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穿越之纵意诸天 > 第189章 风波乍起,情之所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9章 风波乍起,情之所系

荣国府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入秋后,先是宫中传来消息,元妃娘娘偶感风寒,虽无大碍,却让贾母和王夫人忧心忡忡,府中上下都笼罩在一层低气压中;紧接着,江南的盐政亏空案牵连甚广,贾政作为京官,被临时派去查案,一时之间,府里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王熙凤肩上。

叶天这些日子常去潇湘馆与林黛玉论诗,偶尔也会听她提起府中的琐事。这日午后,他刚走到潇湘馆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压抑的争执声,是林黛玉和紫鹃。

“……我都说了不用,你偏要去!”林黛玉的声音带着一丝恼怒,却中气不足,“如今府里事多,哪还有闲钱给我买那些玩意儿?”

“姑娘这是什么话?”紫鹃的声音也带着委屈,“那燕窝是上好的,对姑娘的身子好,我跟账房说一声,先记着就是了,又不用姑娘掏钱……”

“你懂什么!”林黛玉打断她,“账房的钱也是府里的,元妃娘娘还在病中,父亲的案子也没了结,我怎好再铺张?”

叶天推门进去时,正看到紫鹃红着眼圈站在一旁,林黛玉则背对着门口,肩膀微微颤抖。锁魂玉在他掌心发烫,玉上的“哀”情之力与“怒”情之力交织,显然是黛玉心中的焦虑与自责引发的。

“先生来了。”紫鹃连忙拭去眼泪,福了一礼。

林黛玉转过身,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怒意,看到叶天,神色缓和了些,却依旧蹙眉:“让先生见笑了。”

“无妨。”叶天走到桌前,看到上面放着一张药方,旁边还压着一张账房的支领单,“是为燕窝的事?”

林黛玉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近来府里用度紧张,我这病又费钱,实在不想再添麻烦。”

“姑娘体恤府中难处,是好心,但也不必苛待自己。”叶天拿起药方看了看,“这燕窝确实对肺疾有益,若断了,反而得不偿失。”他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锦囊,里面是他用锁魂玉的灵力滋养过的莲子,“这是我前些日子在城外采的莲子,用清水炖了,也能安神润肺,效果不输燕窝,姑娘先用着,不必再去账房支钱。”

林黛玉看着锦囊里饱满的莲子,上面还带着淡淡的灵气,知道不是凡物。她犹豫了一下,终究接过来:“多谢先生。只是……这太贵重了。”

“不过是些寻常莲子,姑娘不必放在心上。”叶天笑了笑,转移话题,“听闻贾政老爷去查盐政案了?”

提到这事,林黛玉的神色凝重了些:“是啊,父亲也牵涉其中,虽只是协助查案,却也凶险得很。昨日我收到家书,说江南那边暗流涌动,怕是有人想趁机做文章。”她看向叶天,眼中带着一丝恳求,“先生见识广博,可知这盐政案的厉害?”

叶天对朝堂之事了解不多,但也能猜到其中的复杂。他沉吟道:“盐政关乎国本,亏空案背后定然牵扯着各方势力。贾政老爷为人正直,只要守住本心,不偏不倚,应当不会出事。”他顿了顿,补充道,“若姑娘担心,不妨修书一封,提醒老爷凡事留痕,莫要轻信他人。”

林黛玉眼睛一亮:“先生说得是!我这就去写!”

看着她重新振作起来的样子,叶天心中微暖。锁魂玉的光芒柔和了许多,显然黛玉心中的郁结已散了大半。

——

傍晚时分,叶天在大观园闲逛,路过沁芳闸时,看到史湘云坐在石头上发呆,手里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

“史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叶天走过去。

史湘云吓了一跳,看到是他,拍了拍胸口:“是叶先生啊,吓我一跳。”她指了指旁边的位置,“坐。”

叶天在她身边坐下,看到她脸上没什么笑意,便问道:“有心事?”

史湘云叹了口气,把桂花糕塞进嘴里,含糊道:“我听袭人说,府里可能要裁人了,好多小丫鬟都在哭,说怕被赶出去。”她看向叶天,“叶先生,你说荣国府会不会像我家那样,说败就败了?”

她的声音带着孩子气的担忧,却让叶天心中一动。史湘云虽是侯门小姐,却自幼经历家族中落,寄人篱下,对“衰败”二字比旁人更敏感。锁魂玉在他掌心轻轻发烫,玉上的“惧”情之力与“哀”情之力交织,正是她内心深处的恐惧。

“不会的。”叶天看着远处的残荷,语气平静,“荣国府根基深厚,元妃娘娘在宫中,贾政老爷也清正,纵使有波折,也能渡过难关。”他顿了顿,补充道,“就算真有什么变故,以史姑娘的爽朗性子,也能过得很好,不是吗?”

