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吃鸡】
我一直以为坐月子(现在应该叫产褥期)一天吃一只鸡是全国标配。那时候听留学的朋友说日本产妇坐月子喝红豆汤,还在感叹,这是物资匮乏还是物资匮乏呢?还为此一直觉得活在天朝上国真好。
后来才听说,好像别的地方坐月子也没有像我们这边吃鸡吃得如此猛的哈哈,反正是个传统。家里女儿媳妇一怀孕就开始养鸡,最好是土鸡,城里实在弄不到土鸡的话就去买饲料鸡来养几个月半年,生生养成土鸡。我舅妈生孩子那时候刚好碰到禽流感,鸡都快扑杀光了,尽管如此,我妈也辗转从外省弄了十几只鸡回来,老一辈对传统的执着有点可怕,无论如何就是不信任月子中心的月子餐。
其实我们这边坐月子吃鸡也不是说真的要产妇一天把一只鸡吃完,主要是每天现炖新鲜鸡汤,不能让产妇吃隔夜的东西。当然在烹饪方法上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说产后第一餐的鸡必须是公鸡、一周后才能继续喝鸡汤吃鸡肉、鸡汤烹饪要用哪些部位、汤里面还放什么酒和排恶露的中药之类……好像每个地方的鸡汤月子餐配方还不太一样。说实话这些老人家的月子餐讲究我都不太懂了。而节俭一些的家庭,往往家人还得跟着吃一两个月剩下来的鸡肋,就算如此,再节俭也不能节俭了产妇的吃食。
我们这边好像全社会对坐月子吃鸡都抱有极大的宽容。像我们城里住楼房的,有时候碰到邻居在阳台养鸡,又吵又臭,实在忍不了了去报告物业,物业说那家有产妇坐月子——哦,那没事了。
********************
1045.【撒狗粮】
我大学时候有个老师,每堂课必骂那些不分场合随时随地撒狗粮的大学生情侣。
有一次他骂得尤其狠,说竟然有人秀恩爱都秀到教师住宅区去了,被他几岁的儿子看见,就问爸爸,大哥哥大姐姐在楼下干嘛?
老师极度尴尬,敷衍说,啊,他们大概在学习吧。
他儿子继续童言无忌:学习为什么要抱在一起?
老师则尴尬得冒烟:可能是天气冷吧……
之后如何处理不知道,反正这老师对那些秀恩爱的情侣更加深恶痛绝,而我们听说此事,已经笑惨了。
********************
1046.【江户川高能】
家中小儿在读《老残游记》时候说里面的人物竟然提到了福尔摩斯。我说福尔摩斯的故事被翻译到国内的时间本来就很早,就是那个时候还不一定翻译成福尔摩斯这个惯用名,比如说会翻译成歇洛克呵尔唔斯和屈臣医生(没毛病)等等,就连作者柯南道尔的名字不也有人翻译成陶高能吗。
家中小儿立刻说,所以隔壁那个小学生应该翻译成江户川高能才对。
……莫名戳中我笑点。
********************
1047.【无缝切换】
我高中同宿舍的闺蜜有一项挺了不起的无用技能,就是能在同一句话当中随意无缝切换多种方言。
听起来就有点像香港人那样国语、粤语和英语夹杂起来说的感觉,但是还不太一样。香港那边是特定的词喜欢用英文单词,这个闺蜜则是不定,切换方言的节点取决于她面对着谁说话:面对着说普通话的人就说普通话,面对着说西南官话的人就说西南官话,面对着说壮语的人就切换壮语,如果是群聊,她真的是脑袋一转就可以在一句话中间切换好几种方言,眼花缭乱的,听的人都反应不过来,但她就是能转换过来。
我曾经对她这个无用技能还佩服了很久。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只有我们这边有这种莫名其妙的约定俗成,就是跟人说话的时候,对方说什么方言,只要自己会说,都会就着对方的语言来说。如果对方不会说自己的方言,就会和对方说普通话,就算自己的普通话口音烂到好笑,也会努力去就对方的语言努力沟通。甚至有一次还见到我们老乡跟一个东北游客聊天,竟然努力地在就东北口音,然后舌头打结打到拼命喝水的,差点没笑惨我。可是真能像我高中闺蜜这样在一句话当中无缝衔接多种方言的,倒也是凤毛麟角,反正我是做不到。
********************
1048.【那么近那么美】
今年春节去婆家过年,短短几天,看到满大街的文旅口号——
那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这个宣传语其实是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这口号的受众对象到底针对的是哪个人群?所以河北文旅给自己的定位是bJ后花园吗?还是只服务周边省市,远的必诛?反正像我这种处江湖之远的人,周末去哪休闲都绝对想不到会打个飞滴去河北玩的,但这个口号莫名让我这个敏感的天高皇帝远外地人有种被排斥的感觉,不过人家没准本来也没打算招待我们这些地方的人,是我自作多情。
当年我们这边征集文旅口号和LoGo的时候我也参加了,我们团队想了很多条口号,主题都离不开广招天下客愿结天下缘的意思。可是当时我们保守了,觉得说天下太大太俗,还是没敢用“天下”二字,结果入选的口号还真他就是“秀甲天下,壮美广西”,当然不是我们团队的投稿。“壮美广西”是最高领导批示原文就不说了,可是他真的敢喊天下啊啊啊(╬?_?)!
然而作为游客来说,我是不屑去近的地方旅游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近的地方大同小异,早就看腻了,美都不想看。家属同志一休假就想往桂林跑,我真是各种带他去找漓江还有哪些未开发段,宁愿去没去过的野山也不想去那些烂景区。而且我从小看这种山水基本免疫了,而他却搬个凳子泡在江边树荫下的浅水滩里看山吃西瓜都开心。我真要去旅游的话连云贵粤湘都不想去,就想去大西北看大漠孤烟直,要么出国再别一下康桥,就因为没见过。俗吧?
而过年到了“那么近那么美”的河北,他们问我想去哪里玩,我想了想,历史积淀深厚的地方还是去人文景点吧,就去了省博、故郡和正定。其实还想带娃去一下课本网红景点赵州桥,结果小叔子小姑子都一脸嫌弃,说就一个破桥有什么好看的!——哈哈哈和我说起钻溶洞一个表情。我还好,要我爸说起溶洞,肯定会提他们小时候村边那些野溶洞,那就是他们的天然厕所和废品站(′?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