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听风吹起蒲公英 > 《最低工资标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d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要上调啦!据可靠消息称:7月起,d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将由目前的1510元\/月,调整为1720元\/月……”

戴珠用力把手一伸,猛地将手机递到刘春生面前,屏幕里白底黑字的这样写着。

“嗯嗯。”刘春生清了清嗓子,从戴珠手中接过手机认真地看,嘴里小声念着。

旁边,一直坐着翻看手机百度的老邓突然抬头站了起来,用拿手机的手指着刘春生说,“春哥,这回你还真别不信!准错不了!执行时间和具体数目都写有了。”他脸上泛着隐隐潮红,似乎很有些高兴。

“别他喵的又像上次一样,只把员工的计算基数调了,职员分文不动。”凑在刘春生旁边一起看手机的韦凡华抬起头撇了撇嘴、愤恨地说。

刷,三人的目光一下聚焦在韦凡华的脸上。

“韦哥,你这乌鸦嘴!”戴珠微嗔骂道。

“你这鸟人,就不能说点好听的话么!”老邓瞪着眼睛说。

“小韦。凡事还得多往好的方面去想,你说对吧!”刘春生伸手拍了拍韦凡华的肩膀,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韦凡华和刘春生对了一眼,别过头看向一边的虚无,眼睛一片空洞。少顷他站直身子,一声不吭地走了。

余下的三人都有些尴尬。大家都知道,韦凡华的生活压力大,家里只有他一人挣钱,两边老人都不帮他带小孩。媳妇从儿子出生后就一直没有工作,只在出租屋里带着小孩,顺带做些工厂外发的散活。但是,这又怎样呢?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

“这不才四月份么!咱们现在讨论加工资,是早了点呢!”戴珠讪讪的说。

“胖姐说的对!反正厂里没正式出公告之前,我们说再多也是瞎扯。”刘春生点头附和。

“……”

“屎壳郎来巡车间了!”戴珠压低声音小声说道,同时向前方努了努嘴。

三人往车间门口的方向看,只见一个穿着工衣的中年男人正背着手,在进门第一条产线的过道上慢慢走着,边走边看工人们操作。

“够勤快的啊,星期六加班还来这么准时。”

“你今天才知道呀?哎哟,可真希奇!”

“都散了吧。”刘春生说着站了起来,也到产线巡拉去了。

老邓起身往后走。戴珠迎着中年男人走去,因为进门第一条产线就是她负责的。

“史生,下午好!……”

周日,天气晴,不用加班。

出租屋里,戴珠和读幼儿园的女儿洗漱完毕准备去市场买菜。她丈夫早起来加班去了,说是部门要赶一个策划文案的进度。

市场人很多,大都是附近工厂的员工和一些小贩。偶尔会见着几个本地的老妇人,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和小贩们议价,一边抱怨着菜价又涨了。

“妈妈,我要吃小笼包。”女儿指着卖包子的档口说。

“好的。囡囡乖,妈妈帮你买啊。”

“老板,来一笼小笼包。”

“多少钱?”戴珠翻出钱包问。

“五块。”

“上星期不是卖四块一笼吗?”戴珠有些惊讶。

“不好意思啊!昨天就开始涨价了。”店老板脸上挂着抱歉的神色,回答道。

“怎么就涨价了呢?”戴珠有些不解。

“这不是d市要上调工资了么!昨天大家都知道了,所以都涨了点。”店老板笑着说。

“那不是说七月份才开始调吗?你们涨价倒是涨的够快呀!”戴珠觉得无语,很是愤愤不平。

“我也是没办法呀。”店老板一脸无奈,“你看一夜之间米面油盐,鸡鸭蛋肉,青菜萝卜,都涨价了,我不涨,岂不亏了?”他很耐心地解释着,看样子,已不是第一次向顾客解释加价的原因了。

戴珠没再多说,付过钱拿起装小笼包的袋子转身走了。

她找了个空地,陪女儿吃过早餐后在市场转了一圈。果然如店老板所说,肉涨价了,菜涨价了,水果涨价了,粮油也涨价了。有些店家为了不浪费口舌,就在店里显眼的地方竖个纸片,用大黑笔写上:各位顾客,因工资上调,导致进价和经营成本上涨,本店商品售价一律上涨20%,敬请理解。谢谢光顾!某月某日示。

涨价归涨价,日子还是要过的。在减少份量,免去一些可以不买的东西之后,戴珠还是提了满满的一袋,拉着女儿回‘家’去了。

出租屋门口,五六个男女围看墙上贴着的一张纸,并议论着。戴珠认得他们,都是和自己同栋的租客。她凑了过去,朝向她看过来的两人点了点头,便也去看那张纸。

只见纸上用电脑宋体字写着:

《通知》

各位租户:

由于d市工资上调,周边物价上涨,管理成本增加。本栋出租屋从下月开始房租稍做调整,具体如下:

单间:由200元\/间,调整为250元\/间;

一房一厅:由300元\/间,调整为380元\/间;

两房一厅:由400元\/间,调整为500元\/间。

以上,请收悉并理解。如需退租,请提前一个月提出。谢谢合作!

房东示。

某年某月某日。

“我刚才去其他出租房看过了,都一样。”甲说。

“早知道了,他们都商量好的,这一片出租房都是同一个地方的二手房东承包的。”乙说。

“一夜之间什么都涨价了,就工资没涨。还让不让人活呀!”丙很懊恼地说。

“我刚才去剪头发,也涨价了。”丁说,“之前十元,现在十五。”

“吓!都想钱想疯了吧!”

“……”

戴珠没有出声,拉着女儿回屋去了。把买回来的东西分类摆好,她开始教女儿写字。门外不时传来音响的声音,是一首粤语老歌。

“…我哋呢班打工仔,通街走籴直头系、坏肠胃…”

“…搵嗰些少到月底点够洗,奀过鬼,确系认真湿滞…”

“……”

“…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

“…嗰种辛苦折堕讲出吓鬼,死俾你睇,咪话冇乜所谓…”

(完)

人事虚构,雷同巧合。

201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