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身处长安的李承乾也收到了来自李靖传来的军报。
大食求和了,李靖在询问李承乾的态度。
继续打还是收兵?
李承乾默默思量之时,眼前突然浮现出选项。
【选择一:大唐天威,岂能容忍他国冒犯,继续进攻,灭国大食。奖励:二十万铁骑。】
【选择二:为皇者,心怀天下,何为天下,入眼之处,皆为天下!同意退兵,留大食百姓一条生路。奖励:杂交水稻。】
面对两个选项,李承乾犯了难。
二十万骑兵,可以让整个大唐的军事力量提升整整一倍。
如果第二个选项不是杂交水稻的话,他定然不会纠结。
李承乾沉默了许久后,最终还是默默摇头,提笔拟起圣旨。
大唐想要兴盛,百姓才是根本。
自己在其位,必谋其政。
而随着大食求和的消息传出,整个大唐的百姓心都安定了下来。
而与大唐百姓相反,身处鸿胪寺的各国使臣则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的跳脚。
他们来到长安已经好几日了,还未得到李承乾的召见。
长安街,永安坊茶楼内。
唐俭坐在其中,悠哉悠哉的品着茶,他的对面,则坐着新罗使臣朴正贤。
“唐大人,你觉得我们国王的请求,唐皇会答应吗?”
唐俭无语的看了对方一眼。
天子的圣意,岂是自己能随意揣测的。
见唐俭不回话,朴正贤也意识到了什么,尴尬一笑。
“我并非有意揣测唐皇,只是好奇唐皇对于两国联姻的态度如何,以免惹唐皇不快。”
听到朴正贤这样说,唐俭这才缓缓开口。
“陛下的圣意我不清楚,不过太上皇在位时吐蕃曾两度请求过联姻。”
朴正贤点头,他自然知晓此事。
“当时陛下的原话便是,联姻可以,让你们的公主嫁过来。”
唐俭说完,看向朴正贤的脸色,见其没有丝毫变化,也猜到了新罗的想法。
看来,对方早已知晓大唐的态度,这次也是想来送公主的。
想到这,唐俭不由的想到了那位在长安还没有丝毫名分的吐蕃公主。
按理来说,如今大唐和吐蕃两国建交,通商往来密切,早该传出联姻的消息了。
就算陛下不喜欢,也可以将其赐婚其他皇家子弟。
但宫中现在却毫无半点消息传出,着实有些奇怪。
在李承乾态度没有明朗之前,唐俭也不敢擅自做主提出联姻,只能将新罗的意愿上奏。
皇宫,立政殿。
此时长孙皇后也收到了李二传回的信件,在得知战事胜利后,脸上这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一旁的杨淑妃接过信件后也露出了笑容。
自李承乾继位后,杨淑妃并没有担忧和害怕。
相反,她脸上的笑容比以前还多了几分。
因为这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放弃了执念。
相比于自己的孩子坐上皇位,她更希望对方一生无忧的活着。
“姐姐,承乾后宫的人选定下了几个?”
听到杨淑妃的问题,长孙皇后一拍额头。
这段时间整日忧心在外征战李二,正事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