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日异能:星际崛起 > 第6章 避难所建立·资源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避难所建立·资源危机

林深一脚踏进地下车库入口,左腿刚落地,右臂就猛地一抽。叶知秋的手立刻抵住他后背,没让他栽倒。她没说话,只是把他的胳膊搭在自己肩上,往前拖了半步。身后是空荡的街道,远处还有低沉的撞击声从楼宇间传来,但他们不能再跑了。

车库顶部的应急灯闪了几下,勉强亮起。昏黄的光落在报废轿车的残骸上,玻璃碎了一地,油箱漏出的液体在地面蔓延。林深喘了口气,甩开叶知秋的支撑,单手撑住一辆翻倒的SUV车顶。他的指尖触到金属表面,皮肤下的紫纹开始蠕动,像有东西在血管里爬行。

他闭眼,把最后一点能量压进掌心。

车身发出扭曲的呻吟,钢板像被无形的手揉捏,缓缓延展成弧形。轮毂断裂,轴杆抽出,与旁边两辆残车的框架焊接在一起。一道粗糙但完整的墙体正在成型,围出十米见方的空间。王浩蹲在接缝处,用钢筋穿插加固,嘴里低声念着数字:“三点固定,横向拉力要够……”

墙成的那一刻,林深膝盖一软,整个人靠在车体上才没倒下。他右臂的绷带渗出紫黑色液体,顺着指节滴在水泥地上,留下一个个小坑。叶知秋撕开他袖口,伤口周围的肌肉已经发灰,部分纤维像是要从皮下钻出来。她摸出药剂涂上去,白烟腾起,林深咬紧牙关,一声没吭。

“不能再用了。”她说。

林深没回应。他盯着那道新筑的墙,知道它撑不了多久。

王浩站起身,抹了把脸上的油污,走到墙角捡起一把消防斧。斧头是他在隔壁五金店找到的,刃口磨过,算是目前最好的近战工具。他走到一处焊点松动的地方,抬手就是一劈。

“当——”

声音不对。不是金属撞击的脆响,而是像敲在石头上。斧刃刚碰上墙体,整把斧头突然泛起淡紫色纹路,从柄部迅速蔓延至刃口。王浩反应快,立刻撒手后退。下一秒,斧头在空中炸成数片,碎片掉在地上,断面布满结晶状颗粒。

他蹲下去,捡起一片,对着灯光看。晶体内部有细丝般的脉络,和暗蚀兽体表的纹理一模一样。

“不是锈。”他低声说,“是长出来的。”

叶知秋立刻打开检测仪,贴在墙体接缝处。屏幕跳动几下,数值定格:**87%**。她又翻出背包里的铁钉库存,一根根检查。二十公斤铁钉,三分之一表面已有细微紫斑,轻轻一掰,部分钉头直接碎裂。

“普通钢铁结构维持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她合上仪器,声音压得很低,“我们现在用的每一块金属,都在被同化。”

王浩把碎片放进工具包,抬头看了眼四周。幸存者们正蜷缩在角落,有人裹着破毯子,有人抱着孩子。他们刚才亲眼看着林深用异能造墙,以为终于有了屏障。现在,连一把斧头都保不住。

一个老工人忽然站起来,手里攥着一根已经开始泛紫的铁钉。他指着林深,声音发抖:“你说能建墙,结果连工具都扛不住?是不是你藏着好材料,不给我们用?”

没人接话。

那人越说越激动:“我儿子死在街上,就因为没武器!你现在建个纸糊的墙,让我们等死?”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附和,有人沉默,也有人悄悄往后退。视线一寸寸落在林深身上,像钉子扎进来。

林深低头站着,右臂还在渗血。他没解释,也没动。叶知秋上前一步,举起检测仪,把投影打在墙上:一组动态数据缓缓展开,显示金属腐蚀速度与暗蚀因子浓度的曲线关系。

“不是他藏东西。”她说,“是所有常规金属都在失效。你们看到的每一块铁、每一颗钉子,都在被这个环境吃掉。这不是谁的问题,是我们用来生存的基础正在崩塌。”

车库一下子安静了。

老工人盯着投影,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其他人低头看自己的工具——生锈的扳手、断裂的钢筋、泛紫的铁链。这些曾被视为希望的东西,现在成了倒计时的标记。

王浩走到墙边,伸手摸了摸接缝处。原本焊死的地方,已经有细微裂缝。他掏出随身携带的金属丝,试图重新缠绕固定,可丝线刚绕上去,表面就开始变色。他停下动作,把丝线扔在地上。

“得换材料。”他说,“普通钢不行,铝也不行,铜更早烂了。我们得找别的。”

“找什么?”有人问。

“不知道。”王浩摇头,“但肯定不是现在这些东西。”

叶知秋翻开记录本,快速写下几行字。她想起实验室里那份未完成的报告——关于金属与暗蚀因子的排斥反应。当时以为只是理论推演,现在成了唯一可能的出路。

“需要对比实验。”她说,“不同金属样本,不同结构密度,看看有没有抗性差异。”

“拿什么试?”王浩苦笑,“我们连把完好的锤子都没有。”

林深终于抬起头。他右臂垂在身侧,手指微微抽搐。他一步步走到墙边,手掌再次贴上墙体。紫纹从手腕爬向肩胛,但他只注入一丝能量,让局部金属短暂硬化。裂缝停止扩张,但仅限于接触点周围三十厘米。

“只能延缓。”他声音沙哑,“撑不了太久。”

“那就先撑住。”叶知秋合上本子,“今晚必须分出人手,搜周边建筑,找特殊金属或工业废料。电线杆基座、变压器外壳、医院设备支架——任何非民用金属都有可能。”

“外面有尸潮。”王浩提醒。

“那就快进快出。”她说,“两小时一轮,三人一组,带信号器。”

老工人站在原地没动。他低头看着手里那根泛紫的铁钉,忽然蹲下,把它插进水泥地缝隙里,像是埋了什么。

没人再指责林深。

但也没人真正安心。

王浩走到林深身边,低声说:“你还能撑几次?”

林深没回答。他靠在墙上,右臂的裂痕又渗出血丝,顺着指尖滴落。叶知秋站到他另一侧,手里握着检测仪,屏幕还亮着,数值仍在缓慢上升。

二十三名幸存者分布在车库各处,有的闭眼假寐,有的盯着墙面发愣。空气里弥漫着金属氧化的腥味,混着机油和血的气息。

林深站着的位置正对着入口。他的影子投在泛紫的铁墙上,边缘已经开始模糊,像一道正在断裂的锁链。

王浩低头看着脚边那把碎裂的消防斧,伸手捡起其中一片。晶体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微光,像某种活物的骨骼。

他的手指刚触到断面,紫纹突然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