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 > 第93章 艺育童心与大师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 93 章 艺育童心与大师助

公益基金的活动室里,夏晚星正蹲在地上,和孩子们一起用蜡笔在纸上涂画。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画纸上,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小宇拿着红色蜡笔,在纸上画了一朵大大的向日葵,花瓣边缘涂得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天真的劲儿:“夏老师,你看我画的向日葵,像不像我们花田的那朵最大的?”

夏晚星凑过去,看着画纸上金灿灿的花盘,眼里满是笑意:“像!太像了!要是我们有专业的画笔和颜料,小宇肯定能画得更漂亮。”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苏清鸢的心事。自从上次亲子活动后,她就一直想给孩子们开一门艺术教育课程 —— 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原因,从来没接触过专业的艺术教育,她想让孩子们通过画画、唱歌、手工,释放心里的情绪,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可专业的艺术老师不好找,画笔、颜料、画架这些设备也需要不少钱,公益基金的资金本来就紧张,这事儿一直没敢提。

晚上,苏清鸢把想法跟林舟说了。林舟坐在沙发上,手里翻着公益基金的财务报表,眉头轻轻蹙着:“我也觉得艺术教育对孩子们很重要,可现在公益基金的资金,大部分都用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上,要是再投入艺术课程,确实有点紧张。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想想办法,比如找驰远的合作企业捐赠一些设备,再看看能不能联系艺术院校的志愿者来当老师。”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和林舟开始四处奔走。他们联系了几家文具企业,希望能捐赠一些画笔和颜料,可大多企业都以 “资金紧张” 为由拒绝了;他们又联系了当地的艺术院校,虽然有几个学生愿意来当志愿者,可因为学业繁忙,只能偶尔来一次,没办法系统授课。

“难道这事儿就办不成了吗?” 苏清鸢坐在活动室里,看着孩子们用蜡笔涂画的作品,心里满是失落。画纸上,小安画了一艘 “清鸢号”,船身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颜色;乐乐画了味香斋的馒头,旁边写着 “张爷爷的馒头最好吃”。孩子们的天赋明明就藏在这些稚嫩的画里,却因为没有专业的指导和设备,没办法好好发展。

张老头知道了这事儿,特意把苏清鸢叫到味香斋,递给她一个布包:“清鸢丫头,这里面是我这几个月攒的钱,虽然不多,只有五千块,你拿去给孩子们买些画笔颜料。孩子们喜欢画画是好事,不能因为没钱就耽误了。”

苏清鸢接过布包,手里沉甸甸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张爷爷,这钱您留着自己用,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我一个老头子,花不了多少钱,” 张老头摆摆手,笑着说,“孩子们的未来才重要。你就拿着,不够的话,我再从公益日的捐款里多捐点。”

有了张老头的支持,苏清鸢重新燃起了希望。她用这五千块钱,买了一批基础的画笔、颜料和画纸,又联系了之前愿意来当志愿者的艺术院校学生,每周来两次,给孩子们上艺术课。

第一次艺术课,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小宇拿着新画笔,在画纸上小心翼翼地画着,生怕浪费一点颜料;小安则坐在角落里,专注地画着 “清鸢号”,这次的线条比之前流畅了很多。志愿者老师看着孩子们的画,眼里满是惊讶:“这些孩子太有天赋了!小宇的色彩感特别好,小安的构图很有想法,只要好好指导,肯定能出成绩。”

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没有专业的画架,孩子们只能趴在桌子上画画,时间长了,很多孩子的肩膀都酸了;颜料的种类也不够,孩子们想画天空的渐变色,却只有几种基础的颜色,只能用蜡笔勉强代替。志愿者老师也很无奈:“没有专业的设备和系统的课程,很难把孩子们的天赋发挥出来。要是能有专业的艺术老师和全套的设备,就好了。”

苏清鸢看着孩子们失望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她想起小宇之前问她:“苏老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电视里的小朋友一样,在画架上画画呀?” 她当时只能含糊地说:“以后我们会有的。” 可现在,她却不知道这个 “以后” 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在苏清鸢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国内着名的艺术家林风先生,偶然看到了公益基金孩子们的画 —— 是之前小宇送给驰远员工的 “成长向日葵” 画,被林舟挂在了办公室,正好被来驰远谈合作的林风看到了。

“这些画是谁画的?” 林风指着画,眼里满是惊讶。画纸上,老员工和年轻员工手牵着手,旁边的向日葵花田泛着金色的光芒,虽然线条稚嫩,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林舟笑着说:“是公益基金的孩子们画的。我们正在给孩子们开艺术教育课程,可因为没有专业的老师和设备,一直没办法好好推进。”

林风听完,立刻说:“我愿意担任公益基金的艺术顾问!不仅如此,我还会捐赠一批专业的艺术设备,包括画架、画板、全套的颜料和雕塑工具。孩子们的天赋太珍贵了,不能因为条件有限就被埋没。”

苏清鸢接到林舟的电话时,正在给孩子们整理画纸。听到这个消息,她手里的画纸一下子掉在了地上,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真的吗?林先生真的愿意帮我们?”

“是真的!” 林舟的声音里满是兴奋,“他明天就会来公益基金,和我们一起商量课程的事,设备也会在下周送到。”

第二天,林风如约来到公益基金。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外套,手里拿着一个速写本,一进活动室,就被孩子们的画吸引了。“这张画的色彩搭配很大胆,” 林风指着小宇的向日葵画,笑着说,“这个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比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强。”

小宇听到夸奖,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爷爷,我只是随便画画。”

“不是随便画画,是有天赋,” 林风蹲下身,摸了摸小宇的头,“以后爷爷教你用专业的颜料画向日葵,让你的向日葵像真的一样,好不好?”

