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277章 春节节奏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皓被钟莉芳这么一点,心里“咯噔”一下,暗暗掐了自己一把:嘿,合着我这大半年把公司当“托管班”了?

从头到尾就觉得是给姑姑攒的“退休兴趣班”,就觉得姑姑没事儿干,给她搭个伴儿、找点儿活儿忙活,省得在家闷得慌。

顶多算个挂名少东家,啥事儿都没往脑子里搁。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我自己也踩进这行儿了,往后我也得在这圈子里混,再这么吊儿郎当可不成。

写歌、弄影视都沾了边儿,打今儿起,也得把这公司当成自家买卖,该开的会开,该看的账看,

别再当甩手掌柜——省得回头让外人说,这“小少爷”就会花钱,连自家后院有几棵葱都数不清。

不能还跟以前似的,对公司的事儿不管不顾吧?

既然要干,就得拿出真章儿来,踏踏实实上心,不然对不起姑姑忙活这么久啊!

以前拿它当“陪太子读书”,如今太子要登基了,再不管事儿,那就真成“昏君”了。

旁边老妈也说了他一句:“你现在既然准备学这专业,以后也打算吃这碗饭,就得实打实踏实干!

别干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儿,没长性可不行!”

她顿了顿,又往杨皓碗里夹了块排骨,接着说:“公司的事儿你也得多搭把手,别总当甩手掌柜。

这对你以后在圈里混,都是好处不是?提前摸熟了门道,总比以后两眼一抹黑强!”

杨皓嘴里嚼着排骨,心里头有点儿腻歪。

这还没咋着呢,就跟催着我接茬儿管公司似的,弄得跟“接班”似的,有点儿别扭。

可对着老妈的眼神,也只能含糊点头,嘴里“嗯”了一声,又赶紧扒了口饭岔开点儿注意力。

钟莉芳乐了:“那正好,《亮剑》那剧组都快搭好班子了,就等开拍了,

到时候你多关注一下,毕竟当初那剧本,可是你拍板点头定的,没人比你更清楚!”

杨皓听了:“那必须的!回头开完春晚,我就跟剧组对接,保证不拖后腿!”

杨皓怕再被“接班”俩字箍住,赶紧把话头往边上一甩,冲那仨姑娘咧嘴:“你们唱哪首歌呀?”

“就《金枝欲孽》那片头,你写的《儿女》。”曾大美眨眨眼:“我们仨再加上俞飞红,四大宫妃同台,现场给您来一出‘回忆杀’,观众保管鸡皮疙瘩掉一地。”

杨皓一听,噗嗤乐了:“嘿,北京台真会整活儿,把‘后宫F4’一次凑齐,

这是打算让大伙年三十儿晚上边包饺子边体验‘宫斗修罗场’啊!

这招儿绝了,观众一瞅见你们四个站一块儿,指定得想起剧里那些桥段,不得欢呼啊!”

林小阳搭茬:“可不是嘛!北京台这算盘打得,我在这儿都听见响了!

凑齐主演唱主题曲,既有回忆杀又有话题度,比单让谁唱都强!”

曾大美又补充道:“昨儿跟俞姐电话还对了遍词儿呢,她还说好久没跟咱仨一块儿聚了,正好借这机会聊聊!

到时候台上站一排,穿剧里那身衣裳,指定有那味儿!”

钟莉芳擦了擦嘴,也乐:“这事儿办得地道!观众就吃‘重聚’这一套,

去年剧火的时候,多少人盼着主演同框啊,北京台这是把观众心思摸得透透的!”

林小阳赶紧敲边鼓:“哎哎!皓子,我这儿插句嘴啊,你有时间给大美她们仨写几首歌呗!

不用多复杂,就适合商演唱的,到时候出场费指定能往上提一大截,比光站台强多了!”

杨皓想了想说:“哎对了!我记得前儿给大美姐写过首歌啊,当时还录了小样儿呢,后来怎么没动静了?

是听着不顺耳,还是压根儿没往心里去啊?”

说着扭头看着曾大美,曾大美讪讪地拢了拢头发,

小声嘀咕:“哪儿是不想弄啊!当时本来琢磨着搭着这歌出张正经专辑,

结果老毕跟杨奶奶听了小样儿,都说我这会儿唱功还没到专辑那水准,怕砸了招牌,

别到时候让人说闲话,就先搁下了……”说着还偷瞄了杨皓一眼,有点儿不好意思。

“嗨!不用奔着专辑那水准去啊!”林小阳一听急了,

赶紧摆手打断“就写点儿朗朗上口的,就平时剪彩、拼盘、商场开业那点儿活儿,

商演的时候往台上一站,观众听着顺耳、能跟着哼两句就行!

