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阳刚升起,段逸还站在高台上。他看着远处的山脊线,手指在通讯晶片上轻轻敲了两下。

频道里传来岩步的声音:“脚印延伸三十米后没了,地面有翻动的痕迹,没发现人。”

“原地待命,保持安静。”段逸说完,关掉通讯。

他走下高台,脚步踩在金属阶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昨晚的能量波动让他明白了一件事——他不能一直冲在最前面。子体能执行命令,但不会自己思考。军官有了,可士兵呢?他们为什么战斗?

这个问题在他脑子里转了一整夜。

回到指挥终端前,段逸调出过去十天的行动记录。三百多个子体参与了巡逻、伏击、抢修和侦查,每项任务都有数据。他打开凯瑟琳留下的战术评估表,一条条看下去。

任务完成度、协同表现、风险承担。

这三个词反复出现。

他把这三项设为军功积分的标准。每次任务结束后,根据这三个方面打分,分数会立刻显示在每个子体左臂上的小晶石终端上。那东西只有巴掌大,只能显示简单的字和符号。

做完这些,他去了训练场。

士兵们已经站好队。大地力士在前排,幽影斥候在后面,林语者和工兵穿插其中。没人说话,也没人乱动。但他们的眼神变了,不再是空洞的服从,而是带着一点期待。

段逸站上高台,身后的投影亮了起来。三个名字出现了。

“岩步:完成三次侦查任务,协同评分A级,记功一次。”

“影刃:夜间反伏击提前预警,风险高,记功一次。”

“铁爪:轨道抢修中受伤仍坚持工作,记特殊贡献一次。”

话音刚落,三人从队伍里走出。他们步伐一致,动作干净利落。

段逸从盒子里拿出三枚徽章。青铜底色,正面是藤蔓缠绕齿轮的图案。他亲手把徽章别在三人的左胸口。

“这不是装饰,”他说,“这是你们做的事被看见了。”

下面一片安静。

几秒后,一个后排的林语者悄悄抬起手,在同伴手臂上用指尖画了那个图案。旁边的人看了一眼,没说话,但肩膀微微动了一下。

段逸看到了。

他知道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制度要起作用,就得让人相信它是真的。尤其是对这些由生命之种造出来的子体来说,他们的世界原本只有命令和执行。现在,他们第一次知道——做对的事,会被记住。

当天下午,公告栏上贴出了第一张军功榜。

名字按积分排序,每天早晚各更新一次。普通士兵也能查自己的得分。有人发现自己上次巡逻多跑了一段路补空缺,加了0.5分;有人发现帮队友搬东西也被算进去了。

晚上休息时,几个工兵围在墙角,用小刀在木板上刻那个徽章图案。另一边,两个大地力士低声讨论明天的巡逻路线,说如果能早点发现问题,说不定也能加分。

段逸路过时听见了。

他没停下,但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岩步小队回来了。

他们在废弃矿道深处发现了新的异常——不是脚印,而是工具刮墙的声音残留。虽然没抓到人,但把坐标和环境数据完整传了回来。

段逸给整个小组加了基础分,又单独给岩步加了风险承担分。

“你为什么不给更多?”一个军官小声问。

“因为还不确定有多危险。”段逸看着屏幕,“奖励必须准确。给多了,会让人冒险;给少了,会让人寒心。”

那人点点头,走了。

几天后,发生了一场小冲突。

一支巡逻队遇到野猪群袭击,队长当场牺牲。副队长接替指挥,组织撤退并成功引开兽群。事后统计,任务完成度只有60%,但协同评分达到S级。

段逸看了战斗录像,最后决定:全队记功,副队长直接升为正式军官。

消息公布那天,训练场上出现了一个少见的画面——一群不是这支队伍的士兵一起鼓掌。声音不大,节奏也不齐,但持续了半分钟。

段逸站在指挥室窗前看着这一幕。

他知道,这种情绪正在积累。

不再是单纯的服从,也不是因为害怕才做事。他们开始在意自己做了什么,也开始希望被认可。

一周后的例会上,段逸新增了两个奖励项目:团队协作奖和个人突破奖。

团队协作奖给跨小队配合的任务,个人突破奖鼓励人在本职之外主动解决问题。比如有个林语者发现水源可能被污染并上报,就被评上了个人突破奖。

勋章也变了。除了铜章,还加了银边款。拿到三次铜章可以换一枚银章,佩戴位置改到了肩部。

更重要的是,他开放了晋升通道。

所有军官候选人,都从积分前十的士兵里选。不看出身,不看体型,只看分数。

这个决定一出,训练明显变积极了。

以前按时来就行,现在有人主动申请多值班;以前做完任务就走,现在有人会自己去检查周边情况。

有一次,一个工兵修排水沟时顺手清理了堵住的落叶堆,系统检测到行为异常。段逸调查后发现这是预防性维护,立刻补了0.3分,并通报表扬。

这事传开后,很多人开始注意——那些额外做的事,会不会也算分。

段逸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就是变化的开始。

这些子体本来没有自我意识,行为全靠指令。但现在,他们学会了看规则、适应规则,甚至想试着影响规则。

这不是违背程序,而是靠近人性的第一步。

一个月后,第一面荣誉墙建好了。

就在训练场东侧,黑色石板上刻着所有拿过银章的名字。每天早上点名后,有人专门擦墙,让每个名字都清楚可见。

段逸站在墙前看了一会儿。

风吹起他的衣角。他摸了摸耳后的通讯晶片,确认岩步小队还没回消息。

然后他转身走进指挥中心。

操作台上的屏幕还亮着,军功榜停留在最新排名。第一名是岩步,第二名是影刃,第三名是个林语者——因为连续七天完成生态监测任务,积分猛涨。

他关掉界面,抽出一张空白羊皮纸放在桌上。

炭笔握在手里,停了几秒,终于落下第一笔。

那是领地东线的山脊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