小宇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好!谢谢爷爷!”

林风不仅带来了专业的艺术课程方案,还现场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艺术课。他教孩子们如何用不同的笔触画向日葵的花瓣,如何调配天空的渐变色。孩子们围在他身边,听得格外认真,手里的画笔在画纸上快速移动着。

“大家看,” 林风拿着画笔,在画纸上轻轻扫过,“这样轻轻的笔触,就能画出向日葵花瓣柔软的感觉;再加点黄色和橙色的混合色,花瓣就会有阳光的味道。”

小宇跟着林风的步骤,在画纸上画着,这次的向日葵比之前精致了很多,花瓣的层次感也出来了。“爷爷,我画好了!” 小宇举起画纸,眼里满是骄傲。

林风接过画纸,仔细看着,笑着说:“太棒了!比爷爷第一次画的还好。以后我们多练习,争取把画送到比赛上去,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天赋。”

一周后,林风捐赠的艺术设备送到了公益基金。专业的画架、画板整齐地摆放在活动室里,全套的颜料分门别类地放在架子上,还有雕塑用的黏土和工具。孩子们围着这些新设备,兴奋地议论着,小安还忍不住摸了摸画架,小声说:“以后终于可以在画架上画‘清鸢号’了。”

林风还为公益基金制定了系统的艺术课程,每周来一次,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还邀请了身边的艺术家朋友,轮流来给孩子们讲授不同的艺术门类,包括绘画、雕塑、手工等。在林风的指导下,孩子们的进步飞快。小宇的色彩运用越来越熟练,画出的向日葵充满了生命力;小安的 “清鸢号” 画得越来越精致,还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创意,比如在船上画了向日葵形状的窗户;乐乐则喜欢上了手工,用黏土捏出了味香斋的馒头、公益基金的向日葵,栩栩如生。

半年后,市里举办了 “少儿艺术大赛”,林风鼓励孩子们报名参加。孩子们都很犹豫,小宇小声说:“爷爷,我们的画能行吗?别的小朋友都有专业的老师,还有更好的设备。”

“当然行!” 林风笑着说,“你们的画里有真情实感,有对生活的热爱,这比任何专业的技巧都重要。大胆去参加,不管结果怎么样,爷爷都为你们骄傲。”

在林风的鼓励下,孩子们都报了名。小宇提交了一幅《向日葵花田》,画里是公益基金的花田,孩子们在花田旁玩耍,阳光洒在花田上,色彩明亮而温暖;小安提交了《清鸢号的梦想》,画里的 “清鸢号” 行驶在金色的阳光里,船身上写着 “带着梦想去远方”;乐乐提交了手工作品《味香斋的温暖》,用黏土捏出了张老头在味香斋做馒头的场景,还有孩子们围在旁边的样子。

比赛结果公布那天,孩子们都紧张地守在电脑前。当看到 “小宇《向日葵花田》获得绘画组一等奖”“小安《清鸢号的梦想》获得绘画组二等奖”“乐乐《味香斋的温暖》获得手工组三等奖” 的消息时,活动室里一下子沸腾了。

“我们获奖了!” 小宇兴奋地跳起来,抱住苏清鸢,“苏老师,我们真的获奖了!”

苏清鸢的眼里满是泪水,紧紧抱住小宇:“我就知道你们可以的!你们太棒了!”

林风也赶来祝贺,手里拿着获奖证书和奖杯:“孩子们,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们。”

颁奖典礼那天,孩子们穿着整齐的衣服,站在领奖台上。小宇拿着奖杯,看着台下的苏清鸢、林舟、张老头和林风,声音响亮地说:“谢谢苏老师,谢谢林爷爷,谢谢张爷爷,谢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以后我要画更多的画,把公益基金的温暖和向日葵的阳光,画给更多人看!”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清鸢和林舟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更让他们找到了自信和梦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公益基金的艺术教育课程越办越好。林风不仅定期来上课,还联系了很多艺术机构,为孩子们举办了小型的画展;驰远也捐赠了一笔资金,用于艺术课程的长期运营;张老头则在味香斋的公益日里,专门设立了 “艺术基金”,把部分捐款用来给孩子们买艺术用品。

有一次,小宇的《向日葵花田》还被选送到国外参加少儿艺术展。当小宇在视频里看到自己的画挂在国外的展厅里,旁边围着很多外国观众时,激动地说:“苏老师,我的画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公益基金和向日葵花田了!”

苏清鸢笑着点点头:“是啊,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通过你们的画,知道公益基金的温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在努力地追逐梦想。”

夕阳下的公益基金,活动室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画笔在纸上摩擦的 “沙沙” 声。林风正带着孩子们画 “未来的公益基金”,画纸上,向日葵花田旁建起了漂亮的艺术教室,里面摆满了专业的设备,孩子们在里面开心地画画、做手工。

苏清鸢和林舟站在窗外,看着里面温暖的场景,心里满是希望。“你看,” 苏清鸢轻声说,“艺术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梦想,也让公益基金变得更温暖。”

林舟握住苏清鸢的手,眼里满是坚定:“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支持孩子们的艺术梦想,让更多的孩子能通过艺术,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公益基金不仅是孩子们的家,更是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活动室的窗户上,把画纸上的向日葵照得金灿灿的,像真的一样。孩子们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像一首充满梦想的歌。苏清鸢知道,公益基金的艺术教育之路还会继续,会有更多的孩子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天赋,会有更多的温暖和梦想在这里绽放,让向日葵的阳光,永远照亮孩子们的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