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斯彼廉被治安人员半推半请地弄出门,最后走的时候,脸色铁青,还不忘回头冲着许大茂的方向咬牙切齿地放狠话。

“我还会回来的!”

旁边的范金有看着斯彼廉狼狈的样子,忍不住有样学样,故意拖长了音调,用了动画片里灰太狼的经典失败语录来调侃。

只是,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家灰太狼是说话算话,每集失败后都真的会绞尽脑汁再回来。

而眼前这个放话的范金有嘛……以他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的性子,这狠话是真是假,下次还敢不敢来,可就真难说了。

“没想到咱们这酒吧一条街还真就被人盯上了。”

徐慧真轻声自语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却也有一丝早已预料般的复杂情绪。

“按照计划,现在还没有完全完善,就已经吸引来了不速之客。”

她继续思忖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如果等到真正完善之后,恐怕想来抢生意的人只会更多。”

尽管语气中流露出担忧,但徐慧真在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自豪的。

这一切的兴起,都源于她最初那间朴实却充满人情味的小酒馆。

从早到晚,那里总是热热闹闹,承载着无数街坊的生活片段和回忆。

如今,那小酒馆依然保留着原貌,老邻居们还是喜欢聚在那里,一杯酒、几句闲聊,仿佛时光从未走远。

不同的是,现在它不再是一座孤岛。

它和旁边新建的娱乐场所、风格各异的酒吧互相贯通,形成了一 条独具特色的酒吧街。

老顾客可以依然坐在熟悉的位置,喝一杯熟悉的酒,回味从前;

只需跨过一道门,就能步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感受音乐、灯光和现代化的娱乐方式。

这种设计既留住了回忆,又拥抱了变化,真正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

徐慧真心知肚明,如果光靠她自己,是绝不可能打造出今天这个规模的。她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前瞻的眼光。

更不可能吸引到外国投资者的注意。

正是因为有了许大茂——那个总是走在时代前面、敢于想象未来的人,才有了酒吧一条街从无到有的奇迹。

他当初提出的构想,在徐慧真看来几乎是不切实际的疯狂。但现在回头看,他所描述的种种未来图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就连外国人都漂洋过海而来,对这条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无疑证明了它的价值。

这些精明的投资者可不是白白跑来华夏做慈善的。

他们选择的每一个项目、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可观的回报。

而今天,对方开口就想用一百万把这里全部买走。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小,但徐慧真清楚地知道,这背后的实际价值远远不止如此。

他们嘴上说是“投资”,说是“合作”,可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温柔的侵略。

就像易不凡说的那样,这根本不是共赢,而是一场商业上的争夺。

徐慧真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却愈发坚定起来。

“这才仅仅是开始。”

许大茂微微一笑,目光中透着深远的谋划,“现在只是用这间酒吧试水,慢慢积累人气和经验。”

“等我们这边吸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形成稳定的客源和口碑之后,自然就可以考虑向外拓展了。”

他稍作停顿,语气渐趋沉稳:“不过拓展出去之后,自然也就不是以这酒吧为主了,而是别的一些娱乐项目 。”

“我们可以尝试歌舞厅、桌游俱乐部,甚至小型演出空间——总之要抓住年轻人要什么、玩什么。”

许大茂很清楚,哪怕就是生意再好的情况之下,也不能太过于集中了。

资源全押在一个项目上,风险太大。

多个项目之间不仅能互相引流,还能形成一种生态,相互之间会有一种制约和促进。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果同一个区域只有少几家同类场所的话,会出现竞争。”

“良性竞争自然是好的,它能推动我们提升服务、创新形式。”

“但如果竞争一旦脱离了良性轨道,陷入恶意价格战或者资源争夺,那就应该及时考虑拓展新项目、开辟新市场了。”

别人想要做到这一点的话,兴许还是比较难的——要准确判断市场、把握时机、调配资源,没有经验和远见很容易失败。

但是这种事情对于许大茂来说的话,就是手到擒来。

毕竟他是站在了一个几十年之后的新时代人才角度去看待现在的这个世界的。

他见过娱乐行业怎么迭代、怎么整合,知道什么模式可持续、什么玩法能留住人。

“不管那些了,反正听你的就是了,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徐慧真轻声接话,语气里满是信任。

她望向许大茂,眉宇间尽显崇拜和爱。

她知道,他有眼界、有魄力,跟紧他,准没错。

估计这些老外还是会来的,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的,毕竟这里的商业潜力这么大,投资回报率看起来挺高的。

而且我觉得在之前他们已经经过了一些调查了解了,可能还偷偷派了人来实地考察过,摸清了这里的客流和消费水平。

兴许也知道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小酒馆,慢慢的变成了现在这样的酒吧一条街,这种演变过程他们肯定感兴趣,觉得有故事可挖。

感觉到咱们是没有钱把这里发展壮大,资金链可能有点紧张,或者资源分配不够,没法快速扩张。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觉得咱们的眼光仅限于此,可能咱们太专注于眼前利益,没有看到更长远的规划。

