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槐下田舍 > 第129章 智械入寻常,巧技惠民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智械入寻常,巧技惠民生

洛阳城的早市上,一阵轻快的“咔哒”声吸引了众人目光。一个半人高的铁盒子沿着摊位间的缝隙穿梭,灵活地避开行人,机械臂精准地捡起地上的菜叶、纸屑,倒入身后的收纳箱——这是格致馆新研制的“清洁智械”,不用人力操控,就能自动识别垃圾并清理,刚在早市试用三天,就成了摊贩们口中的“好帮手”。

“这铁家伙比雇人还勤快!”卖豆腐脑的张婶笑着说,从前天不亮就得自己清扫摊位前的垃圾,现在智械每天准时来,连砖缝里的碎屑都能扫干净。旁边的水果摊主凑过来,戳了戳智械光滑的外壳:“听说它还能认钱?下次试试让它帮我收账!”

智械的普及,是大明国“格致生活化”的缩影。随着电力普及与精密制造技术的成熟,科学家们开始将“智能机械”从工厂引入寻常生活:从自动织布的机器到能分拣信件的装置,从计算精准的收银机到会提醒服药的小闹钟,这些带着“智慧”的铁家伙,正一点点褪去冰冷的工业感,变成百姓身边的“贴心人”。

在江南的纺织厂里,“纺织机械”已取代了三成人工。它们能根据布料的质地自动调整针线密度,识别断线后会立刻停机报警,甚至能记住不同花色的编织规律,工人只需在控制台前设定参数,就能看着智械织出比手工更精细的绸缎。“从前织一匹云锦要三个月,现在智械三天就能完成,”老织工感叹道,“但它织不出的,是咱们手里的巧劲儿,所以啊,人还得学新本事。”

工厂的变化也倒逼出“智械学堂”的兴起。经世大学开设了“智械操作专业”,教工人如何调试参数、维修故障;各州郡的夜校里,退休工匠带着年轻人拆解智械模型,讲解齿轮、电路的原理。一个从农村来的纺织女工,在学堂里学会了编写简单的织花程序,现在成了车间里的“机械师傅”,工资比从前翻了两番。

家庭里的智械更是花样繁多。“烹饪智械”能根据食材自动调节火候,输入菜谱就能做出地道的地方菜——洛阳的水席、泉州的海鲜、西域的烤饼,按下按钮就能等着开饭;“缝纫机械”能扫描人体尺寸,自动裁剪布料,连纽扣的位置都计算得分毫不差;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启蒙智械”,它像个会说话的玩具,能讲故事、教算术,还能纠正发音,不少家长说“比请私塾先生还管用”。

在漠北的牧场,“放牧智械”成了牧民的好帮手。它装着太阳能板,能跟着羊群走,用红外扫描计数,发现掉队的羊会发出警报,甚至能通过气象传感器提醒牧民“两小时后有暴风雪”。巴特尔用它管理着三百只羊,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去镇上的学堂学格致,他笑着说:“这铁羊倌比狗还靠谱,晚上还能帮我看蒙古包。”

南洋的种植园里,“采摘机械”正忙着收获橡胶。它的机械臂裹着软胶,既能精准地在树皮上划出口子,又不会损伤树干,收集的胶乳通过管道直接送入加工车间,效率是人工的五倍。“以前雇人采摘成本高,还总有人偷懒,”园主说,“现在智械干活不偷懒、不喊累,省下的钱能给工人涨工资。”

智械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有人担心“机器抢了人的饭碗”,朝廷便出台政策:机械替代的岗位,优先安排工人转岗学技术;对研发“助残智械”的工坊给予补贴,帮助残疾人通过机械辅助实现就业。在洛阳的“智械工坊”里,下肢残疾的工匠小李正调试“助行机械腿”,他笑着说:“这东西让我能重新站起来干活,智械不是抢饭碗,是给了咱新饭碗。”

最动人的是“陪伴智械”的出现。格致馆为独居老人研制的智械,能定时提醒吃药、测量血压,还能通过摄像头让远方的子女看到老人的生活。在洛阳的养老院,八十岁的周奶奶每天跟智械聊天,给它讲年轻时的故事,智械会耐心倾听,偶尔还会用纯朴的乡音回应。“孩子们在南洋工作忙,有它陪着,不孤单。”周奶奶摸着智械的“头”,像在摸自家孙子。

苏砚秋在考察“智械一条街”时,看到百姓围着各种新奇的智械试用、讨论,脸上满是好奇与欢喜。一个孩童正指挥着“搬运智械”给自己递玩具,老人在“健康智械”前测量血糖,工匠们则在展示如何给智械更换零件。“这才是格致该有的样子,”他对身边的官员说,“不是高高在上的原理,是融入柴米油盐的便利;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是带着温度的帮手。”

傍晚的洛阳城,清洁智械仍在街头忙碌,烹饪智械的厨房里飘出饭菜香,启蒙智械的声音混着孩童的笑声从窗里传出。这些铁家伙与百姓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像一个个沉默的伙伴,见证着日子的变迁。

在经世大学的智械实验室里,年轻的学者们还在研发更先进的模型:能识别情绪的陪伴智械、能在深海作业的勘探智械、能辅助医生做手术的精密智械……他们的笔记本上写着:“智械的终极目标,不是超越人,是让人活得更像人——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有更多精力追求热爱,有更多可能实现梦想。”

夜色渐深,智械们陆续进入“休眠”状态,城市的灯火渐渐熄灭。但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着,那里孕育着明天的惊喜,准备着为更多寻常日子,添上一抹智慧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