没那么多讲究,不用非得跟专业歌手似的——商演不就图个热闹、撑场面嘛,够用就成!

咱先让钱包鼓起来,再谈艺术理想,成不?”

旁边钟莉芳搭了句嘴:“小阳这话在理!先有几首拿得出手的商演歌,多在台上练练就有经验了,等以后水平够了,再琢磨专辑也不晚!”

杨皓冲曾大美笑了笑:“得,等回头有空咱聊聊,你想唱啥风格的,我琢磨琢磨,商演够用的歌,不难弄!”

杨皓一听就明白了——合着那会儿老毕跟杨奶奶是拐着弯儿给曾大美“踩刹车”:

姑娘你嗓子这关没过,硬发专辑就是往井里扔钱,扑通一声连个水花儿都见不着!

这年月,谁不想“影视歌”三栖?

拍个戏火了,立马觉得自个儿能开演唱会,结果一进录音棚,调门儿跑得比驴车还偏,出来照样硬发片,

最后一摞摞 cd当垫桌角的,连家里狗都嫌占地方。

老百姓耳朵可不瞎,听完就一句:嘛玩意儿!

所以老毕他们才干脆劝曾大美别往坑里头跳:

既然唱得勉强,就先踏实演戏,省得“影视”刚立起来的牌匾,让“歌”那一脚给踹折了。

他抬眼瞅着曾大美:“也是,现在这圈子,都跟着港台学,惦记着影视歌三条腿儿走路啊!

只要演个剧、拍个电影火了,立马就动了发专辑的心思,觉得自己能当歌手了。

可结果呢?十个人里九个半发了专辑都没动静,别说水花了,连个泡都没冒出来!”

林小阳听见这话立马搭茬儿:“可不是嘛!前儿我还瞅见新闻呢,那谁,演古装剧火了小半年,立马发了张专辑,

我瞅着网上销量还没他签名照卖得多!歌呢?除了粉丝没人听,大街上连个放的都没有,这不白扔钱嘛!”

“就是这理儿!”杨皓接着说,“不是说不能跨界,可唱歌跟演戏不是一码事儿啊!

演戏靠琢磨角色,唱歌得有真嗓子、真功夫,哪儿是随便录两首歌就能成的?

老毕跟杨奶奶是懂行的人,不想让大美姐跟风瞎闯,最后落个‘赔本赚吆喝’,还不如踏踏实实把演戏的本事练扎实了!”

曾大美听着,也跟着点头:“现在想想,他俩当时确实说‘别为了凑三栖,把本职的活儿丢了’,

我那会儿还琢磨是不是不相信我,这会儿才明白是为我好!”

钟莉芳笑着补充:“这圈子里踏实人少,好多人都想着‘多占一样是一样’,可最后啥都没攥住。

老毕他们是真疼你,才说这话!”

“不过……”杨皓拉着长音:“要是就图个商演、剪彩、拼盘晚会,多挣俩钱儿,那好办!

年前没时间了,等年后去找杨奶奶、老毕,让他俩给你们一人掐几首合适的。

人家是正经‘专家’,耳朵毒、眼光贼,一准儿给你们挑‘调儿不高、味儿够正’的,上台就能震场子。”

这话刚落,林小阳立马凑过来:“嘿!这主意靠谱!老毕跟杨奶奶瞅歌的眼光,那没的说!”

曾大美眼睛也亮了,往前凑了凑:“真能让他俩帮忙挑啊?那可太好了,省得咱瞎琢磨!”

杨皓摆了摆手,笑着说:“那有啥不行的?他俩最知道哪首歌适合商演、哪首能镇住场子。

咱瞅着好听的,未必适合上台唱;他俩一瞅一个准,比咱门儿清多了!

到时候挑好了,我再顺着你们的嗓子改改调儿,保证上台唱着得劲儿,观众听着也顺耳!”

钟莉芳听着也点头:“这么一来最稳妥,既不耽误你春晚的事儿,又能让专业的人把把关,省得走弯路!”

回头又叮嘱杨皓:“过年后那部《浪漫满屋》,剧组都要搭班子了,剧本初稿也快出来了,你也别当甩手大爷,得空就给我盯两眼!”

杨皓一听就皱了眉,不满的说:“钟姐,您真把我当八爪鱼啊?春晚完事儿又得艺考,我又不是哪吒,没三头六臂!

