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汪忠穆的孙女,那应该是徽州汪氏,门第倒是没问题…”
内殿里,兄弟两个说话,赵昶万没想到这小子是有了心上人,看着这个从小不太熟悉但一直很懂事的弟弟,也无语了。
你想让朕赐婚,也不是不行,但中都太上皇尚在,他敢做这个主吗?
其实自从密立五子赵祉为皇太子后,赵玖已经不太管外面的事,主要精力除了主持原学辩论修正,就是带着谢德妃和一干御前班直赤心队骑士在那块注定千秋留名的桑树地里鼓捣,但你说婚姻大事,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沈王纳妃,必须赵玖点头同意。
赵昶只在立储问题上有点迷糊,别的事情也不傻,再说了当年跪在景福宫里的窘迫,想想都怕。
所以他道:“若是别的事,答应你也无妨,此事朕最多去和爹爹商量,你也是,既然是功臣子女,你有一片真心,直说又何妨?”
因为从小没啥利益冲突,加上赵昶对他很不错,赵昕倒是说了实话,“臣之母德妃,教我要人家也肯,才好成就姻缘,不然岂不是仗势欺人?”
原来是这么个原因,赵昶失笑,“你真是多想了,虽然爹爹治下,威权日重,可大宋何尝强迫过臣女,何况……”他不好说,汪家只有一个汪伯彦的余荫,赵伯药虽出色到底只是亲戚,帮扶是有,但自家人才不够,汪家还是慢慢式微,这个时候出一个藩王妃,他们如何会不愿意?不过想到这里,他忽然意识到不对,“这么说,你是得到人家同意了?”
赵昕不语。
那赵昶还要什么不明白的,无奈道:“算了,功臣之后不好唐突,正好下个月朕要去中都向父皇请安,你也跟着去,当面向他老人家和德妃说吧。”看小子有点慌,好笑道:“放心,朕帮衬你几句。”
赵昕赶紧笑着告退了,弄得一边的御前班直,宫苑使翟理无奈一叹,官家啊,你也不糊涂,可是能这么跟弟弟交流,为啥每次太子来了都不好好说话,父子离心,不是好事儿啊!
但其实赵官家很冤枉,他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弟弟的婚事专门跑一趟中都,这次来,除了礼节性的表达,皇帝陛下对太上皇一如既往的孝顺和恭敬,更是有重要的事商量。
于是,春耕之后,御驾出京,已经发展为面不和心也不和的当今帝后,勉强夫妻装作一团和气,带上了沈王一起前往中都。
一路上这气氛,沈王要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他都不想跟着来。
赵玖倒是没这感觉,虽然统治这个国家几十年。到底也历练出了一些敏感。但是对于儿子儿媳妇感情,甭管是强颜欢笑还是真心恩爱,只要没到那份上,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赵昶因为已经来信,他也就一家人吃了饭后带着长子去小时候的桑树无名亭里,几个内侍远远等着伺候,赵官家扶着老父坐下,赵玖本来想直奔主题,却恍惚间看到儿子也有了白头发,叹息道:“西南的事情,自古有之。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不该如此操心的。”
赵官家一愣,他小的时候,赵玖整天忙着抗金、打仗,治理黄河,自己与这位父亲相处的时间着实有限。而且自知在政务上决计比不过父亲英明,所以对他更多的是畏惧和敬仰。这般默默温情,属实有点儿不知所措,本能道:儿无能。所以,劳烦父皇……”
好在赵玖的耐心还是一如既往的短暂,片刻后就道:“你是无能!广南以东的虔贼,早在建炎中就由鹏举和刘錡几番出兵,几乎剿灭剩下的不成气候,渐渐入了大宋官府文牒。纳税服兵役已经与汉民无异。而大理是后来分裂,安南不甘心的早被你岳父杀干净了,就这样你还能被一个播州杨氏,一个占城搞得失了体面?说说你一个无用也就罢了,朝中的相公们都是纸糊的架子吗?胡寅这才去了几年?”
现任宰相陈康伯得亏没听到这话,不然一定得叩首谢罪,无颜而辞官。
当然,他就是想辞官也得去跟现任赵官家辞,在赵玖面前,你不敢提这话,提就会被他的虎狼之言骂到怀疑人生。
老父说话就这风格,赵昶反而习惯多了。西南融入华夏是,赵玖在位时就定下了战略,赵昶也没有任何意见,一直顺着往下走。但问题是,西南政权并不是人们传统意义中的那般夜郎自大。相反,他们很清楚自己跟宋王朝相比,那就真的是弹丸,只不过大一统王朝的事情太多了,他们总是在赌那个不确定性,也就是赌大一统后的宋朝,不会发出这么大的兵力和精力去西南复杂的地形跟他们死磕。希望保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性和治理权。
其实,汉朝的古滇国,南宋的侬智高,以至于后来明朝不一定还会出现的阮氏越南,都是这一个套路,他们谁也不指望自己能够攻入中原王朝,取而代之。但就是趁着你国力收缩的时候,占点儿便宜。
当然这个就纯粹得看当权者的性格了。比如说赵玖那个时候,大理段氏,摄政高家,南越李氏就非常倒霉的遇上了一个有国力而且有性格的虎狼之君,轻者改土归流,重则喜提灭国套餐。
赵玖表示我也很想热爱和平呀,但你们如此负隅顽抗,不服王化,我也很难办,何况这还有一个急着灭国之功的韩秦王。
赵昶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而且说真的,他这顿骂挨的不算冤,以赵玖的思路来看,就是老子能扫平的都给你扫平了,你怎么还如此无用?
但赵常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委屈,建炎名臣名将逐渐凋零,剩下的人不能说不堪大用,但是真让他发动一场战争,那束手束脚的东西太多了。而不发动战争,慢慢蚕食其实力的办法。他这不是想不出来来请教老爹了吗?
先不提父子两个的朝政交涉,谢德妃很高兴儿子来,但看这小子的神色,当娘的也能猜到一两分,试探着问:“你是准备跟你爹爹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