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 > 第124章 药典古籍勤翻检,雷公藤影初浮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药典古籍勤翻检,雷公藤影初浮现

贡院西值房临时检验间内,弥漫的辛辣毒气虽已散去,但那令人窒息的灼烧感和死亡的阴影,却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呼吸里。沈砚靠在椅背上,双目紧闭,脸色灰败得如同金箔下的纸钱,嘴角残留着未拭净的黑红血痕,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带着胸腔深处滞涩的、如同破风箱般的杂音。赵虎带来的搜查命令已传达下去,值房外隐约传来衙役们急促的脚步声和翻箱倒柜的嘈杂,但这方寸斗室之内,却陷入一种令人心焦的死寂。

林岚站在桌案前,强压下心头的惊悸和对沈砚状况的深切忧虑。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死死锁在琉璃碟中那些“沸腾”过后、渐渐归于沉寂的灰黑色颗粒上。它们依旧静静地悬浮在略显浑浊的水液中,如同蛰伏的毒蛇,散发着无声的恶意。

“遇水释气,遇热则爆……岭南……巴蜀……雷公藤……”林岚低声重复着已知的关键词,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孙神医留下的《毒经》残本就在手边,她快速翻阅着,泛黄的书页在指尖沙沙作响。上面关于雷公藤的记载寥寥数语,语焉不详,只提及“根如鸡骨,色灰黑,气辛烈,遇水火毒更炽,南疆巫者或用以制‘神罚散’”。

“神罚散……”林岚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精光一闪。这名字……与“天罚”血字何其相似!绝非巧合!凶手……是在刻意模仿!

但记载太少了!形态、具体毒性、如何提炼、如何鉴别……都付之阙如!仅凭这点模糊描述和眼前的颗粒特性,远远不够!她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需要……实物对照!

“孙神医!”林岚猛地抬头,看向侍立在沈砚身旁、同样忧心忡忡的老神医,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您行医多年,遍识百草!可曾见过或听闻过真正的雷公藤?或其提炼之物?哪怕是图谱、更详细的记载也行!”

孙神医捻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雷公藤……此物太过歹毒,又极罕见,老朽行医大半生,也只闻其名,未见其实。倒是……”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搜寻记忆深处的碎片,“倒是三十年前,老朽随师在岭南游历时,曾听当地一位避世的老药师提过一嘴,说此物生于湿热瘴疠的深谷,其毒猛烈,提炼时需极其小心,成品如灰黑色细沙,遇水则如沸汤,嗅之辛辣刺鼻,直冲脑髓!与姑娘所见……似乎吻合!”

“还有呢?”林岚追问,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可有提到如何鉴别?或者……与它形态、气味相似的毒物?”

孙神医缓缓摇头:“老药师语焉不详,只说此物……性极阴寒,其毒气却如烈火焚经,中者颅内如沸,七窍溢血而亡……特征……倒是与两位举子的死状……吻合。” 他看了一眼昏迷的沈砚,叹息道,“至于鉴别……老朽实在不知。或许……只有找到此物的原产地,或者……真正接触过它的人……”

原产地?接触过的人?林岚的心沉了下去。岭南千里迢迢,远水难救近火!凶手就在眼前,沈砚命悬一线,他们哪有时间?!

就在这时,赵虎去而复返,推门而入,带进一股冷风和浓重的尘土气息。他手里捧着一个用粗布包裹的、沾满泥污的物件,脸上带着一丝发现线索的激动,但看到沈砚昏迷的样子,声音立刻压低了:“大人……林仵作!在老钱那淹死鬼的破窝棚里翻出来的!埋在灶灰底下!”

林岚和孙神医立刻围了过去。赵虎解开粗布,里面赫然是一个半尺见方、做工粗糙的旧木盒!盒盖边缘沾着干涸的泥浆和草屑,显然埋藏时间不短。盒子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小铜锁。

“砸开!”林岚果断下令。

赵虎抽出腰刀,用刀柄狠狠砸了几下,铜锁应声而落。他小心翼翼地掀开盒盖。

盒内没有金银,只有几件破旧的杂物:半块磨刀石、几根生锈的铁钉、一团乱麻似的麻绳……以及一本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薄薄的线装册子!

林岚的心猛地一跳!她立刻拿起那本册子,剥开油布。册子封面已经破损,没有书名,纸质粗糙发黄。她迅速翻开。

里面并非文字,而是手绘的图画!用简陋的炭笔勾勒,笔法粗糙却异常写实!

第一页:一株形态奇特的植物,根茎虬结如鸡骨,叶片狭长带锯齿。

第二页:根茎被捣碎,置于石臼中研磨。

第三页:研磨出的粉末在火上烘烤(画着火焰符号)。

第四页:粉末被小心地装入一个细颈小瓷瓶。

第五页:一个模糊的人影,将瓷瓶中的粉末,小心地倾倒在一方砚台的墨块上!

轰——!

林岚只觉得一股电流瞬间贯通全身!她猛地将册子举到孙神医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神医!您看!这……这是不是雷公藤?!”

孙神医凑近,浑浊的老眼瞬间瞪大!他死死盯着第一页那株植物的根茎形态,手指颤抖着抚过那粗糙的线条,失声叫道:“像!太像了!根如鸡骨!就是它!雷公藤!这……这画的就是提炼雷公藤毒粉的过程!”