史湘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先生说得是!我才不怕呢!大不了回乡下钓鱼去,比在这府里自在多了!”她拍了拍叶天的肩膀,“还是先生会说话,不像宝二爷,一提这事就愁眉苦脸的。”

正说着,宝玉从那边跑过来,看到他们,眼睛一亮:“林妹妹说你在这儿,果然!叶先生,云丫头,你们看我带什么来了?”

他手里捧着一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只新做的风筝,上面还画着黛玉喜欢的潇湘竹、湘云喜欢的海棠花。

“这是我让茗烟找匠人做的,等过几日天气好,咱们再去放风筝!”宝玉笑得灿烂,仿佛府中的烦心事都与他无关。

史湘云立刻忘了刚才的担忧,凑过去翻看风筝:“这个好看!宝二爷,这个海棠花的给我!”

叶天看着宝玉,心中微动。这少年看似不谙世事,却总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给身边的人带来暖意。锁魂玉的“喜”情之力轻轻跳动,与宝玉身上的纯粹气息产生共鸣。

或许,这就是荣国府的韧性所在——纵然有王熙凤的精明算计,有贾政的刻板严肃,却也有宝玉的赤诚、黛玉的通透、湘云的爽朗,这些细微的温暖,像冬日里的炭火,支撑着大家走过难关。

——

几日后,贾政从江南传回消息,盐政案已查到些眉目,虽未彻底解决,却暂时稳住了局面;宫中也传来好消息,元妃娘娘病愈,还赏赐了些东西下来,荣国府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些。

这日,贾母提议在大观园内摆宴,一来庆祝元妃病愈,二来也让大家放松放松。宴席设在藕香榭,四面环水,荷风送香,十分惬意。

席间,贾母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见她气色好了些,十分高兴,还特意让王熙凤给她多夹些清淡的菜;史湘云则拉着宝玉划拳,输了酒就耍赖,引得众人发笑;宝钗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给贾母和王夫人布菜,举止得体。

叶天坐在末席,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锁魂玉在掌心微微发烫,玉中七情之力的光芒交织流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和谐。他知道,这并非因为危机解除,而是因为在这场风波中,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黛玉学会了放下焦虑,湘云懂得了直面恐惧,宝玉用他的方式守护着身边的人,而他自己,也从一个旁观者,渐渐成了这温暖的一份子。

宴席过半,黛玉起身去更衣,叶天正好也要透气,便跟了出去。两人走在回廊上,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先生似乎有心事?”黛玉转头看他,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叶天望着远处的灯火,轻声道:“只是在想,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

黛玉沉默片刻,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先生不必感慨,能拥有过,便是好的。”她看着叶天,眼中带着一丝了然,“先生是不是……快要离开了?”

叶天心中一震,看向她。锁魂玉的光芒微微闪烁,像是在回应她的话。

“锁魂玉的力量越来越强了。”他没有隐瞒,“它在提醒我,该去下一个地方了。”

黛玉的眼中闪过一丝怅然,却很快掩饰过去,笑道:“也好。先生本就不属于这里,外面的天地更适合你。”她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叶天,“这是我亲手绣的平安符,先生带着吧,愿你前路平安。”

锦囊上绣着一株翠竹,针脚细密,显然费了不少心思。叶天接过锦囊,入手温热,锁魂玉在他掌心剧烈发烫,玉中“爱”(广义之爱)的力量骤然明亮,与锦囊上的灵气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这并非男女之情,而是一种跨越身份与时空的牵挂,是黛玉在这短暂的相处中,交付给他的信任与祝福。

“多谢。”叶天郑重地将锦囊收好,“若有机会,我会回来看看。”

回到宴席时,气氛依旧热烈。史湘云拉着他喝酒,宝玉缠着他讲外面的见闻,没有人察觉到这片刻的离愁。叶天笑着应对,心中却明白,他与这座大观园的缘分,已近尾声。

锁魂玉在他体内轻轻震颤,七情之力已集齐其六,只差最后一种——“欲”。但他知道,这并非贪婪之欲,而是对“圆满”的向往,对“守护”的执念,是他穿越万千世界,从未改变的初心。

夜深人静时,叶天站在大观园内的假山上,望着漫天星辰。锁魂玉发出耀眼的光芒,撕裂了时空的壁垒。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承载了悲欢离合的宅院,看了一眼潇湘馆的灯火,转身跃入光芒中。

穿过裂隙时,他仿佛听到黛玉的低吟:“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也听到湘云的笑声:“叶先生,记得带外面的玩意儿回来啊!”还有宝玉的叹息:“什么时候才能再听先生讲江湖故事呢……”

这些声音渐渐远去,锁魂玉的光芒却愈发璀璨。叶天知道,无论前路如何,这些温暖的记忆,都会像锦囊里的平安符一样,护他周全。

而下一个世界,又会有怎样的“情”与“缘”,在等待着他?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只要锁魂玉还在,只要守护的信念不灭,他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找到那最终的圆满,直到回到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新的旅程,在星光中,再次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