不知道这个地方未来的价值会如何,但按这趋势,说不定以后会成为热门景点,地价飙升。

许大茂也知道这些地方一旦要是被这些老外盯上了之后的话,那么他们肯定是想着怎么样能够尽快拿到手,免得夜长梦多,被别人抢了先。

如果要是真的按照他所说的去重新修一条街的话,这些老外是可以做到的,他们资金雄厚,能快速动工。

可是从宣传以及原本的一个人们的接受度来看,还是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毕竟新地方得慢慢培养口碑,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是现如今这一条街上,在原本也是有那些喜欢喝酒的人们来的,老顾客都有感情了,轻易不会换地方。

而且在这里现在也是吸引了不少的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常看到打卡分享,人气正旺。

要是重新找一个地方的话,想要把更多的人吸引过来,还是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行,得从头开始做推广,搞活动。

到时候也许这边已经发展壮大了,那么那些老外所占有的市场也是会少很多,甚至可能被本地商家挤占份额。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些影响,也就使这些老外感觉到直接从许大茂他们手中把这一条街买过来更好一点。

毕竟这条街地理位置优越,商业潜力已经开始显现,若是能够全权掌控,未来的利润空间将更为可观。

如果要是直接买过来的话,可能有一些手续还是没有办法办理的——本地的政策对外资直接购置整条街区的管理还比较严格,涉及文化、商业多个层面的审批,一时半会儿很难全部打通。

所以就直接用了投资的方式。

通过注资获得部分经营权,既绕开了政策限制,又能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渗透、掌握主导权。

如果要是面对一般的生意人而言的话,这样的投资方式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于人家来说也是不亏的。

一方面缓解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借助外资提升了项目的形象,短期内就能见到收益。

一下子能够拿到100万的投入,并且也可以拿到一些实际的钱,对于一般的生意人而言已经足够了。

他们往往更看重立竿见影的回报,宁愿快速落袋为安,而不愿等待长远的发展。

因为他们仅仅看到的也就是眼前的利益,不知道在未来这一条街发展的潜力有多少。

可能再过几年,这里会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夜间经济、娱乐消费、文旅结合——每一个概念都足以带来成倍的增长。

可是那些老外是知道的,在现在发展起来的,或者是说所看到的这些娱乐项目,仅仅是其中的一些皮毛。

他们考察过国际上的同类案例,深知这种街区在成熟运营后可带来的聚集效应和品牌价值。

如果在未来能够好好的发展一下的话,那是可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

不仅能拉动本地消费,还能提升区域形象,甚至改变人们对娱乐消费的认知方式。

就是吸引周围城市当中的同类型的喜欢娱乐的人们来也不在话下。

一旦形成品牌效应,辐射范围将远远超出本市。

唯一让他们感觉到没有赚到的就是许大茂的头脑。

他们原本以为用资本就可以控制局面,却没想到许大茂远比他们想象的更难驾驭。

因为许大茂本身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是比这些老外了解的东西更多。

他清楚未来十年娱乐产业的演变路径,也知道哪些业态会被淘汰、哪些将崛起。

对于未来的掌控,要比这些老外更加的纯熟。

这些老外表面上是投资了那么多钱,想要得到更多的股份,实际上却是通过资本运作一步步直接掌控了公司的控制权。

他们往往以技术和经验为诱饵,吸引我们放松警惕,最终在关键决策上占据主导。

顶多也就是眼前拿到了这些投资而已,在之后这些钱,人家不单单是能够通过利润分成、技术许可费等方式收回,甚至可能通过资本操作获得数倍的回报。

他们追求的不是短期合作,而是长久的市场控制与资源垄断。

真要是在现在把这个钱拿到的话,跟老外的合作,在最后往往变成一场不对等的博弈——我们让出了主导权,对方却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与渠道,到头来可不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也许换成别人的话,感觉到这些老外是有经验的,人家也是有技术的,跟老外合作的话,那绝对是有利无害。

很多人容易被他们表面的专业和规模所迷惑,以为合作就是搭上了国际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从最终实际结果情况来看的话,可能恰恰相反。

很多本土企业就是在这样的合作中逐渐失去话语权,最终沦为外资的附庸,甚至被完全吞并。

“我也觉得这些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

“表面上客气,条款里却处处是陷阱。”

“关键是那个范金有怎么也来了。”

“这个时候出现,肯定没安好心。”

“看来之前对这个家伙的收拾还是有点太心软了。”

“早知道就该让他再也翻不了身。”

陈雪茹也是没想到范金有这个不速之客会出现。

原本以为他早已退出这个圈子,没想到不仅重新露面,还似乎与外资方有所牵扯。

“没什么事情,咱们先去看一看,最近这生意到底怎么样?”

“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是说需要去增加的项目。”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把自己的根基打牢。”

“至于范金有这小子,我会找人去调查一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他最近跟谁接触、有什么动向。”

“如果他出来了,不跟咱们打交道的话也就算了。”

“一旦要是继续跟咱过不去,那就别怪咱跟他不客气了。”

“这回可不会再手软了。”

许大茂之前也是不想引发太大的麻烦,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说白了,他就是希望一切都能够低调处理,稳稳当当地推进自己的计划,不引人注目。

可如今情况不同了——那小子要是继续不知好歹、一再找茬的话,那就干脆一点,让他以后再也站不起来。

当然了,这事儿也得做得隐蔽,要暗中进行,绝不能留下什么把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