“大人!您看!”林岚激动地转向沈砚,才惊觉他依旧昏迷,心头一阵刺痛。她强忍情绪,将册子翻到最后一页,指着那个倒粉末的人影和砚台,“凶手!这就是凶手投毒的方式!直接将毒粉撒在墨块上!研磨时遇水遇热,瞬间释放毒气!”

赵虎也凑过来看,虽然看不懂画工,但最后一页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他咬牙切齿:“狗日的!果然是老钱这王八蛋!他负责库房杂役,有的是机会接触考具!周通采购的墨块没问题,是他后来偷偷动的手脚!他死了……是被人灭口!”

“灭口……”林岚的目光变得无比冰冷,“但他留下了这本册子!这上面画的……就是铁证!而且……”她迅速翻回前面几页,指着那个装毒粉的细颈小瓷瓶,“这瓶子!老钱那里有吗?”

赵虎摇头:“搜遍了,没有!肯定是被凶手拿走了!”

“瓶子是关键!”林岚眼中锐光一闪,“这种特制的细颈瓶,便于精确控制倾倒粉末的量!绝非普通物件!找到它,或许就能找到来源!”

她放下册子,目光再次投向琉璃碟中的毒物颗粒,脑中灵光乍现:“神医!既然此物遇水反应剧烈,释放辛辣气……那么,是否有某种药草或矿物,能与它发生更明显、更独特的反应?比如……变色?沉淀?产生特殊气味?帮助我们最终确认它就是雷公藤?或者……区别于其他类似毒物?”

孙神医闻言,陷入沉思,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口中念念有词:“遇水释辛辣气……性阴寒而毒如烈火……水火相激……水火相激……金箔!对了!金箔!”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肘后备急方》残卷中有过一则近乎传说的记载,言南疆有奇毒,名‘焚髓’,状若灰沙,遇水如沸,嗅之辛烈。欲验其真伪,可取其少许,置于纯金箔之上,滴以无根之水(雨水),若金箔于瞬息间由赤金转为乌黑,且触之灼手,则必是‘焚髓’无疑!这‘焚髓’……极可能就是雷公藤毒粉的古称!”

“金箔遇水变黑灼手?!”林岚精神大振,“孙神医!您可有纯金箔?!”

“有!老朽药箱里就有几片,本是用来包裹丹药防潮的!”孙神医立刻打开从不离身的药箱,从一个玉盒中取出几片薄如蝉翼、闪烁着柔和金光的金箔。

林岚深吸一口气,强压住激动。她用小镊子极其小心地从琉璃碟中夹起一粒最完整的灰黑色颗粒——这是吴明轩墨汁中残留的、最“新鲜”的毒物结晶。她将其轻轻置于一片摊平的金箔中央。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赵虎屏住了呼吸。孙神医瞪大了眼睛。连昏迷中的沈砚,那紧蹙的眉宇似乎也微微动了一下。

林岚拿起一个干净的瓷瓶,里面是收集的清晨无根雨水。她用银针蘸取了一小滴晶莹的水珠,屏住呼吸,手腕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将那滴水珠,精准地滴落在金箔中央的灰黑色颗粒之上!

水珠落下,瞬间浸润了颗粒和周围的金箔。

一息……

两息……

就在第三息!

异变陡生!

那粒灰黑色的颗粒如同被激活的恶魔,瞬间释放出大量细微气泡!与此同时,被水珠浸润的那一小片区域的金箔,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耀眼的赤金色,迅速褪色、黯淡,转变成一种……死气沉沉的乌黑!仿佛被瞬间腐蚀!更诡异的是,那片变黑的区域,竟隐隐散发出微弱的……热气!

林岚迅速用镊子尖极其小心地触碰了一下那片乌黑!

“滋……”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热铁淬水般的声音!

镊子尖传来清晰的灼烫感!

“金箔变黑!触之灼手!”林岚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和洞穿一切的狂喜,“是它!就是它!雷公藤!或者……古称‘焚髓’!铁证如山!”

孙神医激动得胡须都在抖动:“天意!天意啊!此等奇验之法,竟于今日重现!”

赵虎狠狠一拳砸在自己掌心,低吼道:“他娘的!总算揪住这狗东西的尾巴了!”

林岚的目光,越过那变黑的金箔,越过昏迷的沈砚,投向窗外沉沉的、依旧被“笔仙”谣言笼罩的长安城夜空。她拿起那本粗糙的图谱册子,翻到画着细颈瓷瓶的那一页,指尖重重地点在瓶身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形如三片竹叶的标记上——这是她刚才因狂喜而忽略的细节!

“金箔验毒,坐实了毒物身份!而这图谱……”林岚的声音冰冷而清晰,带着一种锁定猎物的锐利,“不仅指证了老钱是投毒的执行者,更留下了指向幕后凶手的线索!这个瓷瓶上的标记!还有……这图谱本身的笔触、用纸、来源!老钱一个粗鄙杂役,如何懂得绘制如此详尽的提炼图谱?这图谱……必是有人给他的!找到这个标记的来源!找到图谱的绘制者!就找到了……藏在老钱背后、策划这一切的……真凶!”

她俯下身,在沈砚耳边,用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如冰珠落盘:

“大人……毒已验明,雷公藤!线索已现,三叶标记!您……可以安心了。剩下的……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