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 第983章 大明帝国皇历《大统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3章 大明帝国皇历《大统历》

含元殿内,旁边的记录官毛笔挥舞,记录着皇帝以及诸位大臣的谈话。

李洵道:“对百姓们的嘉奖,除了钱财之外,更要给予荣誉嘉奖,比如最佳耕田者!最美种田人!”

钱财终有花完的一天,而荣誉嘉奖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可以当成传家宝传下去。

所以百姓们除了希望能够得到钱粮之类的奖励之外,更想得到朝廷的荣誉嘉奖。

“回复白龙郡各官员及百姓,朕心甚慰。”李洵又说道。

……

‘朕心甚慰’,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使得白龙郡的百姓们兴奋又激动。

能够得到皇上的认可,让皇上觉得欣慰,众人心满意得,干劲十足。

努力干了这么久,最想得到的就是皇上的认可。

“皇上说了,北地严寒,又让朝廷为大家增添了御寒的物品。”阿里郎大声说道。

百姓们欢呼叫好,皇上真的很暖心。

有了皇上的关心与鼓励,白龙郡百姓带着满满的动力,继续热火朝天的建设白龙郡。

“不愧是白龙郡大都督,果然气派!”

百姓们散去后,阿里郎正准备回去,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阿里郎扭头看去,顿时露出了笑容。

“国师!你可终于出现了!我们到处找你,都没找到你!”

阿里郎激动的说道。

自从天运子进入戈壁滩后,影密卫的人一直在寻找,让草原上的大明军队也多多留意。

阿里郎看着眼前的天运子,发现他稍稍的瘦了一点,但比之前刚毅了不少。

天运子淡淡一笑,道:“多谢谢将军的关心,贫道这些时日在办一件大事。”

“寻找到矿源了?”阿里郎好奇的问道。

天运子笑而不语,扭头看向了白龙城的西北方,那里有一座山。

阿里郎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那座山距离白龙城有三十里。

这座山不是特别的高,而且没有山顶,就像被削掉了山头一样,所以大家都称它为无顶山。

来到白龙郡之后,阿里郎便想在这座山上修建一座军营,可以和白龙郡形成犄角之势。

“国师,这座山上有矿源?”阿里郎眼睛一亮,略显激动的问道。

天运子笑眯眯的看着无顶山,道:“没有矿源,但是有比矿源更重要的东西。”

比矿源还重要!

阿里郎更加激动了,又好奇道:“国师,有什么东西比矿源还重要?”

“天象。”天运子手指了指天空。

天象?阿里郎不太懂。

“将军,这座山就交给你来看护了,可别让人破坏了,贫道将来要在这山上做大事!”天运子笑着说道。

“国师放心,这里交给我了。”虽然阿里郎不太懂,但天运子说这里很重要,那就一定很重要。

天运子准备回北凉城了,周敦武刚好要往北凉那边查看沿途的百姓,便带着天运子一同前往。

“北凉城修建的速度很快呀,我上次离开的时候,这里的城墙还没开始建造呢。”

天运子看着高大巍峨的北凉城墙,心中不由得感叹道。

“国舅爷,多谢你的护送,前方便是北凉城了,贫道独自前往即可。”天运子对旁边的周敦武说道。

周敦武道:“国师言重了,国师慢行。”

天运子看了看周敦武,这人行事作风跟周傅宗是真的像,不愧是周傅宗的大儿子。

……

李洵今天刚从后宫来到前面的含元殿,正准备宣三省六部的官员商讨一些事情。

忽然有小太监来报,说是国师天运子求见。

李洵道:“这家伙可终于回来了,让他进来吧。”

天运子在含元殿见到了大明皇帝李洵。

他只是看了一眼李洵,便不敢再看,赶紧跪地磕头。

天运子发现李洵的帝王威仪越来越强了,根本不敢跟他轻易对视。

“国师,起来吧。”李洵面带笑意的看着天运子,“听说国师这次回来给朕带了一个宝物?”

天下事都在李洵的掌握中,在天运子刚到白龙郡,还没有见到阿里郎的时候,影密卫便发现了他,然后将情报传到了北凉城!

“陛下,这便是臣献给您的宝物。”只见天运子从怀中拿出了厚厚的一沓纸。

旁边的李德全赶紧上前接过,呈送到李洵面前。

“这是皇历?”李洵只是看了一眼,便认出天运子献上来的是什么东西。

天运子笑道:“是的陛下,这是臣为我大明帝国编写的皇历。”

“上面记载了各个节气、天文气象,其中还记载了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禁忌。”

李洵微微点头,天运子真是够厉害的呀,竟然为大明帝国编布了一部皇历。

就在此时,萧若无他们这些官员也都来到了含元殿,看到天运子归来,众人叩拜皇上后,热情地和天运子招呼。

“大家都来看看,这是国师给咱们制定的皇历。”李洵让李德全把皇历拿下去,传送给每个大臣。

大臣们围在一起,看着皇历里的内容,感到了惊喜。

“有了这部皇历,百姓们便可根据里面的二十四个节气进行农事,何时耕种与收获便有了依据。”向天歌笑着说道。

萧若无道:“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都要有自己的皇历,用来指导百姓进行干农活,如今咱们大明帝国也有了!”

其余官员们也都纷纷称赞。

“陛下,还请您为这部皇历起个名字。”国师天运子对李洵说道。

“这本皇历便叫做《大统历》吧。”李洵稍一思索便说道。

群臣赞同这个名字。

“这本皇历等朕鉴定完后,由尚书省公布天下。”

李洵继续说道。

“现任命天运子为大明帝国钦天监的监正,负责大明帝国的天象观察、节气推算、制定历法等。”

对于皇上的这个任命,天运子没有任何意见,上前叩谢领命。

朝会结束后,李洵又带着天运子来到了御书房。

“天运子,朕准备找一些人,让你教授他们如何去观天文星象,判断天气。”

李洵坐下后淡淡的说道。

“将来我大明帝国征战四方,如能提前预知天气,便可占得先机。”

战斗时,能够提前知道明天或者说是接下来几天的天气,便可利用天气来对付敌人。

晴天有晴天的打法,雨天有雨天的打法。

打仗要靠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