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春生江上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孤雏栖寒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百二十七章 孤雏栖寒枝

顾凌云接过衙役手中残破的符纸,焦黄纸面上朱砂绘制的驱邪纹依稀可辨。

许湘接过细看片刻,亦未觉异常,便转手递给了唐妃嫣。

唐妃嫣接过后捏着符纸对光端详,剑穗流苏随动作轻晃,开口道:

“这就是寻常驱邪符嘛。”

她忽地旋身面向衙役,绯红纱衣在暮色中扬起惊鸿般的弧度:

“两位差爷快请起!我们不过问些旧事,断不会伤及无辜。”

话音未落,布庄二楼传来织机倾覆的闷响,惊得矮胖衙役又跌坐在地。

顾凌云剑鞘轻点青石板,北斗星纹绽出寸许清光,瞬息照亮半条街巷:

“先去案牍库,边走边说。”

顾凌云剑穗流光掠过矮胖衙役的眉心,那人浑身一颤,佝着腰小跑引路。

矮胖衙役嗓音发颤:

“长亭县原是个仅有三四百人口的普通小城,远离府城却无灵脉灵植,素来太平...”

他抹了把冷汗,继续道:

“直到两年前贾家迁回——”

瘦高衙役喉头滚动欲言又止,许湘剑气扫过其脚边青砖,生生削下半片皂靴后跟。

“贾家本是本地粮商,四十年前举家迁往府城。”

矮胖衙役加快语速,继续说道:

“四十年前贾家搬迁时是三代同堂:家主贾茂携长子贾程、次子贾晖两房及幼女贾兰。贾程膝下有嫡子贾傲,如今返乡的贾万千......”

他偷眼瞥向街角朱漆斑驳的贾府,压低声音道:

“贾家回长亭县后,有好事者花银钱从贾家小厮口中打探到内情。当年举家迁往府城时何等风光,谁料在府城的营生竟处处碰壁。”

“贾家本是粮商,长亭县虽仍有田产,但运粮至府城路途遥远,成本远高当地粮价,米铺生意始终难有起色。

不过贾家迁居府城另有机缘,长子贾程之妻黄羽,乃是府城青山学堂教书先生的三女儿。

贾程当年在学堂求学时与黄羽相知相恋,成就一段佳话。

二人婚后本在长亭县安稳度日,却在黄羽诞下长孙贾傲后突生变故。”

“原来黄羽幼妹黄莹被一位修士看中纳为妾室。

那修士对黄莹极为宠爱,不仅赠予黄家三十亩良田与两间商铺,更将黄家全族迁至其属地。

恰逢贾家擅经商,黄家便将产业交其代管。

为攀附修士,贾家四十年前举家迁至府城接手这些田产铺面。”

衙役说到此处顿了顿,目光扫过空荡的街巷:

“谁料四十载光景风云变幻,那修士家族便与仇家火并落败,产业尽数被夺。

虽说贾家与修士本无瓜葛,但黄莹既为妾室,贾家作为姻亲竟遭牵连。

彼时家主贾茂已寿终正寝,倒是落得一生顺遂;长子贾程因着黄羽这层关系,虽家资丰厚却终身未纳妾室;次子贾晖除正妻外另娶三房,贾万千便是其幼子......”

“最唏嘘的当属贾兰。”

衙役摇头叹道:

“她见黄莹嫁修士得富贵,便一心想高攀修士为夫。奈何蹉跎半生仍未如愿,最终只得嫁作商贾续弦。”

“仇家吞并修士家族后,便开始清算修士家族的产业。

黄莹虽为妾室,但深受那修士宠爱,即便未诞下子嗣,仍得赠珠宝、良田、商铺等物。

那修士战死后,黄莹竟当场殉情。

黄莹一死,仇家本无由迁怒黄家,偏黄家守着修士所赠产业——那些良田商铺虽非灵物,却遭仇家灵根未开的子弟觊觎。

明面上不敢妄动,暗地里却使仙家手段。

黄家为避祸变卖家产欲迁回府城,途中竟遭'山匪'截杀,全家三十一口惨死,连襁褓婴孩亦未幸免。

这等手笔,明眼人谁不知是仇家所为?”

衙役喉头滚动,嗓音发涩:

“贾家闻讯欲变卖产业逃回长亭县,却未料对方来得更快。

当夜贾宅遭'山匪'血洗,唯探亲在外的贾万千与贾兰幸存。

贾兰夫家生怕受牵连,连夜将其休弃,虽归还嫁妆,可她年逾五旬带着贾万千料理后事,未及返乡便病逝途中。

可怜这贾家,仅剩一个年仅十三的半大少年。”

唐妃嫣蹙眉追问:

“既有暗阁管辖修士滥杀之事,贾家为何不报官?”

矮胖衙役扑通跪地,额头抵着青石板颤声道:

“仙长明鉴!那仇家乃修行世家,暗阁修士多是炼气修为,怎敢招惹元婴大能?

贾家事发后,县尊倒是上报过,可州府只回'查无实证'四字......”

瘦高衙役突然拽住同伴衣袖,浑浊瞳孔映着唐妃嫣剑穗寒光:

“况且那'山匪'案发前月,府衙暗阁主事便暴毙家中——说是练功走火入魔,可尸身上的剑痕分明是......”

话音戛然而止。

街角残破的贾府牌匾在暮色中摇晃,发出吱呀声响,似亡魂呜咽。

唐妃嫣又问道:

“你们长亭县归属哪个修行门派管辖?”

“没...没有,小人不知。我们岳丘国虽说是供奉玉清门,但长亭县附近百里人烟稀少,府衙有暗阁镇守,故此我们知县便没有向上面申请仙长驻守。

若是真有仙长驻守,贾家也不至于遭此横祸。”

唐妃嫣自然知晓岳丘国皇族每年都会向玉清门纳贡求取庇护,只是各州郡县的具体事务还需地方自行决断——可请玉清门外门长老坐镇,也可就近依附其他修行门派。

她见这长亭县衙署内未见玉清门标识,才特意询问当值衙役。

“贾家出事之后,你们知县可曾上报州府,请玉清门派修士驻防?”

矮胖衙役身子伏得更低:

“回仙长的话,知县大人确实递过申请的,可州府那边始终没有回音。”

他喉结滚动两下,声音里掺了三分愤懑,继续道:

“小的斗胆猜测,怕是连呈文都没向朝廷上报。

小人……”

矮胖衙役攥紧汗湿的衣角,喉间发出困兽般的呜咽。

他忽然重重叩首,青砖上溅开三两点猩红:

“小人觉着那些大人们......怕是早与残害贾家的仙门沆瀣一气!”

额间血迹顺着鼻梁蜿蜒而下,继续道:

“若是有仙长驻守,我们长亭县也不会成了如今这番摸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