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丈夫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审案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审案 上

次日。

绵绵细雨依旧从空中飘飘洒洒的落下,只不过,相较于昨日来讲,今日的雨可以用沾衣不湿来形容,并不影响百姓的出行。

房间内,韩珣正在整理昨夜他和贤王言及的那些东西的时候,常巍禀告说是吴南一的儿子来了。

昨日,吴南一被一同抓紧了大牢中,吴恪能忍到现在才来找他,也是不容易,因此,韩珣知道对方来此的目的,而且,他也没有忘记对吴家的承若。

待到吴恪来到他的房间后,韩珣没有躲躲藏藏,直言向对方陈述了现在的情况,并告诉对方他已经将吴家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贤王。

“你先回去吧,具体如何判罚还是要由贤王来决定,但是,你放心,这件事情过后,吴家会继续存在于蜀郡的。”

当日,韩珣初见贤王的时候,韩珣就将吴家的事情据实相告,并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而再经过贤王的认真思量后,最终,贤王采纳了韩珣的建议。

“吴恪代父亲写过韩公子。”

昨日,吴恪原本是想虽父亲一起去刺史的,可是,却被吴南一拒绝了,不敢违背父亲的吴恪无奈只能在府中等候。

最后,果不其然,吴恪还是听到了噩耗,他的父亲被抓紧了大牢,当时,他想到唯一能帮助他父亲的只有韩珣一人。

但是,吴恪还是强忍着想等一等,看看他父亲的事情会不会有什么反转的可能,毕竟,韩珣曾经答应过他们吴家。

强做镇定等候了一夜之后,吴恪终究还是忍不住来西华客栈寻找韩珣,现在听到韩珣这一番话,他心中的担忧放下了许多。

蜀郡在安静了两天过后,又因为刺史府外的一则通告引起了热烈的议论,因为,贤王要在五天后公开审理益州贪污受贿一案,并将赵乾的罪状公之于众。

这样的做的目的既是为审案,也是为朝廷正名,贤王想要告诉益州的百姓,朝廷并没有置他们于不顾。

“咚咚咚!”

当天矗立在刺史府外抱鼓被敲响了十八声,众多早已等候在此的百姓蜂拥涌进衙门,其中也有很多是蜀郡辖制下各县的百姓闻声而来。

如果不是一旁的士兵拦阻,恐怕乌泱泱的百姓就要涌进大堂了。

“将人犯赵乾一干人等带上堂来。”

身穿蟒袍王服,头戴紫冠的贤王面色严肃,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拿起惊堂木,朝案上一拍,正声说道。

贤王的话音落下,便有士兵将赵乾一干人等从偏堂带上来,让其跪在地上,随后,退守在一旁。

短短四天的时间,原本面色红润有光泽的刺史大人,现如今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蓬头垢面的样子也甚是狼狈。

“快看呐,这不是刺史大人吗?”

“什么刺史大人,你还没听说吗?他之所以被抓起来是因为贪污了许多银子。”

“啥,你们说啥呢?什么贪污银子?”

“听说贪污了一万多两呢。”

“我滴乖乖!这够我在小翠兰的身上玩一辈子了,有钱真好啊。”

自从那日赵乾等人被士兵押进大牢之后,有关其中的一些内情便传了出来,经过这几天的发酵,一传十,十传百,蜀郡的百姓大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念。”

“永明十七年,二月初五,原益州司法判司游阔收受贿赂,罔顾事实,替孙家长孙,孙文,逃脱杀人罪责,并反污蔑受害人,致使死者父亲自杀以正清白。”

“永和十七年,三月十七,李家……”

贤王的话音落下,站立在堂下的被临时提拔上来代行司法判司职责的官员,将早已准备好的关于游阔的一条条罪状声音响亮的念了出来。

最初的时候,堂外的百姓还在对跪在堂外的众人指指点点,小声的议论,可是,当官员将游阔的罪状公布与众的时候,堂外的声音渐渐的小了许多。

直至百姓再无任何的声音发出,只有堂内一人的声音回荡在众人的耳边。

“回贤王,念完了。”

官员将其念完之后,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躬身向贤王回禀。

“游阔,你身为益州六曹判司,明知贪赃受贿乃是重罪,然而你却知法犯法,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朝廷的律法,视其为无物,如今人证无证俱全,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其实所有的事情在今天之前就已经有了定论,如今共开受理此案也只是为了给益州的百姓一个交代,让他们一直憋在心中的那股对朝廷不再为的怨气散开,以免之后酿成祸事。

“下官认罪。”

游阔身为司法判司对于自己所犯的事情会收到如何的惩罚是再清楚不过了,原本当初想的是捞一笔就收手,可是,上了那趟的贼船后,他就再也没有下来过。

初始,他也会感受到良心难安,并暗自谴责自己,可是,渐渐的他就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并被欲望所吞噬。

“狗官!”

“居然干了这么多的缺德事,真是该死啊!”

“呸!”

“把他和母猪关在一起!”

在众人的咒骂下,游阔被士兵带了下去,如今,等待他的只是何时死而已。

“肃静!”

眼见堂外的百姓叫骂声不止,甚至有人想要跳出来,曹英站出来朝外面大声喝止百姓的行为,否则接下来就没办法正常审案了。

益州六曹判司,其中四曹有主官判司,另外两曹则并没有设主官,而是由人代行判司职责。但是,恰恰是代行职责的两曹反而罪名要轻上许多。

如同审理游阔时一样,接下来的人也是将其所犯罪行一一公布与众,而这些人也不出意外的受到了百姓“热情”的问候。

六曹官员审理完之后,轮到了孙、李、吴三家。

当贤王令人将三家这些年所作的恶事公布与众的后,不同于官员被判处死罪需要刑部复核,还有皇帝的御笔勾画,他对三家当即做出了最终的判罚。

“孙、李两家为谋私利,不择手段,致使民怨四起,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本王判抄没两家家产,孙大山,李照死罪,择日问斩!”

孙、李两家是蜀郡的望族,手底下不干净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短时间内想要查清所有的事情是根本不现实的,但是,贤王只是从贪污钱粮一案下手,这就足以治两人的死罪了。

“贤王,草民冤枉啊,是赵乾!都是赵乾怂恿我的,我冤枉啊!赵乾!你这狗官赶紧认罪啊!”

原本早有准备的孙大山,在听到自己被判死罪,则日问斩的时候,还是慌了,于是连滚带爬大喊冤枉,并将所有罪责都推给赵乾。

跪在一旁,浑身颤抖不止的李照出于对生的希望,也连忙朝贤王磕头,脸上满是惊恐的大声说道:“是啊,是啊,都是赵乾指使我们干的,都是赵乾!”

“拉下去!”

作为蜀郡的官员,曹英是最清楚孙、李两家是有多么的可恶,见这两人仍然在垂死挣扎,试图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赵乾的身上,他立即吩咐人将其拖下去。

“贤王,饶命啊!我有钱!”

“救救我!”

坐在堂上的贤王丝毫没有理会两人所谓的“冤枉”,如果这两人都是清白的话,那么大晋朝的六部中的刑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