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极限特工》这部影片由索尼哥伦比亚出品,范?迪塞尔担任主演。

他在片中饰演“桑德?凯奇”,此人是个玩极限运动的狠角色,各种高难度动作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

也正因如此,他最终被国安局相中,挖去当了特工。

说到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那可真是一路飘红,全球狂收2.77亿美元,而其制作成本仅仅只有8800万美元,这妥妥的就是一本万利、血赚的买卖。

其实,卡齐尔当初也曾动过心思,想把《极限特工》纳入到电影宇宙之中。

然而,他左思右想,反复琢磨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说到底,电影宇宙当下要忙活的片子已经堆积如山了,如果再强行塞进一个新的Ip,那整个体系必然会变得混乱不堪,到时候顾此失彼,反而得不偿失。

而且,卡齐尔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不可能把好莱坞所有有潜力的剧本都紧紧攥在手里。

要是真这么干了,好莱坞的六大影视公司指不定会联合起来针对他,这风险实在太大,犯不着去冒。

更重要的是,范?迪塞尔已经出演了《速度与激情》系列。

要是再把《极限特工》拉进电影宇宙,那么“桑德?凯奇”这个角色就得另寻演员来饰演。

后来在《极限特工2:国家联盟》中,制作方找了艾斯?库珀来担任主角,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为1.13亿美元,虽说不算差,但也没有达到爆火的程度。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观众其实还是更希望看到范?迪塞尔来出演这个角色。

事实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等到第三部《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时,范?迪塞尔一回归担任主演,票房成绩直接就冲到了3.46亿美元,一下子就回到了巅峰状态。

《极限特工》本身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好Ip,但卡齐尔觉得电影宇宙此时已经有些“臃肿”了。

与其硬生生地把它塞进去,从而打乱整个体系的节奏,倒不如让它独立发展。

所以,他干脆果断地放弃了这个项目。

现在回头来看,范?迪塞尔手里掌握着的能打响的Ip还真是不少。

即便有不少观众对他没什么好感,但仅凭《速度与激情》《极限特工》《星际传奇》这些系列,还有在《银河护卫队》里给格鲁特配音这一角色,随便哪一个,都足以让他的演艺生涯稳如泰山。

这边《极限特工》在首周末票房成绩一出来,就飙到了5034万美元,另一边《史密斯夫妇》也毫不逊色,上映仅仅十天,票房就突破了9669万美元。

这两部影片各有各的受众群体,虽说在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摩擦,但最终还是得看观众用脚投票。

结果并没有出现一方把另一方彻底压制死的情况,而是形成了双雄并立的局面。

其实,索尼哥伦比亚本来是有机会搞点小动作的。

比如说,散布一些关于《史密斯夫妇》主创的黑料,给他们添点堵。

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毕竟,犯不着为了这点小矛盾,就把和卡齐尔的合作关系搞僵。

要知道,2004年的《蜘蛛侠2》还得依靠卡齐尔来掌舵呢!

卡齐尔早就凭借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能够执导出百亿票房的片子,索尼哥伦比亚可不想因为一时之气,而失去这样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更何况,范?迪塞尔也是电影宇宙的演员,索尼对《史密斯夫妇》的态度本就十分复杂,自然更不可能和对方撕破脸。

自从《极限特工》上映之后,整个8月的影坛就再也没有出现什么大新闻。

新上映的影片大多都平平无奇,在北美票房能够突破一亿美元大关的,除了《非常小特务2》之外,就只有《史密斯夫妇》和《极限特工》这两部影片了。

后两部影片直接霸榜了整个8月的票房排行榜。

到了8月底,《史密斯夫妇》的北美票房最终定格在了1.4608亿美元,《极限特工》的北美票房也有1.1726亿美元。

当然,《史密斯夫妇》的主创们可不会满足于北美市场的成绩,他们还得马不停蹄地飞遍全球各地进行宣传。

要知道,北美市场才刚刚上映一个月,而海外市场可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在那里能够赚到的钱,甚至比北美市场还要多。

如果说日本是索尼哥伦比亚的“主场”,那么澳大利亚无疑就是20世纪福克斯的地盘。

福克斯投资的影片,大多都会选择去澳大利亚进行拍摄,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享受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

毕竟,鲁珀特?默多克是澳大利亚人,他一句话就能给福克斯开绿灯,这种便利条件不用白不用。

9月一到,影院市场也跟着凉了下来。

学生们纷纷返校上课,大人们也回归到了日常的工作之中,观影人次一下子就跌了一大截,再也没有了暑期档时的热闹劲儿。

等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索尼哥伦比亚终于给卡齐尔结钱了。

《蜘蛛侠》的全球票房计算起来着实费劲儿,赚的钱实在太多了,每一笔账目都得仔细地捋清楚。

经过一番详细的核算之后,索尼哥伦比亚确认:《蜘蛛侠》的全球票房居然高达10.9亿美元!

别吃惊,单单这一个项目,卡齐尔光是票房分成这一项,就拿到了2.943亿美元!

这还不算完,之前他已经收到了2700万美元的导演薪资,再加上这笔巨额分成,总金额直接就突破了3亿美元的大关。

当初签订的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卡齐尔的导演薪资是2700万美元。

除此之外,他还能拿到全球票房27%的分成,而且周边收益部分还能再拿7%。这么算下来,他从索尼手里拿到的钱,早就远远超过了3亿美元。

在外人看来,索尼哥伦比亚好像在这笔交易中亏大了,但实际上,他们是放长线钓大鱼,牺牲了短期的利润,来换取长期的收益。

好在《蜘蛛侠》大获成功之后,索尼光靠dVd、手办这些周边产品,就赚了3亿美元。

蜘蛛侠这个Ip能够衍生的周边产品多到数都数不清:印着蜘蛛侠图案的玩具车,刚刚摆上货架,就被消费者们抢购一空,简直就是躺着赚钱。

印着蜘蛛侠logo的t恤,随便卖一卖就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哪怕推出一个蜘蛛侠造型的马桶,都会有死忠粉愿意掏钱购买,这就是强大Ip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索尼能够请到卡齐尔来执导影片,心里一点儿都不后悔,卡齐尔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完全配得上这份丰厚的报酬。

没有人敢保证《蜘蛛侠》这种超级英雄片一定能够大火,但卡齐尔却做到了。

当然,索尼也承认,掏出这么多钱,心里确实还是有些肉疼的。

毕竟,3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换做是谁,都会心疼不已。

更何况,漫威漫画也得从票房中拿走一部分分成,索尼根本没办法独吞所有的利润。

但所有人都十分清楚,《蜘蛛侠2》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索尼打算把它做成一个三部曲,而且非卡齐尔不导。

一部片子就能够卖出10亿美元的票房,换做是谁,都会为之疯狂,索尼自然要把这个Ip往死里挖掘潜力。

说个剧透:后来索尼还真就搞出了三个不同的蜘蛛侠系列,换了三个演员来饰演,这薅羊毛的本事,也真是没谁了。

这也是索尼一门心思想要收购格雷影业的原因。

这家公司能够稳定地产出赚钱的影片,而索尼想要的,说到底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和卡齐尔?格雷绑定在一起。

只要能和他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后还愁没有爆款影片出现吗?