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丹室内,热浪滚滚。炎珂带来的玉质丹炉通体莹白,炉身刻有繁复的火焰云纹,此刻正稳稳地安置在地脉火眼之上。与林昊的赤铜丹炉相比,这玉炉显然品阶更高,对火力的传导和控制更为精妙。
炎珂神情肃穆,再无之前的清冷随意。她屏息凝神,先将几味辅助药材依次投入炉中,动作如行云流水,精准无比。玉指轻弹,一道道精纯的火系真气打入聚火阵,引动地火,时而如文火慢炖,时而如武火猛攻,变幻莫测。炉中药液翻滚,杂质被一丝丝剔除,散发出阵阵异香。
林昊站在丹室入口处,并未靠近打扰,但神识却悄然蔓延,仔细观察着炎珂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火候变化。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高阶丹师炼制真正意义上的灵丹(回气丹等只能算基础丹药),心中震撼不已。炎珂对火候的掌控、药性的理解、以及那份专注投入的心境,都远非他可比。
尤其是当她投入那株主药——一株通体赤红、宛如火焰凝结的“赤阳草”时,整个丹室的温度骤然飙升,地火仿佛受到了牵引,变得异常活跃。炎珂额头渗出细汗,双手法诀变幻更快,全力引导着狂暴的火力,小心翼翼地让赤阳草的精华与其他药液融合。
“好强的药性!这赤阳丹绝非普通丹药。”林昊心中暗惊,对炎珂所要救治之人的伤势或情况,有了更深的猜测。若非情况紧急且极其重要,她绝不会冒险深入此地,炼制如此难以掌控的丹药。
整个炼丹过程持续了将近六个时辰。期间,炎珂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分心。林昊也一直静静守候,一方面是为其护法,遵守约定;另一方面,这观摩学习的机会千载难逢,他不愿错过任何细节。
直到子夜时分,丹室内药香浓郁到了极点,玉质丹炉也开始微微震颤,发出清越的嗡鸣声。
“凝丹!”炎珂娇叱一声,双手猛地合十,最后一道精纯真气打入炉中!
“嗡——”
炉盖猛地弹开,一道赤红色的光华冲天而起,将整个丹室映照得如同白昼!光华之中,三颗龙眼大小、通体赤红、表面有着天然火焰纹路的丹药缓缓飞出,落入炎珂早已准备好的寒玉瓶中。丹成瞬间,一股炽热却充满生机的磅礴药力弥漫开来,令人精神一振。
赤阳丹,成了!而且看其成色和丹晕,品质绝对不低!
炎珂长长舒了一口气,脸色因真气和心神消耗过大而显得有些苍白,但眼中却充满了欣喜和如释重负。她小心翼翼地将寒玉瓶收好,这才看向一直守在一旁的林昊,脸上露出一丝真诚的感谢:“多谢林道友护法。”
“炎姑娘客气了,公平交易而已。”林昊拱手回道,目光扫过那寒玉瓶,由衷赞道:“姑娘丹术高超,令人佩服。”
炎珂微微一笑,此刻的她褪去了几分清冷,多了些烟火气:“炼丹之道,唯熟尔。林道友初涉丹道,便有如此根基,已属难得。”她心情大好,又见林昊态度诚恳,便多说了几句:“观你炼丹,基础扎实,但于‘意’字尚缺火候。丹炉如同修士之延伸,火力如同自身真气,需心意相通,而非机械操控。何时该猛,何时该柔,有时依赖的并非法诀,而是对药性变化的瞬间感知。”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林昊若有所思。他之前炼丹,更多是遵循清风散人手札的步骤,力求精准,却少了一份与丹药本身的“沟通”。
随后,两人移步至灵泉旁休息。或许是丹成的喜悦,或许是深夜的静谧让人更容易敞开心扉,炎珂的话比之前多了些。
“不瞒林道友,这赤阳丹,是为救我一位至亲。”炎珂望着汩汩的泉水,眼中闪过一丝忧色,“他中了极寒阴毒,非至阳丹药不能化解。我寻遍多地,才在此处找到合适的地火。”
林昊闻言,心中一动。原来如此,难怪她如此急切,且对地火属性要求如此苛刻。他并未追问细节,只是点头道:“愿姑娘至亲早日康复。”
炎珂看了林昊一眼,忽然问道:“林道友年纪轻轻,修为不俗,更兼修丹道,为何会隐居在这黑狱山脉深处?莫非……也是为避祸?”她问得直接,但语气中并无打探之意,更像是随口一问。
林昊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世事纷扰,山中清净,利于修行罢了。”他回答得模棱两可,既未承认,也未否认。
炎珂是何等聪慧之人,见他不愿多言,便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些炼丹心得和山脉中的见闻。林昊也乐得交流,从中获益匪浅。
夜深,炎珂服下丹药调息恢复。林昊则回到自己的石室,手握记载“炎阳指”的玉简,心中难以平静。今日不仅得到了一门强力术法,更在丹道上获益良多。而炎珂此人,虽来历神秘,但观其言行,似乎并非奸恶之徒。这次交易,或许真是一次难得的机缘。
只是,她何时会离开?她离开后,这处洞府是否还能保持隐秘?新的波澜,似乎即将随着这炉丹成而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