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时,帕萨特的车门也开了,另外三个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们和苏德善一样,都是一身便装,身材挺拔,气质干练。

康临知道,这就是霍大校所说的整个安保小队了。

“过年好!过年好!”

马娟也从车上下来了,她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由衷的感激。

快步走到几个年轻人面前,直接从口袋里掏出四个厚厚的红包。

“来来来,孩子们,过年好!

大过年的还让你们在外头受累,阿姨的一点心意,拿着,图个吉利!”

苏德善见状,立刻摆手,神情严肃地拒绝:“阿姨,这不行,我们有纪律,不能收。”

其他三个队员也连连后退。

“什么纪律不纪律的!”马娟不乐意了,直接把红包往他们手里塞,“这不是贿赂!

这是过年的压岁钱!你们为了我们家康临,年都没过好,阿姨给个红包怎么了?必须拿着!”

康临也笑了笑,上前劝道:“苏队长,我妈说得对,这不是工作范畴内的东西。

就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你们就收下吧,不然我妈今天晚上该睡不着觉了。”

苏德善看着马娟那不容拒绝的架势,又看了看康临,对队员们点了点头。

“那……谢谢阿姨。”

四人这才有些拘谨地收下了红包。

一场惊心动魄的误会,就在这充满年味的红包里,彻底化解了。

两辆车重新启动,一前一后,朝着康临老家的方向驶去。

十几分钟后,车队驶入了一个村子。

说是村子,却和康临记忆中的样子大相径庭。

平整的柏油马路,路边是统一规划的绿化带和太阳能路灯,一栋栋崭新的三层小楼鳞次栉比,看起来比城里的高档小区还要气派。

康临家的车,最终在一栋占地面积巨大的别墅前停了下来。

别墅带着一个至少几百平米的大院子,院墙高耸,朱红色的雕花铁门显得气派非凡。

“到家了!”

康志和停好车,脸上露出了回家的笑容。

铁门从里面打开,康临的大嬢、二嬢,还有两位姑爷都迎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哎哟,志和,小临,可算回来啦!路上堵不堵?”

“快进来快进来,午饭都快做好了!”

一家人簇拥着康临往里走,马娟也笑着加入了嬢嬢们的行列,直奔厨房去帮忙。

康志和和康临则留下来,招呼着刚从帕萨特上下来的苏德善四人。

“几位师傅,别在外面站着了,快把车开进来,院子里地方大,停得下!”

康志和热情地招呼着。

苏德善有些犹豫:“康先生,我们就在外面守着就行,这是规定。”

康临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苏队长,听我爸的。

在我们这村里,一辆陌生的黑牌车停在门口一天一夜,比你们四个大活人还显眼。

不出半天,全村人都要过来围观,打听这是谁家的亲戚,到时候你们更没法‘低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这大冬天的,晚上你们总不能还在车里过夜吧?

院子里有给司机准备的房间,进来歇着。”

康临的话说到了点子上。

在农村,最大的情报中心就是村口的闲谈。

一辆神秘的豪车,足以引发无数的猜测和八卦。

苏德善和队员们对视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听康先生的安排。”

他开着帕萨特,缓缓驶进了康家的大院。

院门关上,将外界的一切窥探都隔绝在外。

客厅里,暖气开得足足的,大嬢和二嬢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茶水和水果。

一家人看着突然多出来的四个陌生面孔,眼神里都带着一丝好奇。

“爸,姐,这是我儿子公司的员工,叫小苏他们就行。”

康志和抢先介绍道,他巧妙地隐去了安保的身份,“今年公司效益好。

小临就带他们一起回来过个年,热闹热闹。”

“哦哦,好好好!欢迎欢迎!”大嬢和二嬢恍然大悟,更加热情了。

康临的亲戚们,没有人追问苏德善他们具体是做什么的。

大家只是热情地招呼他们喝茶、吃水果,聊着家常。

康临看着这一幕,心里清楚,这都是因为父亲康志和早年吃过亲戚的亏。

当初康志和的加工厂刚有起色时,不少亲戚都想往里安插自己的人。

最后闹得一地鸡毛,差点影响了工厂的正常运营。

从那以后,康家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工作上的事,家里人从不多嘴,更不会有人不开眼地来找康临安排工作。

大家都心照不宣,康临只管技术,不管人事,这是他们家早就立下的规矩。

客厅里热闹非凡,年轻一辈自然有自己的小天地。

康临的大表哥,也就是他大嬢的儿子,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在市医院上班。

此刻正被几个长辈围着,询问一些养生的小常识。

另外一个表哥去年刚考上公务员,也成了亲戚们口中“有出息”的代表。

剩下还在上学的表哥和表弟,则早就钻进了侧边的房间里,门缝里不时传来“我靠,你上啊!”“打野会不会玩!”之类的激情呐喊。

典型的过年家庭聚会,长辈们聊着天,小辈们开着黑。

康临对这种场景再熟悉不过。

他将苏德善四人安顿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父亲康志和使了个眼色。

“爸,你招呼一下苏队长他们,我去厨房看看。”

康志和秒懂,笑着拍了拍胸脯:“放心去吧,这儿有我。”

他招呼着苏德善几人,给他们续上茶水,又把瓜子花生推到他们面前。

用一种对待自家子侄般的亲切态度,跟他们聊起了天。

康临转身走向厨房。

刚一进门,一股夹杂着饭菜香的热气就扑面而来。

“哎哟,小临进来啦!”

大嬢一看到他,立刻笑得合不拢嘴,“快出来快出来,厨房里油烟大,别熏着了。

让我们这些老的来就行。”

二嬢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你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坐着歇会儿去。”

马娟正在切菜,听到这话,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嘴上却谦虚道:“哎,他就是瞎操心。

不过啊,姐,你们还真别说,我儿子做饭可是一绝!”

“真的假的?”大嬢一脸不信。

“那当然!”马娟的语气里充满了炫耀,“他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住,练出来的。

那手艺,比外面大饭店的厨子都强!”

这就是中国式家庭聚会的经典环节。

大家聚在一起,嘴上总是谦虚地贬低自家孩子,同时不遗余力地夸奖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