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悉尼总督府的下午,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波斯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红茶和柠檬的香气。亚瑟与贝尔福的再次谈判,已经进入了第三天。气氛,依旧是那种英国上流社会特有的,彬彬有礼的僵持。

贝尔福坚持,帝国海军的统一指挥权,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悉尼号在建成后,必须移交。作为交换,他可以将常驻舰队的规模,从两艘巡洋舰,增加到三艘,并且驻扎费用,帝国可以承担更多。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对于联邦议会里那些吝啬的议员们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可以大大节省开支的方案。

亚瑟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他不能公开承认悉尼号采用的是德国技术,那会让他彻底失去道义上的制高点。但他更不能,将这艘倾注了整个国家心血的,未来的旗舰,拱手让人。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名侍从官,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封刚刚译好的电报,放在了亚瑟的手边。

电报,来自方舟号。内容很短:“淡水已于今日上午九时,抵达纳拉伯筑路营地。危机解除。特斯拉。”

亚瑟看完电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他只是将电报,轻轻地,推到了贝尔福的面前。

贝尔福带着一丝好奇,拿起了电报。当他看完那短短的一行字时,他那一直保持着从容的脸上,第一次,闪过了一丝无法掩饰的惊愕。

他当然知道铁路工地上发生的危机。这件事,他甚至已经在准备写进给伦敦的报告里,作为亚瑟好大喜功,管理不善的一个例证。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无解的死局。五千人,在沙漠的中心断水了。这在人类历史上,除了等待死亡,几乎没有第二种结局。

但现在,这张薄薄的纸条,告诉他,危机解除了。用一种他无法想象的方式。

“用船,在海上发电,然后淡化海水……”贝尔福低声地,重复着他从事先的情报里,得知的大致方案,脸上的表情,愈发地不可思议,“亚瑟,这……这听起来,像是凡尔纳小说里的情节。”

“在澳大利亚,贝尔福,”亚瑟平静地端起茶杯,“我们每天,都在把小说里的情节,变成现实。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我们不像英国,有那么多现成的道路可以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古老而严酷。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并且活得更好,我们就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更强悍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

第二天,《澳洲先驱报》用一整个版面,以《科技的胜利:方舟号与沙漠的甘泉》为题,详细报道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尼古拉·特斯拉和他的方舟号,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整个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传奇。报纸上,那张方舟号停泊在荒凉海岸边,通过管道向内陆输送生命之源的照片,给每一个澳大利亚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这不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救援。它变成了一场全民的,关于国家力量的,最生动的科普。人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工业和高效的联邦体系,结合在一起时,所能爆发出的,那种改天换地的伟力。

这个故事,当然也传到了贝尔福的耳朵里。他从自己的随员那里,听到了悉尼街头巷尾,人们是如何热情地,谈论着这件事。他们谈论的,不再是遥远的王室和帝国,而是他们自己的船,自己的科学家,自己的同胞。一种强大的,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正在这个国家,迅速地形成。

下午,当谈判重新开始时,贝尔福的姿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纠缠于悉尼号的归属权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

“亚瑟,”他开门见山地说,“伦敦方面,可以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让步。我们可以成立一支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分舰队。这支舰队,在名义上,依旧是帝国海军的一部分,悬挂白船旗。但它的日常管理、人员训练和财政预算,将完全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负责。舰队的指挥官,可以由澳大利亚方面提名,但必须由海军部最终任命。”

“至于悉尼号,”他顿了顿,说出了关键的交换条件,“它可以作为这支分舰队的旗舰。但它的设计图纸,必须向海军部完全公开。并且,在未来,所有新建造的主力舰,都必须采用由海军部批准的,或者与海军部联合设计的方案。”

亚瑟的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政治妥协。贝尔福放弃了对船的直接控制,但换取了对未来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的控制。他用一种更柔软,也更具远见的方式,试图将澳大利亚这支新兴的海军力量,继续捆绑在帝国的战车上。

但对于亚瑟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巨大的胜利了。他保住了悉尼号,保住了自己对海军的实际控制权,为自己赢得了最宝贵的,独立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他没有立刻回答。他站起身,走到酒柜前,倒了两杯威士忌。他将其中一杯,递给了贝尔福。

“为了帝国。”亚瑟举起杯。

“为了未来。”贝尔福举起杯,与他轻轻一碰。

清脆的玻璃碰撞声中,一场关乎一个国家海洋命运的深刻危机,和一个关乎五千人生命的生存危机,最终都消弭于无形。而解决这一切的,归根结底,只是一杯来自海岸的,来之不易的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