正经制片人拿着工资干嘛呢?我没那么多时间,别指望着我。”

老妈见杨皓有些抗拒,抬手就给他一下,白了他一眼说:“呸,指着你从头到尾管,黄花菜都凉了!

谁真指望你天天蹲剧组、管鸡毛蒜皮的破事儿啊?

就是让你抽空瞅瞅剧本,别让底下人瞎琢磨跑偏了,大方向上把把舵就行,费你几滴墨水儿啊?”

钟莉芳也乐了,拍了拍杨皓的肩膀:“你妈说得对!没让你当苦力,就是瞅你对剧本的眼光准,

怕制片人把故事改得没那股子甜劲儿。毕竟《浪漫满屋》是偶像剧,得抓准年轻人的喜好,你比我们懂这个。”

杨皓没再反驳,叹口气:“得得得,我知道了!年后剧本出来我瞅两眼,大方向不跑偏就行,别再给我加别的活儿了啊!”

老妈立马笑着点头:“这就对了!吃饱了赶紧去学习室吧,别耽误了你琢磨谱子。”

-----------------

北京台演播厅后台,暖气裹着发胶和香水的混合味儿,远处传来小品演员背词的声音,闹哄哄的却透着年的热乎气。

杨皓往化妆镜前一坐,镜面上那小红福字被灯烤得直晃眼。

化妆师老周拿着粉刷,边比划边咂摸:“嘿,皓子,这一年蹿个儿蹿得够冲啊,眼看快一米八了吧?

去年还半大孩子呢,今年直接变精神小伙儿了!太帅了!”

去年杨皓头回踏进北京台春晚那道大门,可就在后台掀起了一阵“小旋风”。

那会儿他刚冒头,名字还新鲜得能掉渣,

却愣是自带一整支妆造团队——化妆箱、发胶枪、熨斗、蒸汽机,一字排开,

比台里老牌造型师的“兵器”都齐全,而且人家手艺真叫一个“专业到牙齿”:

眼线一勾,灯打上去连毛孔都透着精致;

发型一喷,仨小时不带塌的,舞台效果一出来,

导播在监视器前直拍大腿:“哎呦我去,这哪是新人,这分明是行走的mV!”

当初递节目单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孩子懂行,别瞎插手他的妆造’。

不然啊,就凭你一个新人自带团队,搁别的组,早让人以‘不合规矩’给轰出去了!

要不是他姑姑提前跟总导演打了“老同学”招呼,就冲这“自带外挂”的排面,

台里早把他当成“抢饭碗”的刺儿头,一句话: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杨皓抬手摸了摸头顶,笑了:“就长了点儿,没您说的那么邪乎。”

“邪乎啥?我眼瞅着的!”老周边往他眼下拍粉底边唠,话头顺着就扯到了去年,“你忘啦?

去年你头回上咱台晚会,可把后台炸了小锅!那会儿谁见过内地新人这么讲究的?

自带妆造师,连眼影色号都跟舞台光搭好的,头发丝儿都抓得有章法,比好些老歌手都专业,上台那效果,亮堂得很!”

老周手里眉笔没停,嘴里继续逗闷子:“怎么着,今年就打算‘白嫖’台里造型了?

不整你那一车‘八国联军’装备啦?去年你那团队来,连刷子都分色号,专业得很。”

杨皓冲着镜子翻了个小白眼:“嗨,去年不就给他们打个样儿嘛!

还能回回自掏腰包?我那妆造团队开一天工够台里半个月盒饭钱,再掏我就真成‘冤种’了!”

“嘿!你可真够抠的!”老周乐了,眉笔在他眉峰轻轻带了下,吐槽道:“这能花几个钱啊?

就你那钱包厚度,还在乎这点儿?

去年你姑还跟我说,你随手给剧组添道具就花小两万,到自己妆造这儿倒算起账了!”

“我抠?”杨皓一梗脖子,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周叔,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去年我那么折腾,是因为压根儿没人拿我当回事儿啊!

一个内地新人,没资历没名气,不得在各个方面弄得好点,自己给自己撑场面还能咋地?”

老周手里的眉笔停了停,凑过来点儿:“哦?合着去年你那阵仗是为这?”

“可不是嘛!”杨皓拍了下化妆台,声音都提了点儿,“您知道我那身行头折腾进去多少银子吗?

我去年那身演出服,是纽约时装设计师量身定制的,妆造团队是法国一支专给LV、香奈儿那些大牌模特做造型的,

钱不钱另说,关键太折腾人了,我可不想再脱层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