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头说完这番话后,又教训他的2个徒弟道:“一个厨师用没用心,会直接在他做的菜上反映出来;你俩每次做完都不知道把这些边边角角给敲一敲,把这些鱼刺、鱼鳍都留在上面,支棱八翘的很不美观!”

他的两个徒弟又连忙冲胖子拱手行了个礼。

说完造型,就该尝味道了。小老头拿起一把勺子,先来了点儿汁尝尝。

细细品过之后对胖子说:“这个汁也没有毛病,像这样已经可以了。硬要说的话,就是你太过于追求平衡了。”

这句话一说出口,胖子利马对老头肃然起敬。这是行家,鲁菜的行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记得78年那个春节,胖子指导傻柱做九转大肠时说过的话吗?

任何一种味道出头了,都会影响整道菜品的层次感;胖子在做这道糖醋鲤鱼的时候也充分的遵循了这一原则。

甜味跟酸味相当平衡,谁也不抢谁的味道。

但是小老头却对胖子说:“你理解的很透彻,就是忽略了受众的本身。你这么做在济南府没毛病,遇到吃家还会夸赞你,但是在京城就有点毛病。”

小老头观察胖子的表情,见他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十分的谦虚,才满意地接着往下说:“京城人喜欢吃的甜一点儿,所以你这个甜味可以再多一点,让酸味再少点,这样就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口味,我们厨师做菜,也要因地制宜。”

说完,又拿起勺子往鱼身上浇汁;做这个动作的同时,对胖子说:“还有这个汁,调的再稠一点儿,再大胆一点儿,最好让它顺着鱼身上流下来的时候,有种冬天屋檐上的冰挂的意思那就美了。”

胖子细细一琢磨,还真的可以!这样一来整道菜的品相又能提升个七八分(百分制),现在胖子越发确定这老头的身份不简单了。

说了这么多,小老头终于满意的拿起了筷子:“吃鱼、吃鱼,大家都动筷子。”

老王跟他的徒弟这才纷纷拿起筷子,从鱼身上摘下块肉来,学着小老头的样子蘸上汁,然后咬的嘎吱嘎吱。

入口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酥脆。真酥脆,挂的糊以及炸的火候都恰到好处,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但是将表皮咬开之后,鱼肉却特别的嫩,跟酸甜口的汁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享受的感觉。

小老头一连吃了好几口鱼肉,才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

也让之前被他考校过的那名徒弟看的目瞪口呆;老师现在已经很少吃外面的菜了,就是在后厨或者出去给人家当评委,也只是略尝一口……

像今天这样,一连吃了好几口,简直令他感觉不可思议!

之前外形、浇汁都点评过了,没道理鱼肉本身不进行点评。

小老头这回没有上来就说鱼肉如何,而是先给大家科普:“俺老师教过,说人的舌头,这个舌尖的地方对甜味特别敏感,所以这个鱼肉入口的刹那,明显能吃到香甜,这就算是成功。”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大家都知道他还有下文,便都认真地听着,即便是胖子也不例外。

“但是对应的呢,我们舌尖对苦味也特别特别敏感。能理解不?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苦味,也能第一时间品尝出来。”

胖子第一个听懂了,也就是说如果糖醋汁没有调好,就像傻柱做的那道九转大肠一样,焦糖味重了,一入口就能品尝出苦味来。

说完了舌尖,小老头又接着往下说:“我们这个舌头,边缘的地方对咸味十分敏感,这个菜是咸了、淡了,全靠这个位子尝出来。这个鱼肉给我的感觉呢,就是咸淡正好,这个很了不得!”

胖子都差点被他夸了个措手不及,连忙感谢:“您老捧了,太捧了……”

谁知他竟然摇了摇头:“我不是在说客套话。糖醋鲤鱼这道菜呢,不腌制,糊里也没有盐,油里也没有盐,它的味道全在这个汁上体现。好多人,包括我这两个徒弟,现在都做不到这一点。”

说完又冲他的两名徒弟说:“你俩今天服了吧?回去以后要多下苦功。”

“……”

说完了甜味、咸味、就该说酸味了,为了让大家都听得懂,他还让徒弟伸出舌头,指着靠后的位子说:

“这个地方就对应着酸味。酸味有很多种,尤其是在经过了甜味、咸味之后,这个酸味才在我们口腔里面绽放开来,这就非常好。

为什么有的厨师做菜第一口下去,就觉得特别酸,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这一点!酸味出头了,就跟苦味出头了一样,顺序乱了,抢了其它的味道。

咱们厨师讲究甜咸苦辣酸,这个酸味一定要让它在最后,才是人生,五滋六味!”

胖子第一口开口:“好一个五滋六味,先生不愧是行家里手,敢问先生您是?”

小老头没有回答,而是拉了张椅子坐下了,大刺刺地问胖子:“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啊?拜师??比说他的两个徒弟了,就连老王头都愣住了,今天跟他来的时候也没说有这一出啊!

不过这可是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

不等胖子拒绝呢,老王就忙说:“嘿你小子可有福气了,知道这位先生是谁吗?他就是首批的特一级厨师、鲁菜大师、鲁兴邦,鲁大师!”(平行世界,大师名为化名,勿杠)

胖子倒吸了一口凉气,鲁兴邦?这位老爷子就是鲁兴邦!

老爷子不仅是鲁菜大师,还是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后来更是入选了《国家名厨》大典,是当之无愧的鲁菜泰斗。

曾经在济南府三大名楼:“聚丰德”“汇泉楼”“燕喜堂”先后担任过主厨。

鲁老爷子功底深厚,注重火候,精于调味和吊汤,尤其是扒菜的技艺更是独树一帜。

老爷子的代表菜之一就是糖醋鲤鱼,今天他特意点名让胖子做这道菜也就不奇怪了。

鲁大师做出来的菜品清香、鲜嫩、味醇、隽厚,受到多方宾客的青睐,以一己之力,开创了鲁菜“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的美誉。

难怪方才要告诫胖子,厨师做菜不能一板一眼的墨守成规,坚持正宗很重要,而“因地制宜”这四个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