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 > 第174章 冰痕消尽水无踪,寒霜疑云罩宫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冰痕消尽水无踪,寒霜疑云罩宫闱

“云裳阁”内死寂如墓。高窗透入的暮光将柱上湿痕与藻井印记投下长长的、扭曲的阴影,如同两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林岚指尖捻起的那点微尘般的硝石结晶,在昏暗中几乎难以辨识,却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沈砚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硝石结晶……垂直对应的湿痕与藻井印记……”沈砚的声音低沉而锐利,如同出鞘的寒刃,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冰锥悬于此,毒液滴落于此!这便是那‘消失的水’,亦是那噬骨剧毒的载体!”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藻井边缘那块颜色异常的阴影,仿佛能穿透时光,看到那支悬垂的、晶莹剔透却又内蕴杀机的死亡之锥。

高力士和崔尚宫早已凑了过来,闻言皆是脸色剧变。高力士尖细的嗓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冰……冰锥?沈大人,林夫人,这……这如何可能?如今可是深秋!虽已寒凉,但离天寒地冻尚早!宫中纵有藏冰,也皆在骊山冰窖或内府深库,非为消暑,绝不会轻易启用,更遑论出现在这试衣暖阁之中!这……这太不合常理!”

“不合常理,方显诡异!”林岚的声音清冷如冰,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她摊开掌心,那几点微小的硝石结晶在暮光下几乎看不见,她却如同托着千钧重物。“硝石,性大寒,遇水吸热,可制冰。此结晶,正是硝石制冰后残留之物!其形态细微,散落于柱根缝隙,唯有随液体(融化的冰水)溅落、干涸后析出,方能解释!”

她抬手指向柱上湿痕:“此痕位置,非屋顶漏雨可及(殿顶完好),非人为泼水所留(泼水痕迹应更散乱)。其形状边缘模糊,上宽下窄,中心略深,正是液体垂直滴落、顺柱壁缓慢流淌干涸的典型特征!”她的指尖又移向藻井阴影印记,“再看此处!印记边缘颜色深,内部反显浅淡,甚至带点细微的‘收缩’纹路。这绝非普通污渍!这是曾经被一块潮湿、冰冷的物体(冰锥根部)紧贴覆盖,冰融化蒸发后,留下水痕,水痕再干涸,因蒸发速率和残留物分布不同,导致表面色泽与纹理出现差异!简单说,这是‘冰曾经存在过’的烙印!”

林岚的目光扫过殿内陈设,最后落回那根柱子和藻井印记构成的垂直线上,声音带着穿透迷雾的洞悉:“一支以硝石混合其他辅料(或直接使用硝石溶液)冻结而成的冰锥,就曾悬挂于此!锥内,封存着足以致命的毒液,以及那来源异常、混合了淡水和海水硅藻的‘毒水’!冰锥的尺寸、形状,必是经过精心计算,确保其融化速度与谢玉奴试衣、站定的时间精准吻合!”

“冰融化,毒液垂直滴落,首当其冲淋在谢玉奴头颈肩背!”林岚的语速加快,如同在还原一幅惊悚的画面,“大量毒液瞬间接触裸露皮肤,造成毁灭性的腐蚀与吸收!这便是她毒发如此迅猛、症状如此惨烈的根源!冰融成水,水裹挟着微量未溶解的硝石结晶、残留的毒物和硅藻,或随她挣扎溅落四方,或被后来清理现场的水冲走、擦拭掉!只留下柱上这点难以察觉的湿痕、藻井这块隐晦的印记,以及这缝隙中侥幸残留的……硝石微尘!”

她猛地看向高力士和崔尚宫,目光灼灼:“高公公所言深秋用冰不合常理,恰恰是此计最歹毒、最精妙之处!正因不合常理,才无人会往此处想!正因无人想,痕迹才更容易被忽略、被误解!凶手正是利用了这思维盲区,利用了冰消水散、不留痕迹的特性,布下了这近乎完美的‘消失’杀局!”

沈砚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瞬间贯通四肢百骸!林岚的推理,如同最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凶手精心编织的迷雾,将那条阴毒狡诈的脉络清晰地展露出来!冰!竟然是冰!在这深秋的温暖宫闱之中,一支悄然悬挂、又悄然消失的冰锥,成了收割生命的死神镰刀!

“好一个‘寒霜’疑云!”沈砚的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和滔天的怒意,“利用时令之悖,行鬼蜮之技!此獠心思之缜密,手段之刁毒,实属罕见!”他猛地转向高力士,目光如炬,“高公公!内府冰窖!宫中藏冰,皆由内府管辖!何人能取?何时取用?取用多少?必有记录!尤其在这非时非节、用冰极罕之时!”

高力士被沈砚的目光逼视,额角渗出冷汗,连忙道:“大人明鉴!宫中用冰,规矩森严!除陛下、贵妃及几位高位娘娘的消暑特供需由陛下特批、内侍监亲验外,其余皆需内府总管批条,详细记录用途、数量、经手人!尤其这深秋时节,非有极特殊、极紧要之事,绝无可能动用冰窖!”

“特殊?紧要?”沈砚冷笑一声,“谋害宫嫔,破坏国宴,嫁祸尚衣,搅动宫闱!这算不算‘极特殊、极紧要’?!”他语锋如刀,直指核心,“立即封锁内府冰窖!调取近一月……不!近两月所有取冰记录!尤其是案发前五日之内!凡有取冰记录,无论数量多寡,用途为何,经办人、经手人、批条人,一个不漏,全部彻查!重点追查那些用途含糊、数量微小(仅够制一小冰锥)、或由非惯常人员经手的记录!”

“是!是!咱家这就去办!”高力士被沈砚的气势所慑,连声应诺,转身就要走。

“慢着!”林岚突然开口,声音依旧冷静,却带着新的方向,“冰窖取冰是大动作,易留痕迹。凶手心思如此缜密,未必会走此险棋。”

沈砚和高力士同时看向她。

林岚的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暮色,仿佛穿透了宫墙:“硝石制冰,并非难事。只需硝石、水,以及……一个容器。宫中太医院、尚药局、乃至制作烟花火器的‘火器坊’,皆常备硝石!若凶手能取得少量硝石,再寻一僻静处,用特制模具(如细长竹筒、中空金属管)自行冻结冰锥,岂不比冒险去冰窖取冰更为隐蔽?”

她转向崔尚宫,目光锐利如刀:“崔尚宫,尚衣局内,可有硝石?作何用途?”

崔尚宫被问得一愣,随即脸色发白,连忙道:“回夫人,硝石……硝石是有的!但……但非用于制冰!乃用于……”她脸上露出一丝窘迫,“乃用于……浆洗衣物后,令其挺括有型,尤其是贵重的丝绸和羽饰,有时会加入微量硝石水浸泡漂洗,干后光泽更亮,不易起皱。此乃……乃局中老匠人秘传之法,用量极少,仅存于浆洗房一小罐中,由管事嬷嬷掌管。”

浆洗房!微量硝石!

沈砚和林岚的目光瞬间在空中交汇,火花四溅!

一条更隐蔽、更致命的路径,在林岚的提示下,清晰地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