手,定可胜过铁木真。”
朱胜听着一个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笑意。
随即,朱胜点了点头,望向北方。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