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文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这个事情如果现在说,可能上面不一定在意,但是几个月之后,等双轨制造成的影响显现出来,很多东西都被大肆的抢购囤积,这时候再去提有一批粮食可以稳定供应,而且价格还更低廉,效果肯定比现在的好得多。
“那就等这个事情结束的时候再说吧!”
李弘文点点头。
挂了电话,他突然想起来,徐启年刚才在电话里说第2个卫星就要上天的事情。
这个事情王爱国还没有跟他说过,怎么徐启年这边就已经先知道了。
说起来,这个第2颗卫星时间拖的确实有一点长了,最初的时候,他预计不到一年时间应该就能够上去,结果这现在拖了一年多了。
“听说第2个卫星要上去了?”
李弘文顺手把电话打给了王爱国。
“是有这么个事情,但是现在具体的时间还没有定下来,我想的是定下确切的时间再跟你说的!”
王爱国点点头。
“这第2颗怎么会拖这么长时间,是碰见了什么技术难题吗?”
“那倒不是,是第1颗上去之后,我们做了很多测试,针对于这些测试结果,对第2颗进行了更好的一些优化,并且我们又突破了几个技术,所以时间上就拉长了一些。”
“那这个具体的实施什么时候能够出来,我是说能够被实际应用的产品。”
李弘文更关心的是这个卫星什么时候能够真正的落地,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可视化的产品。
他迫切的希望自己的车上能够有一个导航帮自己指路,他太不喜欢记路了,更不喜欢看地图。
“我们现在就有可以用的相关产品,只是精度和准确度有问题,再加上我们的卫星现在数量太少,每天能够提供的时长也不够,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放几颗卫星,才能够真正的全天候实现导航定位的功能。”
地面上做的测试肯定是需要相关的一些设备的,所以跟卫星对接的导航定位产品他们有做,只是体型比较大,而且因为现在只有一颗卫星,导航的精度和准确度,以及卫星信号接收的时长是有问题的。
所以想要真正把这款产品应用起来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不过我们跟军方已经有了一些合作性的东西,军方也在帮我们做着各种测试,一些设备已经登上了军方的船只以及陆地的一些移动设备上面。
有他们的帮忙,我相信这个技术成熟的时间会越来越短的!”
实际上,如今王爱国他们在北斗项目上的研发速度是越来越快的,已经过了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
很多技术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础,突破也是时间的问题。
就像这一次,本来有几项技术计划应该是到第3颗卫星,甚至第4颗卫星的时候才会用上的,现在在第2颗卫星上就已经布局上了。
就是因为当第1颗卫星上天之后,他们很多的研究有了一个实测的环境。
而且在这一块,军方也给了他们非常多的帮助,帮着他们做了很多实验,并帮着他们突破了一些技术关卡。
“这个我们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加快一下速度。据我的一个可靠的消息,国外应该是在明年会有一家公司推出手持的民用gps导航设备。
未来几年gps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我们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有相关的产品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跟对方竞争,如果说时间太晚的话,那么我们想要跟对方竞争就变得比较难了。”
李弘文想了想,他记忆当中gps的第1款设备应该是明年推出的。
具体gps全面布网成功,好像是在90年代中旬,但是在这个时候出现民用产品,那么对方一定会迅速扩张的,所以想要抢占市场的话,必须尽快推出相关的产品才可以。
他可不想等对方已经完全占领市场,他们再去跟对方抢。
“我们研究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如果再加快,可能需要大面积的去招一些相关的人进来,而且必须是有真才实学的!”
李弘文的话让王爱国有了一些紧迫感,但是现在想要提升速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是再扩大研究人员的团队。
“这个没有问题,我们不怕招人,只要能够进来,确实对研究速度有所提升,那就招!”
“可是我们这个公司招人还需要比较复杂的一些审核制度,毕竟我们属于半军事的保密级单位。”
“这些没有关系,如果说对方确实有才能,我们可以提高福利待遇,当然前提是对方确实审核没有问题。
去其他公司或者是国家大厂挖也可以。”
李洪文的态度是,这个事情速度还是要快一点的,必须在两三年内有相关的产品出来。
不然真的等到gps完成了卫星布局,全面开始占领市场的时候,他们就真的晚了。
他花了那么多钱,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可不希望未来这个产品只能够在东南亚使用,他是希望能够全球化的。
就算没有办法全面压制gps,最起码也应该跟对方能够五五开。
这是他的目标。
如果能够全面压制,当然是最好。
“行,那我会让下面的人去制定一个招聘计划,以及从其他公司和研究所挖人的计划。”
李弘文发话了,王爱国当然会执行。
“对了,既然你们研究这一块,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可以问问技术人员,那就是我发现市面上有一些不用gps的导航定位。
他们是通过什么技术实现的?
我们可不可以在卫星还没有完全铺设完成的时候,先推出相应的一些产品?
这样的话,我们的实验数据会不会更多一些?
这些设备虽然不能够时常用到卫星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在上面设置相关的模块,去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
李弘文想起了他在国外看到的一些导航产品,之前他以为是利用了卫星技术,后来听人提过一嘴,说这些设备并没有用到卫星。
对于这些设备,他是不太了解具体的一个技术是什么技术的。
他在想,既然有人可以不用卫星就做到导航,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特别是他们是真有卫星,完全可以在卫星还没有完全搭建成功的时候,就打出相关的名义,然后不断去完善,正好这些产品也可以帮着去收集数据。
利用自己的产品去收集一些客户没有注意到的数据,这是很多公司都会做的事情。
“这个我还真知道一点,我跟技术人员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说起过。
他们之前从一些渠道看到过国外的一些相关产品。
一种是利用陀螺仪测旋转角度和里程计算结合初始地点来推算路线。
这种是用于短距离的一个导航。
另外一种是电子地图的匹配,利用电子地图和实际的行驶地图进行一个匹配。
还有地面无线导航,利用地面无线电台发的电波时差,进行一个具体的测算。
这几种技术之外好像还有,不过相对于这几种技术,可能就比较少一些了。
这些技术的精度其实是比卫星精度要低的,误差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使用的时候也是可以用的。”
“那我们可不可以先利用这些技术也推出相关的设备,先去让民众能够有一款简单的导航设备,等我们的卫星成熟了之后,再对这些设备进行升级或者是更换?
更主要的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在里面增加一些东西去收集一些地形信息之类的。”
李弘文觉得既然这些技术不算难,那完全可以先用起来。
“难倒是不难,不过现在我们国家对这一块需求应该不大吧,民用方面大多数人还没有汽车,就算有汽车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可能需要跟他们做匹配,军事方面的话,这些其实用处不太大。”
王爱国脑袋一下没有转过来,他以为李弘文想做的是内地市场。
“我们为什么要在内地做呢?我们可以把这个东西放到港岛,放到东南亚的这些国家,甚至于放到其他一些国家去。
我们可以把它包装成一个国外的产品。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很多实际数据的反馈,比你们在固定的一些地方,固定的时间做测试要好得多吧?”
李弘文笑了起来,王爱国跟这些研究人员常年待在一起,脑子有点被局限住了。
“那当然了,如果说我们能够在同时段有一些境外的数据帮我们做着测试,肯定会更好!
这是我们偷偷的利用客户设备上的一些设置去收集数据,是不是不太好?”
如果能够在境外做一些测试,当然是最好,他们其实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在境外没有任何的势力,想做也是比较难的,现在有更好的办法,王爱国当然不拒绝,但是他觉得这个事情可能不太合适。
“那有什么的,我们在客户购买的时候提供一些协议,告诉他们有义务配合我们进行一些产品的测试和升级以及信息的收集就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