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奕刚走到实验室门口,余光瞥见不远处办公楼前停着一辆行政车,车上下来两位老人。

由于天色太暗,他以为是上面派来进行常规检查或交流的专家,转身便进了实验室。

没过多久,杨蓉来到了实验室,找到陈奕。

“小奕啊,现在手头忙吗?”

外婆脸上带着神秘的笑意。

陈奕放下手中的样品,直起身:

“怎么了外婆?暂时没什么紧急的事。”

“那就好,你跟我来一趟办公室,”

外婆笑着说道,“顺便把婧怡那丫头也叫上。”

陈奕没有多问,点头应道:“好,我这就去叫她。”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杨蓉办公室门口。

敲了敲门,杨蓉打开了房门。

两人走进去,刚想开口,却听到一个熟悉又带着惊讶的声音响起:

“婧怡?小奕?你们怎么在这里?”

李婧怡闻声望去,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老人,脸上也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奶奶?您怎么来了?”

王玉拉过孙女的手,慈爱地解释道:

“是中科院那边统一安排的,说这边项目遇到了些难题,组织我们这些老家伙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忙。”

李婧怡又看向坐在王玉旁边另一位老人,乖巧地打招呼:

“宋爷爷,您也来了啊。”

宋长春爽朗一笑,目光在陈奕和李婧怡身上转了转,带着长辈的关切:

“是啊,好久没见你们这两个小家伙了,都长这么大了!上次见你们,还是个小不点呢。”

陈奕和李婧怡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陈奕解释道:“王奶奶,宋爷爷,我们……现在在这边工作。”

杨蓉适时补充道:

“小玉,老宋,你们也别怪孩子们之前没跟家里细说。保密协议,你们都懂的。小奕现在是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王玉拍了拍李婧怡的手,语气中并没有责怪,只有欣慰和一丝未能常见面的遗憾:

“没有怪孩子,就是有点惊讶。这两孩子元宵节是回去了一趟,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走了,我连面都没见着,心里怪想她的。”

李婧怡依偎在奶奶身边,小声说着安慰的话。

宋长春看了看时间,说道:“现在人还没到齐。我还有一个学生在路上,飞机晚点了,估计也快到了。”

于是,几人便坐在沙发上聊起了家常,气氛温馨。

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

陈奕起身去开门,当看到门口站着的人时,他惊讶地脱口而出:

“姐?你怎么来了?”

门口站着的宁夏看到开门的陈奕,也是一脸错愕:

“我马上毕业了,我老师带我来的啊!你怎么会在这?”

宋长春这时站起身,笑着解释道:

“小奕啊,你姐是我收的最后一个学生,马上毕业了,这次带她过来见见世面。”

他看向陈奕询问的眼神,摆了摆手,

“没事,她已经通过上面的审查,签过保密协议了。”

陈奕这才恍然,对宁夏说:“我在这里工作啊,不然我在这干嘛?”

宁夏张大了嘴,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震惊,仿佛cpU过载一般,发出了连环疑问:

“啊?这……不是?啊?奶奶,这到底怎么回事?”

杨蓉看着孙女这迷糊的样子,笑着解释道:

“好了,夏夏,你没听错。你弟弟是这里的总工程师,我也是配合他工作的。”

这个信息显然超出了宁夏大脑的单线程处理能力。

她愣在原地,半天才憋出一句:

“我靠!小奕你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陈奕看着表姐这一惊一乍的模样,忍不住调侃道:

“你就跟熊出没里的熊二,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一毛一样。”

宁夏闻言,立刻挥起拳头,作势要打,咬牙切齿地低声道:

“你小子,不像个好人啊。”

“要不是奶奶在这,你今天身上多少得青一块紫一块!”

陈奕瞬间想起小时候被这位表姐支配的恐惧,赶紧转移话题:

“好了好了,说正事。你既然来了,就别闲着了。

走,我们去材料实验室。”

宁夏这才收起凶相,王玉和宋长春也站起身。

几人换上实验服,在陈奕的带领下,来到了材料实验室二区。

实验室内灯火通明,孙立正和王景深以及几位专家围在一个实验台前讨论着什么。

王景深一抬头,第一眼就看到了王玉,他立刻站直了身体,脸上露出既惊讶的神色:

“老师!您怎么来了?”

王玉看着自己这位曾经骄傲的学生,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说:

“上面说你们遇到了困难,就把我们这些老骨头召集过来,看看能不能一起出出力,帮着攻关。叙旧的话有空再说,现在具体遇到什么困难了?”

旁边的孙立连忙上前一步,回答道:

“王奶奶,宋爷爷,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磁体线圈所需的超导材料,暂时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这严重制约了我们后续示范堆的建设进度。”

宋长春闻言,摸着胡子说:

“据我所知,国内目前的铌钛合金超导线材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性能稳定。

更先进的铌三锡材料虽然工艺复杂些,产量受限,但你们前期示范堆的关键磁体,应该也勉强够用了吧?”

孙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而是转身从旁边的恒温样品柜中,取出一块闪烁着特殊金属光泽的扁平样品,将其递到了三人面前。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量平静却难掩自豪的语气说道:

“宋爷爷,王奶奶,我们示范堆采用的,并非传统的低温超导材料。”

他顿了顿,看着三位来访者瞬间聚焦在样品上的目光,清晰地说道:

“我们采用的,是常温超导材料。”

“常温超导?”

王玉、宋长春两位见多识广的老院士,以及旁边好奇心爆棚的宁夏,在听到这四个字的瞬间,全都僵在了原地。

他们脸上的表情从疑惑迅速转变为极致的震惊,仿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在同一时间出现了幻听。

王玉院士甚至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重复问道:

“等……等等,小立,你刚才说……常温超导?是我理解的那个超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