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绝世神医 > 第1393章 莫名其妙的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阮清接着对患者小从说道:

“关于你左手的骨折,有两种治疗方式。一种是开刀,另外一种是保守治疗,我用中医的接骨手法来给你骨折的部位复位。

至于治疗的效果,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开刀的话,手术过程中由于打了麻药,当时你会好受一些,但是手术之后你会承受极大的痛苦。

保守治疗不能打麻药,在接骨的时候你会很疼。不过这样治疗的方法就是创伤小,恢复期相对也很快一些,三个月时间就可以痊愈。”

选择权在你,怎么治疗你说了算。但是你最好尽快做决定,趁着伤口还没恶化之前,赶紧进行治疗这样才对身体的伤害最小。

消防战士小从赶紧说道:

“医生,你给我接骨吧,疼一点不算什么。只要能让我的伤快一点儿好就行,我们的中队工作非常忙,我得赶紧回去.....”

张阮清点了点头,他站起身,让护士拿了一块儿非常厚的纱布,让小从咬在嘴里。

接着他拉过小从的左胳膊,手在他前臂上来回的抚摸,然后突然一按。

小从顿时感觉到一股剧痛传来,身子一哆嗦。然而,张阮清的双手像钳子一样死死地按住他的胳膊,他想动都动不了。

这让小丛大吃一惊。毕竟他也是身高1米8以上的北方大汉,他们消防员天天训练非常刻苦,在力量方面那是非常强的,可是眼前这个医生,却把他摁的死死的。

张阮清的手继续在他的左臂上来回的摸索,然后猛地向下一拽,另一只手的手指迅速点在他前臂的一个位置。

尽管赤裸着上身,但此时小从满头大汗,这一下子疼痛比刚才还要厉害的多。小从差点昏厥了过去。

“好了,胳膊已经回位,把衣裳披上,注意不要碰到伤口位置。你们先去休息室等一会儿。”

二十多分钟之后,药剂科的一位医生出现,手里还拿着一个罐头瓶大小的容器。容器里面是黑乎乎的膏状物体,这药膏还热乎乎的,显然是刚加工出来的。。

张阮清拿起一把刷子,然后把这些膏状物体均匀的涂抹在患者小从的前臂之上。

小从清晰的感受到了,从自己前臂表面的皮肤之上,不断的有一种清凉的感觉渗透进来。

原本刚才骨头断裂的地方不断有阵阵的疼痛传过来,结果这药膏涂上去之后,竟然真的不那么疼了。接着张阮清又给他的伤口打上了夹板,把胳膊固定在脖子上。

这时候小从的领导也赶到了医院,张阮清仔细地向小从的领导交代了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者的饮食,并要求他每三天过来换一次药。

他还非常严肃的告诉患者的领导,虽然没有进行手术,但是必须休息满三个月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执行任务。

小从和他的领导千恩万谢,出去交完费离开了。凌艺丰问道:

“院长,为什么你给这个患者制定的恢复期那么长?有很多期刊上不是说了吗,‘伤筋动骨100天’这样的说法不是一点都不科学吗?正常来说有60天就足够骨折的伤情长好。”

张阮清说道:

“在有些领域,西医方面是比中医要领先很多的。但是在外伤的领域,尤其是骨伤方面,西医跟中医差远了。

伤筋动骨100天这个概念,是华国的医生们上千年的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确实,骨折的伤情有60天时间来恢复理论上是可以愈合的。但是,这是在理想状态之下。每一个人的身体状态,饮食结构,医疗条件都是不一样的。

例如西方人的饮食,他们对钙的摄入就要比咱们华国人做的多。所以,他们骨折伤情恢复就要快一些。另外在人种方面,骨折伤病的恢复情况也不一样……

如果刚才那个患者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天天坐办公室,没有什么重体力劳动60天是可以的。

可是你不要忽视,患者是个消防员,每天都要训练,每天都要在火海中穿梭。如果他的胳膊没好利索,就让他回到工作岗位,那简直就跟谋杀一样。

小凌,你要记住,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仅只是治疗疾病本身,还必须要考虑患者本身的情况。

你对细节考虑的越多,患者的病好的也就越快……”

凌艺丰陷入了沉思。

张阮清又接诊了几个患者,急诊科总算清闲了下来。于是张阮清站起身,准备去儿科看看。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他可不想厚此薄彼。

“走,小凌,跟我去儿科看看。”

凌艺丰愣了一下:

“院长,我又不是儿科医生,去了我也看不明白呀。”

“正是因为你不明白才要去跟着多了解多看。否则你怎么保证以后你的患者当中不会出现儿童?

在咱们医院,科室之间的区别不是那么明显。走吧。”

“好!”凌艺丰答应了一声,跟着张阮清一起去了儿科。

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患者相对少了一些,结果张阮清发现,两个小护士正在护士站里哄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很淘气,到处乱窜,护士mm很辛苦。

张阮清有些纳闷儿:

“咦?这是谁家的孩子呀,你们护士长的吗?”

一个小护士摇摇头:

“我们护士长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这是今天早上一个患者家长把孩子扔在这儿的……”

小护士这么一说,张阮清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今天早上8点多,一个男子带着这个孩子急匆匆地就进了儿科的就诊大厅,接着他迅速的就把孩子交给了大厅里负责维持秩序的护士,然后他告诉护士,自己回去车上拿钱,然后一转身就没有影儿了。

护士就抱着孩子在大厅里等两个多小时,可这男子依然没有返回。

小孩子突然处于这么一个陌生的环境,也陷入了焦虑当中,又哭又闹。护士们无奈,把孩子抱到了护士站。两个护士不停的哄着这孩子,中午还在外面给这孩子买了食物。

她们的主任杨晶给孩子进行了初步的检查,这孩子没灾没病的身体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