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穿越之纵意诸天 > 第110章 盟会风云,尘埃落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章 盟会风云,尘埃落定

洛阳的江湖盟会,设在城中最大的校场。这日清晨,校场周围便挤满了人,各大门派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武当的太极旗、峨眉的紫霞旗、丐帮的降龙旗……五颜六色,几乎聚齐了中原所有有头有脸的门派。

叶天一行人站在看台角落,看着下方摩肩接踵的江湖人,寇仲忍不住咋舌:“乖乖,这么多人,要是真打起来,咱们这点人手可不够看。”

“放心,”徐子陵指着校场四周的暗哨,“陛下派了羽林卫乔装成商贩,真有事能镇住场子。”

傅诗涵的目光落在主位旁边的空座上,那里原本是给宇文伤留的,如今却摆着一盆素菊,算是无声的宣告。“你说,各大门派知道宇文伤的事了吗?”

“该知道的,自然知道了。”叶天淡淡道,“鲁前辈和四友堂的人,昨晚已经把宇文伤栽赃的证据传开了。”他看向人群中几个面色凝重的掌门,“你看,他们心里有数。”

正说着,校场中央的高台上走上一人,正是李世民派来主持盟会的长孙无忌。他穿着绯色官袍,手持一卷圣旨,朗声道:“陛下有旨,江湖门派,皆为大唐子民,当守国法,护百姓,不得私斗,不得通敌……”

圣旨宣读完毕,长孙无忌环视全场:“今日请各位来,便是要立个规矩——江湖事,江湖了,但不得逾越国法;门派仇,门派报,但不得牵连无辜。愿遵守者,皆可留在中原;不愿者,尽可退往关外,永不许踏足大唐半步!”

台下顿时响起议论声,有人赞同,有人皱眉,显然各有心思。突然,人群中冲出一个黑衣汉子,手持匕首直指长孙无忌:“狗官!我们江湖人凭什么听朝廷的?!”

“拿下!”叶天低喝一声,还没等羽林卫动手,寇仲已经纵身跃下看台,一脚将黑衣汉子踹翻,反手夺下匕首,按在地上。

“是黑风寨的余孽!”人群中有人认出汉子,“他们寨主去年因劫镖被官府砍了,这是来报仇的!”

长孙无忌面不改色,朗声道:“黑风寨劫杀朝廷贡品,罪证确凿,按律当斩。此人公然行刺,按律当诛!”他看向叶天,“叶少侠,依江湖规矩,该如何处置?”

这是把难题抛给了叶天。杀,会得罪部分江湖人;不杀,又显得朝廷规矩如同虚设。

叶天走上高台,目光扫过全场:“江湖规矩,恩怨分明。他寨主犯法被斩,是咎由自取;他行刺朝廷命官,是以下犯上。按规矩,废去武功,逐出中原,永不得回!”

这话既给了江湖人面子,又维护了朝廷威严,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黑衣汉子被羽林卫拖下去时,怨毒地瞪了叶天一眼,却终究不敢再吭声。

接下来的议程顺利了许多。各大门派掌门轮流上台,承诺遵守新规,还推选了武当掌门、峨眉师太与丐帮长老组成“江湖仲裁会”,负责调解门派纠纷。叶天作为河西之战的功臣,被推为仲裁会的“客卿”,虽无实权,却有监督之权。

盟会进行到一半,忽然有侍卫来报:“启禀大人,宇文伤的余党在城西作乱,烧了四友堂!”

众人脸色骤变。叶天立刻道:“长孙大人,这里交给您,我去看看!”

他带着寇仲、徐子陵和傅诗涵策马赶往城西,远远就看到四友堂的方向浓烟滚滚。赶到时,火势已经被扑灭,董庭兰正指挥着弟子清理废墟,脸上满是烟灰。

“是白伶干的!”董庭兰见到叶天,急道,“她带了几十个残部,抢了我们收藏的古籍,说要去邙山找鲁老哥报仇!”

“我们去追!”寇仲翻身上马,就要往邙山方向冲。

“别追了。”叶天望着邙山的方向,那里隐约有剑气冲天而起,“鲁前辈早有准备。”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弟子来报:“白伶等人在邙山被鲁先生的机关困住,羽林卫已经赶去抓人了,鲁先生说……让叶少侠有空去喝杯茶。”

众人都松了口气。傅诗涵看着被烧毁的四友堂,轻声道:“重建吧,以后这里还是江湖人与朝廷联络的地方。”

回到校场时,盟会已经接近尾声。长孙无忌正将一块刻着“江湖仲裁会”的金匾交给武当掌门,台下掌声雷动。叶天站在人群外,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或许江湖与朝廷,并非不能共存。

夕阳西下时,盟会正式结束。各大门派陆续离开,校场渐渐空旷下来。长孙无忌走到叶天身边,递给他一杯酒:“叶少侠,陛下让我转告你,洛阳的事,多谢了。”

“分内之事。”叶天与他碰了碰杯,“只是宇文伤虽败,阴癸派的余孽怕是还没清干净。”

“陛下已经下令,全国搜捕。”长孙无忌笑道,“你呀,就别操心这些了。听说你和傅姑娘……好事将近?”

叶天看向不远处正与徐子陵说话的傅诗涵,她的侧脸在夕阳下格外柔和,不由得笑了:“还早。”

离开校场时,洛阳的夜市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寇仲吵着要去喝庆功酒,被徐子陵拉着去买洛阳的特产——据说要带回去给长安的朋友。叶天和傅诗涵并肩走在石板路上,晚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带着淡淡的玉兰香。

“接下来去哪?”傅诗涵轻声问。

“先回长安。”叶天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把你的铺子打理好,然后……”他从怀里掏出那枚并蒂莲玉佩,“我去傅家提亲。”

傅诗涵的脸瞬间红透,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远处的酒肆传来寇仲的大笑声,近处的灯笼映着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洛阳的风,终于吹散了所有的阴霾,只留下温暖与安宁。

数日后,叶天一行人离开洛阳,踏上返回长安的路。官道旁的杨柳抽出了新绿,像极了他们初来时的模样,只是心境早已不同。

寇仲和徐子陵在马上说着洛阳盟会的趣事,傅诗涵坐在马车里,手里摩挲着四友玉,偶尔掀起车帘,看向骑在马上的叶天,眼里满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