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莉气的给了胖子一下,哪有这么问女儿的?

陈梦琪反倒是咯咯直笑,老老实实说:“没有呀。”

胖子和于莉对视了一眼,总算是暂时放下了心。

敷衍和真话,他们还是听得出来的。

于莉又趁机给女儿灌输“陈旧”思想:“你现在的任务还是学习,等将来毕业了,分到单位了再找个志同道合的……”

胖子刚想反驳她,才忽然捕捉到了关键字。

是啊,现在又不是几十年之后,大学毕业是包分配的!

尤其是陈梦琪她们学校,每年部里都是直接连锅端的,一个也不放过。

说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好操心的。

一时间,胖子又有些失落。

穿越一回,总想着换个活法。这辈子他妻子温婉,儿女争气,结果又都太争气了,谁也不需要胖子为他们铺路。

这让胖子积攒下来的家产还有人脉暂时都没了用武之地。

不说别的,电视剧里傻柱跟大灵导相识一场,还能把棒梗给整部位里开车去呢!

就胖子跟大灵导,还有老王,以及陈焗长等等的关系,对吧……

说起大灵导,他今年87岁了,身体不行了,在床上的时间比在沙发上多了。

他的子女也调回了京城,在跟前伺候他。

胖子隔三差五的也总去看他,陪着大灵导跟阿姨说说话,给他们做顿饭吃。

大灵导曾经说过这样句话:一个人是真是假,就看他准不准备兑现自己说过的话。哪怕是天崩地裂,也不退缩!

那胖子呢,他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但他起码能记得这些帮助过他的老人家们。

无论他们之前职位大小,也不管他们是哪一年退下来的,该走动走动,逢年过节还总有份孝敬奉上。

他的这份孝心,总会有人记着……

看大灵导身边的陈秘书就知道了,84年就是处长了,这才几年工夫?焗长了!

可即使是他,不也还是胖子的好哥哥?

没事儿就喜欢到琪莉阁来吃饭,还总喜欢让刘静作陪……

※※※※※※

琪莉阁搬迁之后,李怀德还是头一回来。

跟过去在八面槽那儿不同,新的琪莉阁除了一进门的那栋4层主楼之外,还有一大三小,这四个院子。

四个院子各有名字,胖子让陈梦琪取了3个,让陈梦晓取了1个。

至于说为什么,不解释,懂得都懂。

今天李怀德来吃饭,进的还不是院子。

而是沿着这4个院子建的那一圈包间中的一个。

这4个院子,以李怀德今时今日的身份,他还不配。

真不是胖子势利,恢复成桀骜不驯的样子了,而是那4个院子常年都有人订。其中就包含胖子那好哥哥……

这些包间,或建在水上,或建在亭子里,胖子把后世那套农家乐的配置也给整了出来。

土不土洋不洋的,正好雅俗共赏。

李怀德到的时候,许大茂已经到了,正跟尤凤霞在那打情骂俏呢。

李怀德站在外头没有第一时间进去,而是皱紧了眉头。

按理说,他应该很乐意看到许大茂这副“色眯眯”的样子才对,因为许大茂越色,掉进坑里才会越快。

可你看看这家伙现在的样子,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两撇小胡子都翘起来了,可眼神里却冷得跟冰箱一样……

这家伙真的是太难搞了啊!李怀德不由得叹了口气。

李怀德在外边儿看了一会儿,脸上才重新露出笑容,缓步走了进去。

人未到,笑先闻:“哈哈哈,大茂老弟,久等了。”

许大茂一听见李怀德的声音,立马就把尤凤霞给推一边去了,手劲要是再大点儿,就直接给她推栏杆外头去了,都不带半点犹豫的。

不说尤凤霞一脸的懵逼,就连看到这一幕的李怀德脸上,笑容都不由得僵住了。

许大茂起身相迎:“老灵导,快请快请。”

三个人重新坐下来之后,李怀德才四处看了看,感慨说:“胖子这生意当真是越做越红火了。”

许大茂一听这话,就跟与有荣焉似的,小胡子都一抖一抖的:“那可不,就我这兄弟,做生意那绝对是这份儿的!”

李怀德听的嘴角一个劲抽搐,偏偏吧还没法反驳。

胖子不拉关系,不走捷径,81年下海,这才7年功夫,就把生意做到了这个份儿上。

扪心自问,他李怀德都做不到这一点。

才寒暄两句,又有长的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拿着菜单进来问喝什么?

李怀德接过一看,好家伙光是茶水就十多种。

最上面还有句诗: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常规的那就不说了,许大茂主要给李怀德介绍奶茶:“像什么清新茉莉、白桃乌龙、港式鸳鸯,这都是最近的流行。”

听许大茂说到“港式”,李怀德不露声色说了句:“我记得你前妻一家当年离开京城,就去了那边对吧?”

许大茂脸上笑容有一瞬间的凝固,但很快又跟没事儿人一般:“嗨,您提她干什么?兹当她死了就完了,来来来,李主任,我建议你尝尝这白桃乌龙,别有一番风味。”

李怀德深深地看了许大茂一眼,刚才还一口一个老灵导,这会儿就成“李主任”了?

他这是在变着法提醒,当年送李怀德那几根金条啊……

想起今天的目的,李怀德也没再撩拨许大茂,但是呢也没接受他的建议,而是冲服务员点了一杯港式鸳鸯。

不一会儿,茶水端上来了,附送的还有四小碟干果。

李怀德也没少去茶馆,现如今京城这各路的茶馆也红火起来了。

有这个文化基因呀!

买卖做的大的,又把过去清末遗老遗少那些穷讲究给搬上台面了。

什么盖碗,茶壶,瓣儿缸子,紫砂;喝什么茶配什么茶点,干果……

穷讲究,动不动就什么“老京城xx的讲究”,就跟那牛道似的!

《醒世姻缘传》第54回,有一段描写:“那童奶奶使玉儿送过两杯茶来,朱红小盘,细磁茶钟,乌银茶匙,羊尾笋夹核桃仁茶果。狄员外父子吃过茶,玉儿接下钟去。”(钟非错别字,原文就是这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