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绝世神医 > 第1375章 凌艺丰的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艺丰是华清大学医学院临床外科的应届研究生。华清大学可是华国顶尖的学府,他们的医学院在华国国内也排名前几名。

而凌艺丰是这批学生之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他是一个学霸,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顶尖的外科医生。

在不久之前一个全国性质的医学院校的比赛当中,他获得了研究所组别外科手术方面的一等奖。他的导师对于他的评价是胆大心细手巧。

他们华清大学医学院就有很多的教授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想让凌艺丰去报考他们的博士生。

尽管这些教授们向他许诺了各种各样的好处,可是凌艺丰却不为所动。他很清楚,这些教授绝大多数都只是想让他成为他们的手术兽。

手术兽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指的是那些医学专家教授们专门培养的一些年轻人。

尤其是在外科领域,专家教授们培养手术兽那是家常便饭。

外科手术对于医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别的不说,手术的时候一站四五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是十几个小时,手术期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没有超人的体力是根本顶不下来的。

这种非常大的体力劳动,也使得不少的外科医生带着一身的职业病,比如网球肘,下肢静脉曲张,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

年轻的时候仗着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还能挺一挺,等过了40岁,基本上就承受不了这种大负荷的手术了。

另外有一些手术,比如显微外科,基本上45岁以上的医生就很难操作了,因为眼睛已经花了。

所以有很多的教授,到50岁之后基本上就离开了临床手术,更多的从事一些科研讲课或者是行政管理工作。

但有时候一些患者还需要他们帮忙进行治疗,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他们就培养年轻人代替他们进行手术,他们在一旁进行指导。

表面上看这是个双赢的好事,年轻人获得动手做手术的机会,教授们也能发挥余热。可事实却并不是这么简单。

在绝大多数时候,手术做完了,手术带来的收益,完成手术带来的名气,全都是属于教授的。

遇到那些有良心的教授,还能给帮自己做手术的年轻人分点钱,有那些教授根本就是一毛不拔。

他们觉得给你手术机会就是抬举你,竟然还敢要钱,简直是反天了。

即使是没有手术的时候,这些年轻人也得给教授做牛做马,帮着忙前跑后,端茶倒水,各种苦活累活争着干,盼望哪天教授心情好,能给个让他独立做阑尾炎手术的机会。

这样的年轻人简直就像是手术的工具一样,没有自由,没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被称为手术兽。

更恶劣的是,有的教授为了留住自己用的顺手的手术兽,会找各种理由刁难,不让手术兽毕业。

有的人甚至被拖了七八年,直到教授找到了新的手术兽,才被允许毕业。

凌艺丰见过师兄们的惨状,所以,他对于考博士这件事情非常慎重。他甚至考虑,是不是出国,因为在国外这样的现象能稍微少一些。

但是凌艺丰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顾家的人,他不愿意出国到国外去打拼。到了国外一切都得重新适应,他不喜欢那种环境。

于是凌艺丰打开了手机,在一个群里,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微信群,加上他一共才三个人。

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女孩子,名叫赵梓萌,她也是研究生最后一年。这个女孩子也是外科医生,是京都市大学医学院的。京都市大学医学院也是华国国内排名前几的医学院校。

群里另外一个男生名叫周仝,他是华国医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研究生。

他们三个相识也是通过那次全国性的比赛,这三个人都是一等奖的获得者。这算是惺惺相惜,再加上年纪相仿,有共同语言。于是他们便加了这么个群,经常去沟通一些心得。

很快赵梓萌就回了信息:

“老娘我也不想考博士啊,我是女的,肯定会有优待,也不至于被像牲口一样使唤。

问题是等老娘我博士毕业了,就奔30了,到了结婚生小孩的年纪。

等生完孩子,就已经30多岁了,到时候再出来找工作,哪个医院愿意要啊……”

凌艺丰打趣道:

“听说女人怀孕生小孩智商会直线下降,智商低了真的很难找工作。”

“去死,你才是白痴呢!”赵梓萌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身高有1米75,两条大长腿非常诱人。只是她的性格非常的泼辣,有些像男孩子一样。

有很多男生追求过她,不过她根本看不上,直接怼的那些男生怀疑人生。

这时候群里另外一个人周仝说话了:

“我已经决定了,不考博士了。我打算走我师哥高凯那条路,下个月我会去参加新生中医院的考试,争取加入到那家医院。”

凌艺丰问道:

“高凯,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很牛的师兄,还有你发的那几个手术视频就是他做的?”

“是的。高凯师兄就是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考博士,而是直接去了新生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也就是新生中医院的前身。

在那里他有大把的手术机会,还有名师指导,收入也非常高。我的导师说了,现在在整个京都市的30岁以下的年轻医生中,高凯师兄的水平能排进前三。”

即使他去协和医院和深水坑医院那样的顶尖医院,起码也是主任级别的。

高凯和周仝是同一位研究生导师。当初高凯念书的时候这位导师就很喜欢这个学生。

但当时高凯没有选择继续读博士,而是选择去了新生运动医学康复中心。对于他的这个选择,高凯的导师很不理解。

但是后来,随着高凯的声名鹊起,老师也跟着得了不少好处,他逢人就向人炫耀,高凯是他的学生。

有这样一位名医作为学生,高凯的导师也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向高凯要了很多外科手术培训的视频,以及高凯进行手术时的一些视频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